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6月上旬,人民日报启动迎接十八大系列报道,报道中注重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紧密结合,并用“走转改”精神改进创新,按“走转改”要求提升实效,同时又不断推动“走转改”的深化和拓展.笔者从观念转换、报道转变、媒体转型等几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作为全国性主流媒体,在发展关键点上应发挥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北京日报“喜迎十八大走转改看变化科学发展北京行”专栏从9月中旬开栏,以每天一篇的频率分不同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立体全景式地报道北京10年来的发展变化.这组报道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了成就报道的思路,从百姓视角出发,通过记者体验、人民感受、具体数据、直观景象等各方面报道,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来展现发展成就、今昔变化.  相似文献   

3.
迎接十八大报道启动以来,各家媒体纷纷推出走基层类的专题、专栏、专版报道,本文分析了将“走转改”与成就报道相结合的新特点,概括来说就是亦“土”亦“新”:“土”是指成就报道适逢新闻界正在开展的“走转改”活动的背景,使迎接十八大报道来自基层深入群众,带着些许“泥土”的芳香;“新”是指报道形式实现创新,新媒体手段广泛应用于成就报道,并在新媒体报道内容与手法上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4.
做好党的十八大的宣传报道是2012年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重要政治任务。在这个重大主题报道实践中,江西广播电视台精心策划,积极创新报道形式,为广大受众奉献了精美视听盛宴,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这是江西广播电视台在党的十八大宣传中,始终高举科学发展观旗帜,持续推进“走转改”活动,而收获的果实。  相似文献   

5.
鄂文 《新闻前哨》2013,(2):35-37
2012年,湖北广播电视台“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等系列报道贯穿声屏,为党的十八大召开营造了良好氛围。从11月1日开始到十八大会议结束的重要保障期,全台激情投入,一流标准,全力以赴,全媒特色,坚持正确宣传导向,精心策划统筹宣传报道方案。  相似文献   

6.
2012年重大主题报道优秀作品,浓墨重彩地展示了浙江,是驻浙中央媒体和浙江新闻界释放责任和智慧,深入开展重大主题报道创新活动和“走转改”的一次成果检阅。不少作品饱含了时间的长度、空间的广度,思想的深度,创新的力度,堪称精品佳作。获奖的优秀作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紧扣主题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报道围绕省党代会和党的十八大精神重大主题,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最美”现象等各个方面,高屋建瓴,亮点突出,显示了较强的舆论引导力。例如《和谐,共建共享浙江人》、《转型升级新征程——浙江加快腾龙换鸟转变发展方式纪实》、《城乡统筹的浙江观察》等,立意高远,内涵深刻,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浙江十多年的历史纵横,站在当下看历史,  相似文献   

7.
为了贯彻落实中宣部领导"大力发扬走转改精神兴起迎接党的十八大宣传热潮"的指示精神,根据北京市委宣传部的整体部署,从2012年9月12日起,北京青年报结合"走转改"推出十八大系列主题报道,下文简要介绍北京青年报前一阶段"走转改"的情况和即将开始的主题报道的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十八大给科技报道的重点指明了方向,即缝合科技、经济“两张皮”,服务经济转型升级。这也正是《浙江科技报》重要的报道主题。  相似文献   

9.
主题报道有着很大的发展和改进空间,践行"走转改"精神是把主题报道做得更好看的有效途径,本文从记者的职业精神、报道的改进重点、创新的方式方法等方面作出了务实性论述,探讨了主题报道的基本遵循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从年初全体动员到制定全媒体报道方案,从派遣多支小分队深入基层采访到精心打造"走转改"力作,从组织"执政中国"系列重点栏目到特别策划微博报道为主的大型主题分站式采访"你好,中国",从8篇"时代系列"述评到党中央治国理政十年历程纪实……今年以来,新华社通过强化精品意识、统筹新媒体形式、深化"走转改"等,积极创新迎接十八大报道。据不完全统计,自6月3日正式启动迎接十八大报道  相似文献   

