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植树的方法     
为了擴大木材资源,供給國家工業建設和人民生産和生活的需要,以及改造自然,保障農業生産,大力植樹造林、發展森林面積,是祖國社会主义經济建設中的重要环節。目前正是造林的最好季節,为了提高植樹成活率,掌握植樹技術是很要緊的,下面就來談談这方面的問題。 (一)植樹的季節植樹一般在春秋兩季,春季約在冰雪融化以后,樹叶开發以前,秋季約在樹叶凋落以后,地面上冻以前。不过往往要随着当地的气候、土壤、樹种、苗木等來决定栽植的时間。依一般情形,在春季植樹的优点較多,一方面可以保  相似文献   

2.
未來的天气怎么样,这是人們一直关心的問題。農業生產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天气对于工業生產也有一定的关系。長时期以來,劳动人民一直在探索着各种天气变化的規律,他們累積了很多的經驗。但是对天气的变化作科学的观測还是近代的事。現在人类已經可以預报未來几天內的天气变化了。天气怎么样來預报呢?这就得掌握天气情况,掌握它的發展規律。天气的变化是由于空气中冷和热的矛盾的对立、斗爭造成的;由于冷热分布不匀,空气中就產生了气流,也造成了水汽的蒸發、凝結(云、霧……),而水汽的蒸發和凝結又反过來影响空气中冷和热的分布,影响气流。困难的是,这种冷热、干湿和空气运动的情况,我們还知道得  相似文献   

3.
民航專業飛行,是民航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新的人民民用航空不僅是迅速、安全、先進的交通工具,在國內外經济文化交流及爭取世界和平的事务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民用航空并且是工業、農業生產建設中的一个有力的助手。新中國誕生以來,在民用航空事業的建設中,一方面迅速恢复和發展了运輸飛行,另一方面开始創設和發展了我國歷史上从未有过的各項專業飛行。近几年來,我國先后开展了飛机护林、飛机治蝗、飛机探礦、飛机調查森林以及飛机施肥等專業飛行工作,对于工農業生產作出了一定的貢献。民航專業飛行的成果不但在經济上使我們獲得了巨大的利益,而且使我們掌握了不少專業飛行的方法和經驗,为今后民航進一步为工農業建設服务、發展專業飛行打下了基礎。  相似文献   

4.
谁来养活中国?——中国未来的粮食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農業是立國之本,農業問题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帶根本性的大問題,農業問題中的糧食問题則是中國發展的根本之根本。“民以食為天”,“有糧则穩,無糧则亂”,糧食問题始終是國家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礎。但我國目前的狀况表明,我國糧食問題的前景不容樂觀。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莱斯特·R·布朗在《世界觀察》1994年5期上撰文論及中國的糧食問題及其未來面臨的難題。12億人口的泱泱大國的“吃飯”問題還须及早地警示。為此,我們請貢光禹先生將該文摘譯出來,副標題是我們加的,供大家參閱。  相似文献   

5.
一建设汽車工業对国家工業化的重要意义汽車工業(包括拖拉機工業)是國家工業中的一個重要部門,它關係着各種經濟事業的發展。蘇聯的汽車拖拉機工業,在蘇聯開展農業集體化的過程中,曾經以大量的拖拉机、聯合收割机和汽車供給農業,促進了農業的集體化。 蘇聯的拖拉机工業從一九二八年到一九三三年供應  相似文献   

6.
我國有悠久的漁業歷史,但在過去很長的期間內,由於封建和反動統治的壓迫摧殘,勞動漁民的生產力不但不能發展,反而逐年萎縮。在1949年解放之前,年產量已降到了戰前最高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下。自從人民政府成立,重视了這一經濟事業,加强了領導,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三年內逐漸恢復,1952年的漁產總量,已經超過了戰前最高水平百分之15.3,這是由於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及勞動人民的努力而得來的。自從1952年中央農業部發佈關於水產工作的指示,規定“大力發展淡水養殖,穩步提高海洋生產”的方針以後,大家都很有信心,在今後的年代內,我國漁業一定可以加速度地發展。  相似文献   

7.
我國“1956—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中提出了要擴大高產作物的栽培。这一綱要的实施,將使我國粮食作物的產量大大提高,擴大培栽高產作物是發展我國農業生產的重要步驟。高產作物,是指在同样面積的一塊土地上,种植这种作物,能够比种別的作物獲得更多的產量。適于在我國种植的主要高產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也叫苞米、玉蜀黍)、馬鈴署(也叫土豆、洋芋)和甘薯(也叫白薯、紅薯、紅苕)。这些作物都是在我国栽培得很多、人民習慣食用的作物。解放以后,这些作物的每畝產量都有了飛快的增長,更顯  相似文献   

