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汉语中的多音字很多,应如何准确地掌握、运用呢?这里笔者分五类浅析常见多音字的辨别方法。一从词性上辨别此类多音字因词性不同而读音不同。例:“长”,读 zhǎng 作动作,读chǎng 作形容词;“发”,读 fā作动词,读 fà作名词;“尽”,读 jǐn 作副词,读 jìn 一般作形容词;“藉”,读 jí作形容词,读 jiè作动词;“龟”,读guī作名词,读 jūn 作动词。……这种类别多音字,只要我们根据语境判断出词性,便可准确地辨别读音。二从表达意思上辨别此法适用于多音字的词性相同时。例:“颤”,动词;读 chàn 表物体振动,读 zhàn 表人的抖动;“壳”名词,读  相似文献   

2.
“难”与“血”都是多音字。多音字的选音原则是据词定音”,即根 “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择不同的读音。 电视台播音员的读音人们公认是最标准的,可是对“排忧解难”的难字,则有时读为“”阳平( ),又有时读成 nán去声( ),这就使关注 nàn语言规范化的人,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产生了疑问。 《新华字典》对“难”字的读音规定如下:1.读阳平用于下列四种语义:()不容易,()不大 1 2可能,() 3 使人不好办,( 不好;2.读去声时用 4)两种语义:()灾患、困苦,()诘责。“排忧解 1 2难”的难字是困苦、灾患”之意,具有名词性 …  相似文献   

3.
多音字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读音和词组,会给学生造成记忆上的负担,而且只要稍一变换词语,学生就无法判断读音了。怎样才能使学生灵活地记住多音字呢?经验告诉我,教多音字的关键是要先让学生了解字义,然后据字义定音。如: 声调不同,意义不同。如“饮”字。当它作“给牲畜水喝”讲时,读yìn,如饮马;当它作“喝”或“可以喝的东西”讲时,读yǐn,如饮水思源、冷饮等。 声母不同,意义不同。如“传”字。当它作“记载”讲时,读zhuàn,如外传、小传等;当它作“转授”讲时,读chuán,如传达、传说等。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对2000余学生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后发现:如何处理多音字是测试时经常遇到并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多音字,也称异读字,即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汉字。如“长”有cháng和止zhǎng两个读音,一般来讲,测试单音节字词时,“长”读cháng或zhǎng都应算对;在双音节字词和朗读篇目中,则只能选用正确的一个读音,如“长远、长久、长寿”等词中必须读cháng,“长辈、首长、尊长”等词中必须读zhǎng,否则算错。  相似文献   

5.
巧辨多音字     
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多音字,有相当部分的同学会读错字音。这里介绍几种辨别多音字的方法。1.看词性。有些多音字组成一个词以后,其词性不同,读音也不同。如“参”:作动词时读cān(参加、参与);作名词时读shēn(人参、海参);作形容词时读cēn(参差不齐)。又如“藏”:作名词时读zàng(宝藏);作动词时读cáng(躲藏)。2.看语体。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往往也是辨别多音字读音的标志之一。如“露”:作口语则为lòu(露马脚、露脸);书面语则为lù(暴露、揭露)。3.看词义。有些多音字组成的词,当它的意思与某事物或现象有关时,都读同一个音;而与该事…  相似文献   

6.
汉字中有不少多音字,形声字中有一部分声旁在今天已经不能准确甚至完全不能表示字音,普通话审音表中对部分异读字又规定了统读,所以稍不留意就往往读错字。要克服读错字的毛病,必须勤查字典,加强识记。即便是常用字也不想当然地去读,例如把“给jǐ予”错读成“给gěi予”,把“莘莘shēn shēn学子”错读成“莘莘xīnxīn学子”,把“呆dāi板”仍读成“呆āi板”等等。  相似文献   

7.
我的名字只有一种写法,但是却有几个读法,大家都管我叫多音字,我们的数目还不少呢!我给你举几个例子,你就清楚了。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的多音字:如“重”,读chónɡ,是重复、重新的意思;读zhònɡ,一般表示分量、重视的意思。读音不同、意义相同,但用法上有差别的多音字:如“饮”,有两个读音yǐn和yìn。读音虽然不同,但都可表示“喝”的意思。但在用法上有差别,人喝水就读作yǐn,给牲口喝水就读yìn。单用是一个读音,与别的字组合在一起读音就变的多音字:如“似”,单用读shì,比如“他像睡着了似的”;组成词语后,就要读sì,如相似、类似、…  相似文献   

8.
综观近几年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语文试题,多音字的考查力度有加大的趋势,如2006年的江苏卷和天津卷的字音题均为对多音字的考查。如何正确记忆多音字,以下方法可供参考。1.据词义,辨多音字一般来说,词义不同,读音也不同。如“殷”,指深厚、丰盛,读yīn;如果表示颜色(黑红色),读yān。“哄”当表示许多人同时发出声音时,读“hōng”;当表示欺骗意时,读作“hǒng”;当表示吵闹之意时,读作“hòng”,词义不同,音也不同。2.据词性,辨多音字词性不一样,读音也不一样。如“处”,作名词时,读作“chù”;作动词时,读作“chǔ”。3.据语体色彩,辨多音…  相似文献   

