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谷,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省宜春市)人,唐末著名诗人。乾宁四年(公元897年),郑谷超擢为都官郎中,诗家称之为郑都官。郑谷的诗,在唐末宋初广为流传,可惜千年无人为之笔注。为了弘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受江西省古籍整理领导机构之约请,宜春师专傅义教授承担起为郑谷诗集校注的重任。为了圆满完成这一拓荒性的学术工作,自八十年代初以来,傅先生遍访了京沪宁赣鄂陕各大图书馆,广泛借阅搜集郑谷诗集版本及有关资料,又数次亲赴郑谷家乡仰山东庄,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2.
郑谷卒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达津认为郑谷卒于梁开平五年(911)春,赵昌平定为“910年或年后”,然考察郑谷诗友齐己诸作,上二说,有不妥之处。 齐己《宋高僧传》卷三十有传:“姓胡,益阳人,秉节高亮,气貌陋劣,幼儿捐俗于大沩山寺,聪敏逸伦,纳圆品法习学律仪,而性耽吟咏……爱乐山水,懒谒王侯,至有‘未曾将一字,容易谒诸侯’句为狎。华山隐士郑谷诗相酬唱,卒有《白莲集》行于世。”《白莲集》中现存题赠、伤悼郑谷作品十七首:《和郑谷郎中看棋》(《白莲集》卷一。以下凡引《白莲集》只标卷数)、《戊辰岁湘中寄郑谷郎中》(卷一)、《乱中闻郑谷吴延保下世》(卷一)、《永夜感怀寄郑谷郎中》(卷一)《寄郑谷郎中》(“高名喧省闼……”卷二)、《伤郑谷郎中》(卷二)、《禅庭芦竹十二韵呈郑谷郎中》(卷二)、次韵呈郑谷郎中》(卷二)、《和郑谷郎中幽栖之什》(卷三)、《寄郑谷郎中》(“诗心何以传……”卷三)、《寄孙呈郑谷郎中》卷四、《寄西山郑谷神》(卷四)、《赴郑谷郎中招游龙兴观读题诗板谒七真仪像因有十八韵》(卷六)、《寄郑谷郎中》(“上国谁传消息过……”卷八)《江上望远山寄郑谷郎中》(卷八)、《寄郑谷郎中》(“人间近遇风骚匠……”卷十)另有《题郑郎中谷仰山居》(《全唐诗》卷八四四),《白莲集》未收,因与《江上望远山呈郑谷  相似文献   

3.
从友人信中知有黄震云先生《新发现的郑都官墓表与郑谷生平》一文,见有新发现便大喜过望。急请其复印寄来,读后却大失所望。原来还是早已被人发现的宋代祖无择撰的那一篇。近年出版的郑谷诗集有两部:赵昌平等1991年版的笺注本和拙著1993年版的编年校注本都已录。赵注云:“祖《龙学集》收有此文,文字讹夺甚多,今据《袁州府志》录”。拙注云:“此抄自四库本,用民国《宜春县志》校改。  相似文献   

4.
一字之师     
《红领巾》2010,(5):21-21
唐朝末年,诗人郑谷回到故乡江西宜春。他以文会友,经常和一些文人往来。当地有个叫齐已的和尚,对诗文很有兴趣。  相似文献   

5.
郑谷是现今通行文学史上未曾提及而在晚唐诗坛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位诗人。郑谷虽未有专论,但在其诗作中亦散见关于诗歌创作的美学见解,于此可约略窥见其诗歌美学观。 1 郑谷一向以继承骚雅为己任,诗中多所言及。如:“一第由来是出身,垂名俱为国风陈。此生若不知骚雅,孤宦如何作近臣。”(《卷末偶题三首》其三)对“浮华重发作,雅正甚湮沦”的现实,他颇为忧虑,常思起而振之。其《静吟》诗云:“骚雅荒凉我未安,月和余雪夜吟寒。”《兵部卢郎中光济借示诗集以四韵谢之》诗云:“七子骚风寻失主,五君歌诵久无声。调和雅乐归时正,澄滤颓波到底清。”“五君”  相似文献   

6.
郑谷是现今通行文学史上未曾提及而在晚唐诗坛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位诗人。郑谷虽未有专论,但在其诗作中亦散见关于诗歌创作的美学见解,于此可约略窥见其诗歌美学观。1 郑谷一向以继承骚雅为己任,诗中多所言及。如:“一第由来是出身,垂名俱为国风陈。此生若不知骚雅,孤宦如何作近臣。”(《卷末偶题三首》其三)对“浮华重发作,雅正甚湮沦”的现实,他颇为忧虑,常思起而振之。其《静吟》诗云:“骚雅荒凉我未安,月和余雪夜吟寒。”《兵部卢郎中光济借示诗集以四韵谢之》诗云:“七子骚风寻失主,五君歌诵久无声。调和雅乐归时正,澄滤颓波到底清。”“五君”系指“竹林七贤”中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向秀等五人。据《宋书·颜延之传》,延之  相似文献   

