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8年,17岁的伊恩·费希尔还是美国菲尼克斯市卡默尔巴克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临近毕业的一天,他去学校图书馆闲逛,发现了两本关于机械方面的书籍,这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此前,他曾跑遍了菲尼克斯市所有的书店,看着书架上那两本价格昂贵的书,他也只能望书兴叹。因为,  相似文献   

2.
《顽皮娃娃》2007,(6):I0007-I0008
法兰克·艾许(Frank Asch)是美国著名图画书作家,从1968年到现在,已经出版了七十多本童书。《月亮,生日快乐》是他最脍炙人口的“Moonbear”系列中的一本,也是美国教育协会推荐阅读的100本图画书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张达明 《小读者》2011,(1):19-19
1958年,17岁的伊恩.费希尔还是美国卡默尔巴克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临近毕业的一天.他去学校图书馆闲逛.发现了两本关于机械方面的书籍。这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困境     
正美国有位教育学家,他的儿子在学校教育中失败了,由入学前的活蹦乱跳的健康儿童变成了一个孤僻自卑的少年,他作为教育家也无能为力,于是他写了一本书,书名是《教育的困境》,他带着很深的感情写就此书,成了影响美国教育的一本名著。他在书  相似文献   

5.
他是一个木匠的儿子,但他狂热地喜爱诗歌。他的第一本诗集印了1000册,但很可惜,一本都没卖掉。他只好把这些诗集全都送了人。当时已功成名就的美国著名诗  相似文献   

6.
在1912年美国总统竞选活动接近尾声时,西奥多·罗斯福(1901-1909年间任美国总统)准备进行最后一次角逐,他计划每到一站都向选民散发一本精美的小册子,以此争取选票.  相似文献   

7.
现在,外国教育在中国炒得很热。黄全愈教授的一本《素质教育在美国》卖遍了整个中国,现在他的儿子出了一本《一个中国男孩和七个美国教师》,听说也卖得挺火。而被列入2000年十大畅销书的《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教育纪实》中对美国一位教育家的教子方法也说得神  相似文献   

8.
勒格森·卡伊拉仅有维持5天的食物,一本《圣经》和《天路历程》(他的两本宝书),一把用于防身的小斧头和一块毯子。带着这些,他急切地踏上了他的人生旅途。勒格森将徒步从他的家乡尼亚萨兰(今马列萨——译注)的村庄向北穿过东非荒原到达开罗,在那儿他可以乘船到美国,开始他的大学教育。1958年10月,勒格森只有16岁或17岁,他母亲也拿不准那时他的确切年龄。他的父母都是文盲,不知道美国的确切位置离他们究竟有多远,但他们还是勉强地为勒格森的旅途祈祷。  相似文献   

9.
没有人怀疑比尔·克林顿能够写出一本非常精彩的回忆录,因为他拥有太多不同寻常的故事可以讲述。他是一个出生卑微的遗腹子,却全凭个人奋斗登上了美国政治权利的顶峰;他的八年总统任期几乎都是在与对手的政治斗争中度过,却取得了美国历任总统中仅次于林肯和肯尼迪的政绩;他几乎因性丑闻遭到弹劾,却仍然是一位举世公认的偶像式魅力人物。如果说克林顿的身上充满了谜,《我的生活》则或多或少揭示了谜底。  相似文献   

10.
有个笑话说,一位美国人,大概还是学者,访问中国一个月,回去就写了一本关于中国的书。他第二次访华,待了三个月,只写了一篇文章。后来,他又来中国,一待就是一年,返美后没有再写只言片语。我觉得这个笑话正是在说我,因为我在美国的考察刚好一个月。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作家约翰·欧文花了5年时间写了一本题为《马戏团之子》的长篇小说,书中描写一位加拿大外科医生达罗瓦拉在印度孟买的马戏团里,以几位侏儒演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抽血化验,试图从遗传学角度找到侏儒的遗传基因,进而从生育上控制侏儒的产生,杜绝其代代遗传。然而不久前,书中的虚构情节被真实的事情所替代,一位名叫约翰·瓦斯穆特的遗传学家在美国公布了他关于侏儒基因的发现。瓦斯穆特的研究主要是在他的基因实验室里进行的,他所接触的是各种染色体、DNA和生物化学。他从手头的一本《细胞谱系录》中查阅软骨发育不全的病例。在这篇幅浩繁…  相似文献   

