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孙盛曾对《三国志》做过系统的专门研究,并且有他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方法义例体系.可是,史学界对于他在《三国志》研究史上的拓荒之功及其时裴松之《三国志》注例形成的借鉴价值,一直以来并没有引起重视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对孙盛《三国志》研究的探索和考论,既有助于为还原东晋的《三国志》研究史提供科学依据,也有助于重新认识和评价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文献的来源以及体例取法的样本依据,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三国志》研究.  相似文献   

2.
敦煌吐鲁番两地共出土六种《三国志》古写本,其中少数字形的辨认还存在问题。通过研究出土《三国志》古写本中的四例疑难字形,可以为《三国志》等传世文献整理以及出土魏晋文献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根据文献记录,中国陈寿的史书《三国志》传入韩国的最早记录是韩国三国时代。小说《三国志平话》版本在高丽时代末期已传入。此外,《三国志演义》传入韩国的时期大略至少于1522年-1560年以前。从当时的传入情况来看,很可能是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也早就传入到了韩国。在朝鲜时代,中文版和韩文版的《三国志演义》曾几次出版过,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新刊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传通俗演义》、《贯华堂第一才子书》等,其中《贯华堂第一才子书》本最为广泛流传。朝鲜时代《三国志演义》的翻译本有两种类型,一为翻译的坊刻本,二为翻译笔写本。《三国志演义》的翻译作品大略分为"全文翻译"、"部分翻译"、"翻案(改编)"。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择取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所引《三国志》内容与中华书局标点本《三国志》有异文者共7则为例,略作考辨,以证敦煌写本校勘传世文献之功用。  相似文献   

5.
拜读吴金华先生的《<建康实录>十二题》,思绪不禁回到了四年前的复旦。2002年10月, 我去母校复旦大学参加吴金华先生主持的“《三国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收获良多:其一,交了两位朋友,《文史》编辑部的于涛,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的胡宝国。《文史》是常看的,为它的文献考证扎实有力;宝国是久闻大名的名家公子,其时正在做着汉唐史籍与史学的研究。与于、胡两位借助烟酒、围绕文献的学术交流,十分愉快。其二,有了一种警觉,中华本《三国志》从此不敢拿来就用了,会间所读吴金华先生的一篇《中华书局校点本<三国志>修  相似文献   

6.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部书,不要混为一谈。《三国志》是一部史书,《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的史料而再度创作的文学巨著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7.
要想全面地校理《三国志》这部史学名著,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依然是屈指难数,尽管60年代已有易培基《三国志补注》和卢弼《三国志集解》可资参考。在参考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我曾试就校勘和训诂方面的疑点撰写过《三国志校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三国志校诂外编》(收入《古文献研究丛  相似文献   

8.
《三国演义》的创作主要依据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也吸收了魏晋至隋唐的野史、笔记、民间传说以及宋元时期的小说、杂剧。《三国演义》为了还原历史,或根据他书的记载对《三国志》加以纠正;或因《三国志》的记载不合情理,而采用他说;或因《三国志》的记载过于简略,而依据情理加以补充、丰富;或因《三国志》的记载事实不清,依据相关文献加以推演。正是因为小说不受《三国志》的局限,敢于和善于运用想像和虚构,通过对史实的选择、加工、改造,因而既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又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比史书更为形象、生动,更具活力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三国志演义》的版本研究是《三国志演义》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三国志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长篇通俗小说,所以弄清这部伟大著作的产生时间,产生的社会条件,演变过程,进而弄清  相似文献   

10.
吴金华 《文教资料》2001,(6):108-113
在古文献学与汉语言文字学的课题中 ,《三国志》的整理研究是复旦大学古籍所“《三国志》整理研究中心”的长期项目。为了推出《三国志丛考》、《三国志论集》、《三国志简注》、《三国志大词典》等论著 ,课题组努力搜集古今中外的有关资料 ,并对《三国志》解读中的难点、疑点、盲点加以研究。近几年来 ,我们将研究所得汇成《长编》 ,约 80万字。限于篇幅 ,这里摘录十例 ,就有道而正焉。(1)王军 《魏志·武帝纪》 :二十二年春正月 ,王军居巢。(页 4 9,中华书局校点本 )[长编 ]《汉语大词典》第 4册 4 6 2“王军”条以本文为第一书证 ,释为…  相似文献   

