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少钱可以宠坏一个孩子?金钱是把双刃剑,富裕的生活本身不会对孩子有害,但如果缺乏健康完善的价值观的指导,它就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帮助他们改正这些错误,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培养理财的能力,这是教师和家长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2.
于瑞 《家长》2004,(Z1)
如今,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富裕起来,但在家教中,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却是一个盲点。有的家长对孩子花钱不加限制,为满足孩子的欲望而慷慨解囊;有的家长则对孩子花钱管束得过紧,即便是孩子的正当要求也非常苛刻。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都无法使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也无法使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从而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培养他们的理财能力,显然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家长要训练孩子有计划地花钱。家长给孩子零花钱,要定时、定量。家长只提出花钱的原则,具体如何支配这些零花钱则由孩子全权负责,家长不直接干预…  相似文献   

3.
正家庭是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的最主要、最理想的场所。那怎样争取家长的支持,形成家校合力,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呢?强化科学理财意识。钱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家长只要带孩子逛几次商店,钱的用处便牢牢树立在儿童心中。孩子懂得钱应该通过劳动赚得后,便会产生爱惜钱的心理。一般来说,儿童在理财方面呈现出如下几个突  相似文献   

4.
夏保罗,这位为世界各国培养出1000多名CEO的教育家说,美国许多家长在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的问题上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在孩子IQ(智商)、FQ(财商)、EQ(情商)的教育培养中,FQ(财商)的教育培养最重要,要想子女成材,就一定要从他们小的时候开始进行理财教育.  相似文献   

5.
李建波 《师道》2008,(3):24-24
学生之所以有如此表现,在笔者看来原因在于,当下我们的教育少了一项重要的内容,即财商教育。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是最为重要的,孩子应该一心读圣贤书,甚至把大手大脚花钱作为孩子学习成绩优秀时的奖励;有的学校以为理财何须教育,学生将来可以自学成才,当家自知柴米贵,在学生中开展财商教育浪费了本应用于书本学习的时间,也不一定得到家长的认可,吃力不讨好;有的家长、教师以为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有可能让孩子崇拜金钱,不利于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  相似文献   

6.
李芳 《山东教育》2009,(3):44-45
随着家长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对孩子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而早期阅读是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基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所以这种形式越来越得到家长的认可。我园积极开展“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策略与途径研究”,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我们的研究特色,老师们探索出了许多创新的教育形式与方法,现初步进行总结归纳,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7.
朱雪琴 《教师》2014,(28):19-20
正每个孩子都是完整独立的个体,其心理成长都有一定轨迹。由于现在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许多父母在万般宠爱的同时,也往往对他们寄予了厚望。特别是在学业成绩方面,期望过高,因而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压力。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也应从家庭起步。对于家长而言,身教往往重于言教,家长的一言一行,会映射到孩子的身上,甚至会成为孩子身上的烙印。因而,家长的言谈举止、教育孩子的方式,一不留神,就会给孩子造成许多负面的影响,甚至对孩子造成隐形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本期发表佳茗的《家有琴童,欲说端详好困惑》,相信会引起不少家长的共鸣。的确,怎样对孩子进行特长教育,使父母的良苦用心能在子女身上"开花结果",实在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兴趣是成才的"钥匙"。无论是课堂上书本知识的学习,还是对孩子进行特长教育,几乎都脱离不开这条规律。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兴趣能使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使他们"苦中求乐"。有了兴趣就会去勤学苦练,就会对一个人的成就发生作用。当然,做为家长,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端正心态,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客观地、循序渐进地培养他的兴趣,避免因望子成龙心切而揠苗助长。为了解决广大家长的困惑,本期特邀郑新蓉、王颖同志介绍了他们的观点,也请部分读者谈了他们对孩子实施特长教育的感受,相信会对读者有些启发。  相似文献   

9.
王国庆 《家长》2014,(7):28-29
正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家长需要和许多教师打交道,家长要洞悉教师渴望得到尊重、渴望得到支持、渴望得到理解的普遍心理,提高和教师进行高效沟通的能力,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大有益处的。家长教育孩子,教师教育学生,从这个角度上讲二者都是教育者,但家长一般是"业余选手",教  相似文献   