12.
在1912年美国总统竞选活动接近尾声时,西奥多·罗斯福(1901~1909年间任美国总统)准备进行最后一次角逐,他计划每到一站都向选民散发一本精美的小册子,以此争取选票。这本小册子封面印有总统神情坚定的照片,内部印有振奋人心的信仰声  相似文献   

13.
恩斯特·卡西尔是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他晚年在美国所完成的《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是他的文化哲学体系的代表作品。正如作者在书的序言中所说的,本书是一本涉及心理  相似文献   

14.
正二十多年前,张璐鸥的父母离开中国,前往美国工作。如今,张璐鸥的父母在美国事业有成、生活舒适。2011年从杜克大学毕业时,张璐鸥获得了待遇不菲的offer,他本可以留在美国,过着轻松的生活。然而,他选择了一条与父辈不同的道路——离开美国,回到中国。当他把自己的梦想告诉父母时,"他们刚开始不理解,觉得有点‘疯狂’。"而张璐鸥能做的,就是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梦想很实际。  相似文献   

15.
惠蒂尔(John Greenleaf Whittier)是美国杰出的诗人,他的一生是为美国黑人的解放事业奋斗的一生。他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却给人类留下了十几本光辉灿烂的诗集,深受美国人民的尊敬。惠蒂尔于1807年生于马萨诸塞的黑弗里尔,他的童年就在他家世代生活的农场度过。他们一家都是虔  相似文献   

16.
在我父亲为数并不太多的藏书里面,有三本是关于美国的。一本是80年代初出版的小册子《美国探亲纪实》,一本是稍后一点的《美国走马观花记》,另一本是1994年出版的陈燕妮的畅销书《告诉你一个真美国》。对于世界上那只头号"纸老虎",他们那一代人除了"无比仇恨"以外,其实还深怀着一种隐秘的好奇。"工人  相似文献   

17.
艰难的审判     
“9·11”恐怖袭击已经过去两年多。涉及“9·11”一案的惟一嫌疑,一个叫穆萨维的人,却还没有能够正式展开法庭审判程序。这个由美国司法部长阿希克洛夫特亲自过问的刑事案件,在联邦法庭上搞得司法部头痛之极。穆萨维一开始就表现出对美国司法的蔑视和仇恨,他公开表示不接受美国法庭的审判,拒绝法庭为他指定的辩护律师。他承认他是恐怖分子,忠于奥萨玛·本·拉登,是基地组织派来从事恐怖袭击的。这一点他从来就直言不讳。可是他也从一开始就说,他和“9·11”事件没有关系,和在“9·11”死去的那19个恐怖分子没有关系。和“9·11”事件有没有…  相似文献   

18.
生存的要素     
小云 《宁夏教育》2012,(7):80-80
在美国,有一位心理医生,在他即将退休时,写了一本医治各种心理疾病的专著。书出版后引起了轰动,许多团体邀请他去讲学。  相似文献   

19.
约翰·辛格尔顿·利普利(1738~1815)是18世纪的一位著名画家。科普利本是一位美国人,他在美国生活时,其绘画作品以率真和具有深刻的洞察力见长。科普利到英国后,受新古典主义的影响,他所画的人物变得典雅和理想化。  相似文献   

20.
他作为科坛巨星,在美国时本可组成家庭,但他为了圆他的回国梦,避开了许多美国女郎的碧眼秋波而孤身生活20年,直至52岁才几经波折回国成婚,然而在那是非颠倒的年代里,他与妻子屡遭不幸、饱受磨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