11.
在《三国志演义》版本研究中,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本文略举二三,与同志们共同探讨.一、糜夫人之死《三国志演义》中描写赵云在长阪坡救了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三国志传》的版本意义在《三国志演义》研究中逐渐被发掘,"志传"版本的研究成为《三国志演义》研究的突破口。刘龙田本是其中较为关键的本子,但刘本刊刻年代是一个很多专家忽略而且模糊化的点。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刘龙田本的刊刻时间有了一个初步界定,尤其是将刘本的插图和版式放在建安本的演变过程中来论证。刘龙田本和余象斗本、郑少垣本,汤学士本在插图的刊刻上有诸多联系,笔者推断出刘龙田《新锓全像通俗演义三国志传》的刊刻时间应该是万历三十七年,也就是1609年。  相似文献   

13.
宋元时期刘备故事具有了相当完整的情节,主要表现为《三国志平话》一书的出现。在《三国志平话》之前的有关三国及刘备故事都是零散、片段式地见于典籍,《三国志平话》最大的意义是以编年的方式连缀了较为完整的三国及刘备故事。刘备在《三国志平话》中被塑造成一位平民化的草莽英雄和理想化的仁德之君。  相似文献   

14.
张雪 《语文知识》2012,(4):121-123
本文试图从语言学、校勘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就《三国志》注(以《魏志》为主)与《世说新语》注的异文表现形式作一番归纳与分析,并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希望能为两书的语言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女仙外史》是清初颇有影响的一部靖难题材小说,其创作受前人小说与史书的影响颇大。其中,在小说方面主要受《三国志演义》的影响,包括《三国志演义》的蜀汉正统思想影响了《女仙外史》的建文正朔思想,《三国志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影响了《女仙外史》中的吕律形象。同时,《三国志演义》的虚构情节方式也影响了《女仙外史》。这些方面的影响,是我们解读《女仙外史》在清初颇为流行及其表达的遗民心态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6.
《三国演义》的虚实,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三国演义》一问世就出现了虚实之争,新时期关于《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对照的文献成果,虽为研究和欣赏搭建了平台,但对《三国演义》虚实的认知至今还没有在深层次上得到解决,仍有很广阔的提升空间。本文就其两个基本问题:科学观点和具体分析,从叙事学角度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和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前对三顾茅庐一事进行铺叙、渲染的是《三国志平话》和元代无名氏杂剧《诸葛亮博望烧屯》,但二者在人物形象塑造、情节设置及语言运用上都显得粗糙不成熟。罗贯中在此基础上运用独特的艺术思维,使该故事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与趣味的求贤桥段,成功刻画出刘备的仁君形象和诸葛亮的智者形象,因此赋予了三顾茅庐高雅的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18.
《三国志》是魏晋间的史学家陈寿所。《三国志》的材料来源,一为魏、蜀、吴三国的现成史书,一为有关记录和多方调查,搜集得来的史料,陈寿以《魏书》前4卷“魏帝纪”作为全书的纲领,另对三国人物作了各种名目的品评。《三国志》取材谨严,剪裁得当,叙事有法,笔简洁。《三国志》以其突出的成就奠定了它在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对后世的艺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取材于《三国志》的戏曲小说数千计,三国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越出国界,流传到日本与东南亚一带。  相似文献   

19.
卢弼和他的《三国志集解》涂宗涛卢弼著《三国志集解》六十五卷,古籍出版社1957年出版(中华书局1981年据以缩小影印),约二百万字,将前人对《三国志》的校勘成果和批注内容,广采博收,并断以己意,是一部带总结性的著作,为目前《三国志》最详的注本,是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三国这段历史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英雄辈出的时代。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作为"前四史"之一,是研究三国历史的宝贵资料。《三国演义》是在《三国志》等史书记载的基础上,艺术地再现汉末三国时期纷纭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的历史演义巨著。本文通过对《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两书的全面比较,从史书选择和史料摘取两个方面分析《三国演义》对《三国志》依傍的同时,着重从三个方面讨论了《三国演义》对《三国志》的突破,研究历史小说选取史料方法和脱离史料的虚构,并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