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伊刚 《收藏》2023,(8):107-109
<正>目前我国出土的青铜器文物已经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其中宋代及唐代青铜器数量最大,种类最为丰富,这也是我国青铜器馆藏的一大特色。青铜器文物保存环境由于受到限制,因此很多青铜器文物在出土之后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出现多种类型病害,严重影响着青铜器文物的艺术价值,因此必须要对青铜器文物实施良好保护并找出可行的修复措施。本文主要对我国青铜器文物保护及修复的全国媒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任涵 《收藏》2019,(1):30-33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由于特殊的造型、精美的纹饰和极具历史研究价值的铭文,是历代好古者的最爱。但其造伪从春秋到现代从未中断,特别是清末民国后,造伪风更甚。改革开放后,青铜器较高的经济价值逐渐吸引了很多眼球,于是出现众多以牟利为目的的仿造品,令人难辨真假。  相似文献   

3.
李军 《收藏》2001,(11):22-24
博大悠远的中国文化,孕育了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其发展过程中留下无数的珍贵文物,其中那些铸造精湛、气魄雄伟、造型优美的古代青铜器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青铜器都经过千百年的流传或经考古发掘出土,具有非凡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现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喜爱与收藏。  相似文献   

4.
郭学荣 《收藏界》2014,(9):106-110
鄂尔多斯青铜器,既是个文化概念,又是个地理性概念。从19世纪末开始,在我国的北方长城沿线陆续出土大量的以装饰动物纹饰为特征、代表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青铜器,并且在鄂尔多斯地区分布最为集中,数量最多,又最具地域文化特色,因而通称为“鄂尔多斯青铜器”。相比较与中原以礼器著称的农耕民族的青铜文明和以神器著称的西南民族青铜文明,鄂尔多斯的青铜文明具有以下显著特点:都是日常生活的实用器皿,且便于携带;装饰题材主要以动物造型为主;在材质方面绝大部分为青铜,同时还包括金、银、铁等。鄂尔多斯青铜器是我国青铜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草原文化魅力的绽放,有极高的学术、艺术、工艺价值,特别是其粗狂的艺术之美震撼人心。  相似文献   

5.
陈国珠 《收藏界》2014,(4):105-109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珍贵文物,这其中青铜器就是我们宝贵遗存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6.
胡社生  汪玉堂 《收藏》2007,(2):96-99
扶风县位于陕西关中西部,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自西汉神爵四年(前58年)在扶风(时称美阳县)发现青铜器以来,至今两千余年间,青铜器屡有重大发现。著名的青铜器和墙盘、折觥、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6,(3)
正山西古代青铜器制作工艺精湛,风格独特,时代序列完整,分布遍及全省。从分布地域看,商代青铜器分布在山西南部的垣曲、平陆,中部的忻州、介休、灵石;吕梁山至黄河一线的石楼、保德等地也有发现。在艺术表现上既有典型的中原风格,更有浓郁的"方国"特色。西周青铜器目前仅见于晋南,如闻喜、洪洞等地早年曾有发现。曲沃、翼城两县接界处的曲村——天马遗址晋侯墓地的发掘,出土了精美华丽极具学术价值的青铜器。春秋时期的晋国铜器,太原、浑源、新绛、长治等地均有出土,且精品众多。右玉  相似文献   

8.
马起来 《收藏》2010,(3):72-75
古代青铜器是安徽省博物馆的特色藏品,在庆祝建国60周年之际。该馆举办的馆藏青铜器精品展上,展出了200多件精美铜器,其中“国宝”级青铜器就有5件。它们的年代上起商周,下至秦汉,器类繁多,造型奇特,纹饰华美。  相似文献   

9.
《收藏界》2008,(8)
由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吴镇烽编著的《商周有铭青铜器总汇》一书即将出版。全书共收录传世和新出土的商周有铭青铜器15567件,是商周有铭文的青铜器集大成之作,下限到2008年6月底。其中食器5354件,酒器6241  相似文献   

10.
正山西天马曲村遗址晋侯墓地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就目前所知,藏于公私各家的晋侯墓地青铜器共有400余件,其中礼乐之器占绝大部分,约300件左右。一些前所未见器型的出现,是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的第一个特点。比如:出土于114号墓的鸟尊,出土于113号墓的猪尊,出土于8号墓和  相似文献   