11.
杜宇 《新闻实践》2012,(11):7-9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是党的新闻媒体的职责使命,也是党报彰显权威性、影响力,区别其他媒体的优势所在。这几年来,温州日报不断增强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意识,通过创新主题报道的理念、地方元素的挖掘与运用以及保障机制的构筑和创新,精雕细刻.把新闻精品意识贯穿于主题报道的各个环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2008年开始,我们每年都有重大主题报道方面的稿件在浙江新闻奖中获奖。如2008年度,我们组织策划的“敢为天下先——温州日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型连续报道”获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一等奖;2009年度,我们的“民企突围的温州报告系列报道”获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二等奖;2010年度,我们组织策划的“十问温州发展”系列报道再次获得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一等奖,引起社会各界的很大反响,也获得省内业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12.
继去年成功组织实施“沿海万里行”大型采访活动之后,《连云港日报》从今年3月30日起,又启动实施了旨在贴近“三农”、改进报道、锻炼队伍、扩大影响的“青年记者住农家”系列报道采访活动,至今已进行6个月,共刊发日记体系列报道120多篇。这一系列报道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以推进和服务全市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以“三贴近”破题,让农民“主角”说话,探索创新新农村报道的形式与内容,有效地提升了新农村报道水平,并达到了加强采编队伍建设,提高记者业务能力的目的,受到省市新闻阅评组专家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媒体喜迎十八大的“同题作文”中,宁波日报搭准时代脉搏,创新报道视角,独辟蹊径推出“‘10年10个词变’看科学发展在宁波”系列报道,大处着眼、小处落笔,通过细微变化反映时代变迁,令人耳目一新,是创新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4.
在8月19日到20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承上启下,体现了党的十八大精神,也紧密地联系着实际——目前正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新形势下,如何进行重大主题报道?如何创新报道形式,已成为党报更好服务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5.
沈峥嵘 《新闻通讯》2012,(11):11-13
近年来,新华H报在重大主题报道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形成了突出特色。而在此次喜迎十八大的前期宣传报道中,新华日报更是从策划、报道而至版面的设计、烘托,都浓重体现了喜庆、热烈的氛围。尤其是在报道思路上,新华H报重点将喜迎十八大的宣传主题与此前长期坚持的“走转改”实践进行了有机结合,一组组鲜活的成就报道.既是对江苏人过去10年各领域成果的总结、回顾.更表现出对江苏在新的历史时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美好前景的预期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活动,本文以"走转改"的方式,抓住十八大精神在基层这个结合点,紧扣"精神"和"基层"两个层面,仔细剖析十八大精神电视新闻宣传的内在特点和表现形式,为进一步搞好十八大精神的宣传报道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走转改”活动开展到一定阶段后.如何让“走”形成常态行为?如何让“转”见到真实效果?如何让“改”提升媒体影响力?2012年以来,荆门日报围绕这个课题展开探索,上到社长总编,下到记者编辑,人人参与到“走转改”活动接受磨炼。一年来,“走转改”记者精心策划报道选题,带着思考下到基层,努力为基层办实事,先后推出14组“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深化了“走转改”成果,提升了媒体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对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是新形势下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举措。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强调,新闻战线要深入总结“走转改”的成功经验,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带着紧迫感自觉“走转改”,带着责任感坚持“走转改”,带着使命感深化“走转改”,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9.
政务报道的改革和创新一直以来就是各级党报改革和创新的主要着力点,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为政务报道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环境,各级党报工作者改进政务报道丈风更加具有紧迫性。作为深圳市委机关报,深圳特区报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在政务报道改革创新方面积极探索,从精简政务报道着手,强调政务报道要“删繁就简”,突出重点、突出一个“新”字,最终回归新闻本源,更好地发挥其作为党和人民之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对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是新形势下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举措。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强调,新闻战线要深入总结“走转改”的成功经验,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带着紧迫感自觉“走转改”,带着责任感坚持“走转改”,带着使命感深化“走转改”,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