8.
在第一个五年計划时期(1950—1954)里,匈牙利工業經歷了大規模的發展和有成效的改革。在达到310億弗林(近26億美元)的投資下,建立了75个具有現代化設备的大工礦企業,擴建和革新了几百座旧工厂。在这些新工厂中,有几个是很重要的,例如:已經發展到巨大出口額的岡茨电表工厂,制造抗生素的海杜薩克制藥厂,电子式測量仪器工厂,狄渥斯基尔和斯大林瓦罗的鼓風爐,伊諾塔的十一月七日电力厂等。新的工礦企業和擴建与革新的旧工厂所增加的生產能力,大大地增加了全部工業生產的总量;匈牙利工業总產量自从1949年以来增加了二倍半。重工業以及其中的机器工業的發展特别驚人;同1949年比較起來,前者增加了188%,后者增加了267%。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經進入了有計划的國民經濟建設的新時期,第一個五年計划的建設已經开始了,我們將迅速地發展工業,首先是重工業,我國的天然資源將逐步得到充分利用。我國有着深厚的地下資源,同時也有着丰富的地上资源。植物資源是我國人民的巨大財富的一部分,它們将有力地支援着我國的工業生產,以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為了提高工農業生產,和加强我們對建設伟大祖国的信心,这里將我国較為重要的植物资源作一個簡單的介紹。從這里可以看到,我們的植物資源有很大的發展可能,並將在我国經濟建設事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當地的燃料(各種煤和泥煤)是農業動力化學裝置的好原料。這种裝置充分利用了較小的不適宜大規模工業開採的燃料貯藏,消除了無益的運輸。動力化学裝置的規模不大,並且可以供應拖拉機站。 這種地方性的裝置供給集體農莊和機器拖拉機站半焦炭,液體產品和煤氣。半焦炭,代替木柴,供給住宅、農場和其他房屋的暖氣設備,並且還可以供給打鐵作坊,車間、小型發電站、汽車的煤氣發动机和固定的煤氣發動機的需要。半焦化的液體產品可用來製得一系列的有  相似文献   

11.
工業文明已走到了盡頭,生態文明正孕育而生。生態文明將徹底改善人与自然的關係,建立新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確立新的社會關係和價值觀念。持續發展正是生態文明的開拓者和實施者。一、一种新的文明類型——生態文明 從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來看,人類繼農業文明之後進入了工業文明。由於工業文明的推動,從18世紀中到19世紀中,人類物質文明第一次以爆  相似文献   

12.
二千二百多年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四川省灌縣城外,岷江上游,修建了一項巨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這項工程,從那個時候到現在,二千二百多年來,一直為農业生產服務。它是我國歷代勞動人民智慧創造的結晶,它是我們偉大祖先的寶貴遺产。我国正在進行對農業的社會主義  相似文献   

13.
一化學工業是祖國工业建設中下可缺少的一環。 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計劃書裹,在關於化学工業的一節中,一開頭就說:“五年計划中要完成的事業之一,就是在蘇聯創立一種新工業——化學工業。這门工業差不多對於其他各種工業,對於農業改造、林業合理化以及國家一般文化發展等,都有極其重大的關係。無論通過利  相似文献   

14.
農作物上的病害和虫害常給我們带來極大的災害,嚴重的时候使我們的粮食和工業原料作物大大地減產,甚至於毫無收成;使我們的果品和蔬菜減產,成为帶有病虫伤害斑痕的次品。農作物的病虫害更能增加在运輸和貯藏上的損失。在我們的國土上,每年有廣大面積的土地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病害和虫害。僅以棉花來說,如果听任病虫害蔓延而不進行防治,可以减產20—30%,甚至於更多。及时地防治这些病虫害可以顯著地使農產品增產。使用藥剂可以迅速而徹底地扑滅或有效地預防農作物上的病虫害。我們把这一門科学叫作“植  相似文献   

15.
我們國家正處在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偉大時期。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就是要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實現對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為了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基礎,我國從去年開始實行的第一個五年計划,基本任務首先就是集中主要的力量,來發展重工業。  相似文献   

16.
蘇聯的農業早已在强大的社會主義工業基礎上,用现代化的機器裝備起來了。現在蘇聯的農業機器拖拉機站已經增加到八千九百五十個之多。在蘇聯土地上工作的拖拉機已經有一百三十萬台,穀物聯合收割機有三十二萬六千台,此外還有數百萬台的拖拉磯犂,播種機,中耕機和其他各種各樣的農業機器。農業生產從開荒、耕地、播種、中耕、施肥,一直到收割,脫拉,都幾乎全部機械化了;就連棉花、甜菜、馬鈴薯和亞蔴的收穫工作也都開始机械化了。我們可以肯定的說:像蘇聯這樣巨大規模的农業機械化是史無前例的:蘇聯的農業機器裝備遠遠超过於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是,這些機器究竟  相似文献   

17.
工業原料作物,是指用来作为工業原料的一部份農作物如棉花、蔴類、烤菸、甘蔗、甜菜(糖蘿蔔)和大豆等油料作物而说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棉花。因为栽培這些農作物比栽培一般农作物要求有較高的技術和更多的勞動,所以又叫做技术作物。棉花是紡织工業的主要原料。現在我國全國棉花種植面積大約有八千萬畝,主要產棉區都在長江以北,以河北省產量最多。一九五二年全国棉花总產量是二千五百八十萬擔,比战  相似文献   

18.
原子能工业     
原子能工業是最近十多年来人們开始利用原子能以后所發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工業。一般說来,凡是与原子能利用直接有关的工業,可以称为原子能工業。它的具体內容是根据原子能利用的發展而逐漸增加的。今天所謂原子能工業,可以認为包括原子能反应堆的設計和制造,核子燃料和反应堆中用  相似文献   

19.
中國是一個人口众多的農業大國。 1949年,我國總人口已高達5.4億,農村人口有4.84憶,佔全國總人口的89.86%,到1987年底總人口增加到9.6億,其中農村人口7.9億,佔總人口的82%。全國人民按照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模式,奮斗了三十年,并没實現我們的理想——農村現代化。改革開放十五年,中國農民有兩項偉大的創造: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發展鄉鎮企業,為我國億萬農民擺脱貧困、奔向小康,發現了一條必由之路。為实現我們的理想——中國  相似文献   

20.
今天我們的國家已經走上了计划建设的階段了。國家的總路線和總任務,就是要在一個相當长的時期內,基本上實现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业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我們首先要集中主要的力量来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