11.
高功 《收藏界》2015,(3):124-139
2012年和2013年,在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群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115件青铜器,其中有龙纹禁、方彝、簋形器、四耳乳钉兽面簋、牺尊等。这些青铜器种类丰富、铸工精湛、极为罕见,有些是首次经考古发现的,如球形体的凤鸟纹簋、龙纹簠以及两件牺尊等。最新出土的青铜器造型别致、制作精良、世所罕见,为商周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珍贵资料,对当时历史、文化和礼制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古韵 《集邮博览》2012,(10):86-86
青铜器.国之瑰宝,无声的史诗。初识青铜器是在学生时代的历史课本上,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造型各异的古代器物,让人觉得既重要又神秘。当时。因年龄和条件所限,对青铜器的认知不甚了了。  相似文献   

13.
陈国珠 《收藏》2016,(5):131-135,130
正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器型和精美的纹饰,向人们揭示了古代先进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其种类繁多,造型奇特,纹饰瑰丽,款识清晰,铭文丰富,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文物。下面介绍的是福建泉州博物馆收藏的清代祭孔青铜礼器,供读者鉴赏。1.饪食器鼎是古代最主要的青铜礼器,也是古代等级制度和权  相似文献   

14.
党小娟 《收藏》2015,(10):160-161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直深受文物收藏界关注。然而青铜器造假的情况也很是普遍,作为青铜器收藏爱好者,如果不具备一定的鉴赏力和掌握基本的鉴别方法,就很容易打眼。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20,(10)
正宝鸡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不仅历史文化深厚,而且自古就与文字结缘,是中国书法重要发源地之一。青铜时代,宝鸡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青铜器,在这些钟鼎彝器上,大多都铸有铭文,有的还是长达数百字的长篇铭文。毛公鼎、散氏盘、大盂鼎等重器上铸刻的金文,从西周早期的波磔肥笔到春秋战国的纤细流畅,无一不是赫赫有名的金文书法典范之作。自1977年至今,岐山周原共发现西周甲骨两万余片,其中有字的卜甲逾千片。每片甲骨上的字数不等,少的仅有1字,多的近40字,这些甲骨字体小如粟米,笔划细如发丝,显示出了娴熟的书刻艺术。  相似文献   

16.
龙星 《集邮博览》2014,(9):83-83
正"中国古代青铜器享有盛誉,并非以数量取胜,关键在于它的质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青铜器研究专家张翀在详解中国青铜器的特点与魅力。8月8日,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三组)面市,同日,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品鉴会在京举行。为深入解读中国青铜文化在世界文化历史中的重要地位,阐释青铜器金银币的美学理念,宣传青铜器金银币的收藏与投资价值,中国金币总公司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上海造币有限公司及艺术品收藏  相似文献   

17.
张懋镕 《收藏》2009,(8):58-59
迄至今日,有多少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留存于世,数也数不清,也许十几万,也许几十万,也许更多,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但若要问最有名的青铜器是哪一件,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毛公鼎。  相似文献   

18.
王金梅 《收藏界》2014,(11):98-100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源于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其弟叔虞到今山西境内的唐国故地。叔虞之子燮父因唐地有河名晋水,所以改唐为晋,自称晋侯,曾称雄中原百余年。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考古发掘中,晋侯墓地遗址出土了大量有关晋文化的文物,其中以青铜器最为引人瞩目。晋侯墓地出土的铜器类型众多,其中礼乐器占绝大多数,此外,还有食器、酒器、水器等。晋侯青铜器形制多样,纹饰繁缛与简朴并行,平面与立体交叉,别具一格,充分体现了晋国青铜艺术的高超境界。  相似文献   

19.
崇源国际拍卖(澳门)公司2006年秋季拍卖会的拍卖品中,共展出中国古代青铜器115件,从商周到明清,几乎各个朝代的都有;从礼器、铜镜、带钩到佛教造像,样样俱全;从镶嵌、雕镂到鎏金银,众多工艺齐备。真是种类繁多,精品纷呈,让人目不暇接,就像一个历代青铜器的展览会,令人大饱眼福。现就其中八件罕见的艺术珍品作一评介,与青铜器爱好者和藏友们共享。  相似文献   

20.
金玲  李近朱 《集邮博览》2018,(12):16-18
翻开案头的邮册,在各类专题邮票中,那一组组的青铜器邮票甚为醒目。如果说神秘的彩陶是生命的颂歌,那么这些青铜器就是礼制的颂歌。绚丽多姿的青铜是在原始社会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之际出现的,它逐渐取代了古朴的陶风,一件件锈色斑驳、深邃而又具有狞厉之美的青铜器,标示着上层贵族与普通平民生活有着明显的等级差别,人类进入了等级社会,并逐步进入了国家与文明社会(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