7.
齐己拜郑谷据宋戴埴(音植)在《鼠璞》中引陶岳的《五代史补》载:郑谷在袁州,齐己带着自己的诗稿去向他请教。当郑谷看到《早梅》一诗中的“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时说:“数枝’不妥,因有‘数枝开’就不能算是‘早’了,不如改为‘一枝开’岂不更妙?”齐己一听,极为叹服,连忙下跪,拜郑谷为“一字师”。张回拜齐己据《南唐野史》载:诗人张回写了一首寄远的诗中有这样两句:“蝉鬓雕将尽,虬髭白也无?”齐己一见,认为“白”字不妥,不如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人们崇敬诗人,以诗人的佳作名句为"雅乐",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最早以诗得号的是唐代诗人郑谷和崔钰。郑谷以《鹧鸪》诗著名,崔钰以《咏鸳鸯》三章脍炙人口,于是一个被称为"郑鹧鸪",一个  相似文献   

9.
秦汉宜春宫苑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宜春宫《三辅黄图》卷四载:“《汉书》云:‘武帝建元三年开上林苑,东南至蓝田、宜春、鼎湖、昆吾……’”可知宜春宫是汉上林苑中重要宫苑。《三辅黄图》云:“宜春宫,本秦之离宫,在长安城东南杜县东,近下杜。”《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还过宜春宫,相如奏赋以哀二世行失。”《汉书》、《通志》等同此。颜师古注云:“宜春本秦之离宫。”又《司马相如传》云“息宜春”,颜师古注云:“宜春,宫名,在杜县东,即今天曲江池,是其处也。”宜春宫是秦代离宫,秦代杜县为咸阳近郊县,县治在杜,即今西安南郊杜城。汉代杜县改称杜陵,移在杜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几个被传为佳话的“一字师”。唐代郑谷修改齐己的《早梅》诗,就是有名的例子。齐己作了一首《早梅》诗,拿给郑谷看,诗中有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认为“数枝开”体现不出“早”字,不如改为“一枝开”。齐已佩服得五体投地,遂称郑谷为“一字师”。现代伟人毛泽东也有“一字师”,且至少有两个,一是诗人臧克家,一是历史教授罗元贞。  相似文献   

11.
一字师     
娄颖波 《现代语文》2004,(11):40-40
“一字师”的典故,源于宋人计有功的《唐诗纪事》,亦见于宋人陶兵的《五代史补》及宋人魏庆之的《诗人玉屑》。他们记载的都是同一个故事:唐代诗人郑谷的诗文写得非常好,尤其《鹧鸪诗》写得更是超群出众。因此,人们称他为“郑鹧鸪”。他的朋友齐已是个和尚,也很喜欢写诗著文。有一次,齐已带了自己写好的一首《早梅》诗前去请教郑谷,当  相似文献   

12.
被誉为“晚唐之巨擘”的诗人郑谷,以一首《鹧鸪》诗被人雅称为“郑鹧鸪”。郑谷四十多首咏物诗,或托物寓意,弥漫着感伤基调;或显示闲逸旨趣,表现出淡泊悠然情调,在创作上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唐朝,僧齐己写《早梅》一诗,持之求教于郑谷。郑见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便说,“数枝开”已不算早了。不如改为“一枝开”岂不更早?齐己顿悟,深为叹服。遂拜郑谷为“一字师”。  相似文献   

14.
以一首《鹧鸪》诗被人雅称“郑鹧鸪”的郑谷,是唐末宋初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郑谷把呼唤风雅和盛唐气象的回归作为自己一以贯之的诗歌主张,并坚持汲取众家之长,不断创新,通过苦吟锻炼和学习南方民歌,最终自成清婉浅切一体。  相似文献   

15.
以一首《鹧鸪》诗被人雅称“郑鹧鸪”的郑谷,是唐末宋初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郑谷把呼唤风雅和盛唐气象的回归作为自己一以贯之的诗歌主张,并坚持汲取众家之长,不断创新,通过苦吟锻炼和学习南方民歌,最终自成清婉浅切一体。  相似文献   

16.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qi白n」160 sh了Ou 天()()健吞()()歌 2.用正楷书写下列诗句。 八百里分摩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3.改正下面句中的错别字。 (1)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训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2)长城站落成时,这位作风棱厉的男子汉也流泪了。() 4.写出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中的诗句:“我们找遍整个世界,呵,总理,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5.写出闻二多《七子之歌·澳门》中的诗句:“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一O 6.写出郑谷的《鹤鸽》中的诗句,“雨昏青草湖边过, 7.当我们感叹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人去…  相似文献   

17.
齐己交游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据齐己诗集--《白莲集》(四部丛刊本)以及《唐才子传》、《唐诗纪事》、《十国春秋》等相关资料,详细考证了齐己与郑谷、曹松、贯休、修睦、贯微等之间的交往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一、《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相似文献   

19.
一字师     
晚唐诗人郑谷,很喜欢同一些爱好写诗的和尚交往。他们常在一起喝酒吟诗、谈天说地。由于郑谷诗才敏捷,又很善于锤炼字词,和尚们都喜欢与他交往,也乐意向他请教。一个寒冷的冬天,老天爷降了一场大雪,一群和尚诗兴大发,共以《早梅》为题,规定在三分钟以内,交出诗作,各自吟诵,看谁有才气。  相似文献   

20.
在《论藏书结构》(载《宜春师专学报》95年第3期)一文中,笔者对陈和平教授所著《图书馆定量管理》(下称《定管》)一书中的藏书结构部分所提出的藏书学科结构、质量结构、年代结构和复本结构分别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看法.本文打算在前文的基础上,对藏书的其他一些结构进行探讨,以便藏书结构分析能从多个角度更全面地反映藏书实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