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文阅读须臾离不开“理解”二字,所以,命题者在设计现代文阅读的题目时。要么紧扣理解“重要概念”设题,要么紧扣理解“重要句子”进行设题。以往的高考现代文阅读无不证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现代文阅读须臾离不开“理解”二字,所以,命题者在设计现代文阅读的题目时,要么紧扣理解“重要概念”设题,要么紧扣理解“重要句子”进行设题。以往的高考现代文阅读无不证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现代文阅读板块,历来是考生备战高考的必争之地。高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根本在于阅读本身,而现代文阅读的有效备考则主要在于审题能力的强化训练。高考命题语言表述是符合“准确、简洁、规范”这一标准的,题干中的用语都有其所指,承载着命题者的意图,蕴含着答题指向。考生只有准确挖掘题干所含信息,才能把握答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李强 《中文自修》2005,(4):27-28
命题者对现代文阅读题的命题过程就是对文章(阅读对象)的阅读和理解过程.而学生对现代文阅读题的解题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过程。正因为有着这样相对应的内在关系,所以我们摸索、训练、把握现代文阅读题解题方法的根本,实际上仍旧是正确、准确地掌握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从语文高考的制高点引进现代读解学理论,用现代解读学理论查找高考现代文阅读的突破口,用现代读解学理论研究高考现代丈阅读的选材趋势、命题变化、命题角度、题型变化等,提炼出“三定法”阅读解题法,从三个侧面分三步准确全面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提供清晰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得分率,有效突破高考现代文大阅读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与分析鉴赏能力,要求考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一考点,题型上一般设置为选择题,其中的干扰项(错误项)在命题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与分析鉴赏能力,要求考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一考点,题型上一般设置为选择题,其中的干扰项(错误项)在命题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高考命题规律的角度,谈一谈如何利用“命题破绽”来迅速排除干扰项的具体方法,为广大考生提高解题的正确率、节约做题时间提供一点思路。那么,高考阅读理解题的“破绽”在哪里呢?——标准化!标准化是N M ET试题的最大特点,然而,往往最强的地方也就是破绽之所在。标准化的选择题要求每道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其余皆为干扰项。而干扰项之所以具有很强的干扰性,是命题者按照一定的出题原则来命题的结果。为此,笔者以高考真题为例,将这些命题原则形象地归纳成八条成语。一、无中生有1.【释义】干扰项中所述内容在…  相似文献   

9.
薜峰 《高中生》2013,(15):14-15
命题者构拟文言文阅读"文意理解题"的错误选项,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与分析之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识别。因此,研究命题人设计干扰的方法,无疑为考生准确、快捷地解答文言文"文意理解题"提供了绝佳的突破口。归纳起来,这样的突破口主要有如下六个。  相似文献   

10.
薜峰 《高中生》2013,(5):14-15
命题者构拟文言文阅读"文意理解题"的错误选项,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与分析之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识别。因此,研究命题人设计干扰的方法,无疑为考生准确、快捷地解答文言文"文意理解题"提供了绝佳的突破口。归纳起来,这样的突破口主要有如下六个。  相似文献   

11.
在近几年高考中,现代文阅读的地位越来越高,它的价值也越来越大。追究个中原因,分值比例大(近几年阅读题的分值基本固定在30分左右)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在于现代文阅读也是拉开学生考分档次、区分学生能力的一项有效的办法。“高考的目的就是淘汰大多数。”(章熊语)命题者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压轴题都是“文意理解题”,命题者构拟这类试题的错误项,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与分析之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识别。为此,探究命题人错项设计的方法,无疑为我们突破文言文阅读“文意理解”的误区提供了  相似文献   

13.
刘子俊 《学语文》2006,(5):22-22
应该说,2006年语文高考安徽卷的现代文阅读题(第五大题)的设题动机是纯正的。该题群命题思想明确,即考查学生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能力,体现《考试说明》的相关要求;选文风格典雅,借“阁”咏怀,抚今追昔,情思跳宕,语言平易,贴近考生实际;设题形式巧妙,借“遐想”“相感”等关键词句的扣问,激励考生分析思路、筛选信息、整合感悟,且题干文字表述不蔓不枝、简洁明了。然而“参考答案”对文本的解读、对问题的解答却不免令人疑窦丛生。  相似文献   

14.
经过2004年自主命题的平稳过渡,2005年,湖南高考语文卷敢为天下先,勇敢突破了多年来形成的“全国卷模式”,对考查内容进行了大胆改革:删除了第六大题“语言运用”类的3道试题;在第五大题现代文阅读中增加了“赏析短文写作”题。这是极富创意的设计,是2005全国16套语文试题中最炫的亮色。请看题: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文阅读水平的高低固然与一个人的道德人格、才情理性、文化品位、知识储备、生活阅历、语文素养等有关,但也要看他是否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技巧。准确高效的解答好现代文阅读题(尤其要应试),我觉得应该做到“六要”“六不要”。  相似文献   

16.
必须重视思维训练四川/邹元清纵观历届高考题,都在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是现代文阅读考查题。从命题者命题的整体设计看,越来越注重考查阅读的思维过程,注重经由这个“过程”达到对材料的整体把握。从阅读的本质论角度看,读者(考生)因读物中信息会引起一系列心...  相似文献   

17.
解答高考科技文阅读题的基本思路是“采集有效信息,比照题干要求,判断选项正误”。综观2005年高考试卷中的科技文阅读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命题者将选项的干扰点基本都设置在如下十大“雷区”上。(注:根据需要摘选部分试题)1.部分与整体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范围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对与其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如:【有效阅读信息】不是所有输入信号都能激发神经细胞产生自己的信号。神经元就像个微处理芯片,它通过突触接收大量的信号,并且不断地把从突触接收到的输入信号进行整合。但…  相似文献   

18.
吴昊 《教师》2011,(31):22-23
高中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是高考战场的必争之题。但一直是学生做题的“瓶颈”,是考试中的“拦路虎”。考生普遍得分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试题题干审查不清,研读不深,理解不透,往往浮光掠影就下笔答题,所以答得不全,甚而答非所问。笔者试就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审题提出几点看法,希望对考生略有帮助。 现代文阅读题,关键在于准确审题。抓住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现代文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理解重要语句所蕴含的丰富含意"一直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因为这样一道题,几乎涵盖了现代文阅读的"筛选(提取)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理解思想感情、分析评价观点"等几个主要能力考查点,最能检测出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所以,一直倍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那么,针对这一题型,怎样才能在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20.
孟华 《现代语文》2008,(1):124-125
高考现代文阅读侧重考查考生鉴赏评价的能力,它的主观题是论文性试题,既具有客观性试题排它性的特点,又具有论文性试题表述方面灵活性的特点,容易取得测试的高信度,因此,命题者给予这类题的赋分高。而今新课改正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下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比重不断加大,赋分更高,因此考生正确解答现代文主观题就显得更为重要。解答如何做到快速准确呢?“读→找→答”是解答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