9.
在毛主席诗词教学中,读准诗词中每个字的音,对于正确理解字义,领略诗词的音乐美,从而更加充分体会毛主席诗词所达到的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具有一定的作用.在这里,就毛主席诗词中一些容易读错的宇,略述于下.一、多义多音字字义不同,读音也不同.这种多义多音字在毛主席诗词中不少.我们必须认真辨析,把它读准.①从:读cōng,如“乱云飞渡仍从容”;读cóng,如“一从大地起风雷”.②弹:读dàn,如“弹洞前村壁”、“弹痕遍地”;读tán,如“弹指一挥间”.③分:读fēn,如“分田分地真忙”;读fèn,如“战地黄花分外香”、“分外妖娆”.④和:读hé,如“席卷江西直捣湘和  相似文献   

10.
陈永海 《高中生》2011,(5):12-12
多音字数量庞大,死记硬背不仅难度大,而且很难奏效。以下六个切入点可以帮助我们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词性一般来说,同一个汉字,词性不同则读音各异。譬如“囤”,作动词时读“tún”,如“囤粮”“囤积”;  相似文献   

11.
多音字中有许多词语只在表示某种特定意思时读另外的音,其他情况下读音相同。如“巷”只在表示“采矿或探矿时挖的坑道”时读hàng其他情况下一般都读xiàng。我们暂把这种现象称为多音字中的“惟一”异读现象。很明显,一个存在“惟一”异读的多音字,只要记住这个异读的特殊的情况,辨析其读音时便再也不会因其多音而难以推断了。经总结,这类“惟一”异读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汉字中一字多音现象的存在是人们经常读错字音的原因,准确掌握多音字的读音是人们规范汉字的关键。从易读错的地名说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探究出现字音读错的原因及纠正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散"的读音     
正杜老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9课《泉城》中的"明珠散落"的"散"字的读音,在我们的教学中也一直存在争议,有的老师认为读sǎn,有的老师则读sàn。我有些困惑,请问到底怎么读呢?山东省阳谷县侨润明德小学李淑杰李淑杰老师:当多音字处于词语中时,要查阅词典,看看这个多音字在词语中的读音。例如"间"是多音字,在"中间"跟"间隔"中读音不同。查阅《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14.
一、字的教学。要注意讲清多音字的不同读音。例如“还”,有“huán、xuán”等读音。读“huán”时作“返、归、回来”讲,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卿但暂还家”等句中的“还”字都读“huán”。读“xuán”音时作“转身”讲,如《扁鹊见蔡桓公》中的“扁鹊见桓侯而还走”。要注意讲清古今字和通假字的  相似文献   

15.
“皲裂”读jūn liè毫无疑义,不会有人反对,但“龟裂”读“guī liè”恐怕就有人反对了,因为很多字典词书上都写着“龟裂”的“龟”通’皲”、“龟裂”亦读“皲裂”。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读了少数处在半文盲地位的人,大约会按词书要求去读“jūn liè,我们也是不出反面意见,但是,教学《南州六月荔枝丹》多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收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一词.注释特别标注:“陆游(1125-1210),字务观(guān),号放翁……”“观”是个多音字,有两读,一读平声9uān,一读去声guàn.事实上,对陆游之字,南宋以来即存在两种读法.笔者倾向于读为“务观(guàn)”.  相似文献   

17.
1.语义定音法。根据多音字在某个语境中所表示的意思,由字义确定读音。如杆:在表示较长的木棍这个意思时读gn(栏杆、旗杆等),在表示细小的圆木条或像木条的东西(多作器物的把儿)这个意思和作量词时读gn(秤杆、一杆枪等)。这个方法适用于已经知道多音字的多个读音和相应的意思,要确定出它在某个语境中的读音。 2.语法定义法。不少的多音字,读音不同,词性就不同。这样的多音字,可根据它所处的具体语境中显示出来的词性来确定它的读音。如:“小红用扇子扇风”这句话的前后两个“扇”可分别读shn、shn。因为,“扇”读shn时是名词,读shn是动词。  相似文献   

18.
朝鲜族     
<正>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最大的朝鲜族聚居(jǜjǖ) 区。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朝鲜族人比较喜爱素白服装,故有“白衣同胞”之称。妇女服装为短衣长裙(qǘn),男子服装为短上衣,外加坎肩(kǎn jiān),裤腿宽(kuān)大。  相似文献   

19.
师:我们知道“倒”字是多音字:一个读“dao”,一个读“dao”。在这里我读“dao”,因此题目读为《倒(dao)数的认识》。(生齐读题目)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想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上,我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花儿也会放风筝》一课,考虑到课文中的“长尾巴和不长尾巴的“”彩翅膀的蝴蝶,长尾巴的蜻蜓”涉及多音字,在备课时,我特意做了两手准备:如果学生在读课文时读错了,我就直接正音;如果不出错,就不再耽误时间。在指名读课文的环节中,第一个起来读课文的崔源哲正确、流利地读了下来。我正暗自为孩子们的理解能力高兴,这时,贾玉新站起来说“:老师,刚才崔源哲读错了,应该是‘长(chán")尾巴和不长(chán")尾巴的’。“”不对,应该读zhǎn"。”不待我开口,刘仕名就站起来反驳。这时,教室里像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