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禽夏说阏与”,刘乃和主编《中国历史文选》认为夏说是“赵王歇属官”,阏与指的是阏氏侯冯解敢。其说不确。夏说应为代王陈余属官,阏与、阏氏对应不同的地域,不应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2.
《史记》用“儿女子”凡两处:(1)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卷八《高祖本纪》)(2)(韩)信方惭,曰:吾悔不听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卷九二《淮阴侯列传》)“儿女子”为何义?《中文大辞典》认为“犹妇孺辈”.有关《史记》选本及译本注本,如王伯祥《史记选》、上海出版社的《中华活叶文选》、台湾六十教授合译《白话史记》、《史记今注》等,基本采用了这一说法,将“儿女子”理解为妇人小子.郭松析、刘有志二先生认为:(1)“儿女子”是偏正词组,不是“儿”与“女子”平列的联合结构,“女子”是中心语,是所  相似文献   

3.
一、向(嚮)《鸿门宴》中有:“项王、项伯东嚮坐,亚父南嚮坐,……沛公北嚮坐,张良西嚮侍。”《淮阴侯列传》中有:“信乃解其缚,东嚮坐,西嚮对。师事之。”这两节文字中,清楚地交代了当时的席位  相似文献   

4.
高岩 《语文知识》2005,(11):12-13
一饭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为布衣时,贫而无行,常从人寄食,人多厌之“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后信为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后多用来指知恩图报。如郁达夫《沉沦》:“一饭千金图报易,五噫几辈出关难。”  相似文献   

5.
拔山扛鼎(《项羽本纪》)暴戾恣睢(《伯夷列传》)抱薪救火(《魏世家》)杯盘狼藉(《滑稽列传》)背水一战(《淮阴侯列传》)不得要领(《大宛列传》)不寒而栗(《酷吏列传》)不识大体(《平原君虞卿列传》)不约而同(《平津侯主父列传》)不足挂齿(《刘敬叔孙通列传》)陈陈相因(《平准书》)  相似文献   

6.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怀诸侯之德”句,王念孙据《汉书》将“之”改为“以”。本文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见解,详细论述了该句在上下文中的作用,从而认证《史记》不误。  相似文献   

7.
“能”字在古今汉语中表示“能够”的意义,是大家都熟悉的。不过,由此引申开去,“能”还可以表示“善于”、“长于”的意义。尽管内涵和“能够”近似,但程度上显而易见是加深了。不少人对“能”的这一用法较为陌生。《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曾同韩信一块谈论将领们的才能:“上问曰: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选修课本《〈史记〉选读·淮阴侯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韩信)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日,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在文本解读时,“晨炊蓐食”成为一个难点。课本注释为:“一早把饭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蓐,同‘褥’。”王力《古代汉语》注释为:“在床上就把饭吃了。”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开设《史记·淮阴侯列传》公开课时,讲到韩信的“暗度陈仓”,于是,在投影中显示了“暗渡陈仓”。课后,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就指出:应该是“暗度陈仓”。可是,我是查阅了新疆人民出版社的《汉语成语字典》,确实是“暗渡陈仓”。  相似文献   

10.
【逐鹿】《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鹿善跑,“鹿”又与“禄”谐音,且鹿茸昂贵,象征地位、权力。在体育中预示有一场鏖战。  相似文献   

11.
每期赏谜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学校用语谜底:教师退休谜作者:郭喜木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将韩信率兵攻赵,出井陉口,令万人背水列阵,大败赵军。背水列阵本兵家大忌,诸将问背水之故,信曰:『兵法不云「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原来沿河列阵,背靠大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淮阴侯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韩信)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日,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竞绝去。”在文本解读时,“晨炊蓐食”成为一个难点。,课本注释为:“一早把饭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蓐,同‘褥’。”王力《古代汉语》注释为:  相似文献   

13.
《嘉兴师专学报》一九八二年一期刊载了王伟民同志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分册注释标点商榷》一文,其中27条是对《勾践灭吴》中“寡人礼先壹饭……”的新解,他不同意《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的编注者根据韦昭旧注将“礼先壹饭”解为“吴王自言年长于越王”.而引《史记·淮阴侯列传》漂母饭韩信的故事来说明“壹饭”是“小恩惠”.吴王所指的“小恩惠”是针对二十年之前“夫差没有灭掉越”这件事说的.我觉得王伟民同志的新解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我从前对这一句也有上述类似的想法,以后因看到《吴越春秋》中的有关记载,否定了这种想法.  相似文献   

14.
一《史记·淮阴侯列传》:“收赵兵未发者击齐。”“未发者”是什么成分?一般认为是后置定语。意见也不尽相同,一种意见认为“未发”二字是后置定语,“者”,是用来煞尾的(或联络的,或衬垫的)。另一种意见认为“未发者”整个儿是后置定语。两种意见都值得商量。从语法关系转换的角度看,这么说也未尝不可以,譬如假定先有“未发之赵兵”,定语“未发”后移,再“煞”以“者”字,就成了“未发者”。可  相似文献   

15.
高天友 《学语文》2011,(3):59-60
《淮阴侯列传(节选)》(见苏教版《(史记)选读》)篇末太史公评论说:“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其中“学道”二字如何理解.选文未加注释,而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的“参考译文”则把这几句话译为“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问说》一文有这样的话:“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注释如下:“《史记·淮阴侯列传》:‘狂夫之言,圣人择焉。’圣人,或指孔子。”接下来,注释又引《论语·微子》介绍这一典故,兹录如下:“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  相似文献   

17.
《荆轲刺秦王》 :“(秦王 )遂拔以击荆轲 ,断其左股 ,荆轲废。”“废”字注 :“残废 ,伤残倒地。”“废”疑为跌倒义。《韩诗外传》第一卷第二十一章 :“楚白公之难 ,有庄之善者 ,辞其母 ,将死君。……比至朝 ,三废车中。其仆曰 :‘子惧 ,何不反也 ?’曰 :‘惧 ,吾私也 ;死君 ,吾公也。吾闻君子不以私害公。’遂往死之。”台湾赖炎元《韩诗外传今注今译》注 :“废 :坠 ,跌倒。”跌倒义是。《史记·淮阴侯列传》 :“项王暗口恶叱咤 ,千人皆废。”司马贞《索隐》 :“孟康曰 :废 ,伏也。张晏曰 :废 ,偃也。”偃伏虽有别 ,其为跌倒则一。此文“…  相似文献   

18.
这一歇后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比喻事物越多越好。刘邦称帝后,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不久,刘邦接到密告,说韩信准备谋反。于是,他采用  相似文献   

19.
对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廉颇蔺相如列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一句中的“坚明约束”,各编著译者的注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①《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刘盼遂主编,北京出版社1980年1月版306页注:坚,坚守。明,明确。约束,盟约。意即信守盟约。②《高中语文课文分析》(一、下)顾振彪等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869页注:坚决明确地遵守信约。“约束”本是动词,  相似文献   

20.
一饭千金     
<正>【释义】比喻重重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人物】韩信(江苏淮安人)未得志时,喜欢往城下钓鱼,时常饿着肚子。有一个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地救济他,给他饭吃。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被封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