10.
新文 《家长》2005,(10)
斯坦利是《财富》杂志评出的美国500家大公司之一的总裁。他既是一位大公司的总裁,又是一位教子有方的好家长。在培养孩子如何对待金钱和树立理财观念方面,斯坦利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见解,值得家长参考和借鉴。1.爱心加物质并不够许多父母在生活上对孩子非常关爱,教育孩子做人要诚  相似文献   

11.
《家教指南》2004,(10):38-39
多数中小学生花钱无计划据新华社报道,一位家长曾痛心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失误时说:孩子现在成绩不佳,迷恋上网打游戏,在高档商场花钱如流水,都是金钱惹的祸。其实,这绝不是一位家长的苦恼,中小学生日常的高消费现象并不鲜见。而时下,家庭、学校、社会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却几乎是空白。一些孩子干脆就成了金钱的奴隶和牺牲品,有钱时胡花乱花,没钱时违法犯罪。点评:富裕本无错,然而,如果富裕后的家长不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以致孩子疏于理财、毫不惜财,那么,就意味着金钱对他们产生了负面影响。就教育而言,现在的孩子所需的理财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前,儿童早期教育已逐步得到人们的重视,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无法取代的.可是,如今许多家长并不了解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甚至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致使他们在进行教育时感到困难重重,影响了家庭教育的质量,甚至阻碍了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引言理财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它直接关系到人一生的发展和幸福。许多成功者的经历告诉我们,理财能力是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的,更是一些独具慧眼的家长在孩子尚未成人之际就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理财教育和理财训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我曾一度认为,家长每天都要来园接送孩子,有什么意见、建议可以当面交流,再去家访纯属多此一举。但是,当我们走进孩子家庭,才发现幼儿的家庭情况和幼儿的具体表现竟是如此复杂多样。因此,我们针对各个家庭的不同情况,给予家长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一、对于在认字、写字、计算方面对孩子要求过高、急于求成的家长,我们主要向他们解释幼儿的年龄特点,告诉他们过多、过急的要求会导致孩子产生畏难情绪,丧失自信心的危害,同时向他们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二、对于认为教育主要是教师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的家长,我们着重向他们宣传家园配合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认识到自己的言传身教将会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三、对于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或教育方法不当的家  相似文献   

15.
目前,“择校”已越“择”越“热”,许多家长往往不惜一切手段、投入巨大资金。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入到一个优质的学校。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一个好学校,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自己就可以甩手不管了。同时也有很多家长认为,好家长的影响要胜过好学校。到底是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大还是好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大?下文是多位人士从多个角度围绕“好家长与好学校的话题进行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玩具是孩子接触最多、也是他们最喜欢的物品。玩具不仅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发展有影响,而且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许多家长在为孩子购买玩具时,往往只注意玩具的生理卫生要求(如,无毒性、无伤害性等),而没有注意到玩具  相似文献   

17.
谢娟 《中华家教》2012,(Z1):6-7
目前,"择校"已越"择"越"热",许多家长往往不惜一切手段、投入巨大资金,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入到一个优质的学校。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一个好学校,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自己就可以甩手不管了。同时也有很多家长认为,好家长的影响要胜过好学校。到底是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大还是好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大?下文是多位人士从多个角度围绕"好家长与好学校的话题进行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早期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幼儿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是家庭,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怎样使教师、家长、幼儿三者之间形成有效互动,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呢?我们在亲子园进行了以下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一、帮助家长了解孩子、读懂孩子,使他们的爱更具有教育意义我们在活动中发现,家长在育儿方面存在着许多误区: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缺乏对孩子身心特点的了解;对孩子过度保护和娇惯,忽视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亲子游戏的时间、空间少,  相似文献   

19.
范丰梅 《家长》2014,(10):31-32
正现在提倡赏识教育,许多家长也特别注意对孩子进行激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要时时处处原谅孩子的小错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小错误。当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过错时,你会怎么做呢?笔者接触了很多类似的例子,发现家长对孩子犯错的态度,决定了  相似文献   

20.
“孩子是我们的一切,是我们的全部希望。”这几乎成为现代社会中家长们的口头语,随之而来的是他们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家长在教育子女时,总是念念不忘自己的家长身份,认为孩子的可塑性大,完全可以根据父母的意愿任意加以塑造:要他们学什么就学什么,要他们怎样学就怎样学,要把他们培养成什么家就可以成为什么家。有许多家长顽固地坚持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