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宽松、愉快的活动环境,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开展区域活动正好迎合了幼儿的发展需求,让幼儿能够自由结伴进入活动区,真实勇敢地表现自己.而美术活动一般是在课堂上由教师指导完成,强调锻炼幼儿的技巧和技能,这种机械式训练会降低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因此,要将区域活动与美术活动进行优化整合,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培养幼儿的兴趣和信心.  相似文献   

2.
当前,幼儿科学猜想活动中教师对科学猜想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幼儿猜想缺少启发和引导,对幼儿猜想评价缺少开放性.幼儿园科学猜想活动的建构与运作应以幼儿园科学猜想活动为载体,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实施科学、有趣的科学猜想活动,通过自主、轻松的活动模式以及开放式评价策略,扩展幼儿猜想的自由度和紧密度,最大程度地发挥幼儿猜想的积极性,使科学猜想活动成为幼儿快乐的科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花样跳绳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跳跃能力,增强动作的协调性。 2.大胆想象,探索不同的跳绳方法,发展幼儿与人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根跳绳,学会基本跳法。 2.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幼儿站成六路纵队,做教师自编的绳操,有上肢、下肢、体侧、体转、腹背、跳跃、放松运动。 2.基本部分  相似文献   

4.
陈利群 《早期教育》2002,(12):26-26
设计意图 我们在平时的活动中发现,幼儿运用视觉感受数量的能力较强,而其他感觉器官的感受性较弱.针对这一现状,我们选取幼儿喜欢的小动物为切入口,以游戏活动为载体,引导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全方位地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  相似文献   

5.
小班木珠活动一:接龙游戏□庄少君活动目标:让幼儿观察不同颜色木珠的排列,并接着往下排列,训练幼儿寻找规律的能力。活动准备:多色木珠、自制幼儿工作图纸(见:图示)。活动形式:1.请幼儿分小组玩游戏——如男孩女孩,复习一层次的排列。2.据图示,启发幼儿观察前一组木珠的排列规  相似文献   

6.
设计思路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幼儿培养成小画家,而是在于萌发幼儿的美感、培养幼儿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设计这个活动时,把重点放在了启发幼儿的创造性表现上。首先从激发幼儿作画的情感动机入手,使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通过欣赏老师的四幅作品,拓宽幼儿的思路,丰富幼儿的想像,为作画打下基础,再启发幼儿围绕主题,充分发挥想像,设计出形态各异的房子。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房子。2.让幼儿了解房子的基本结构。活动准备布袋木偶“猫医生”,范例四幅,油画棒。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出示木偶…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否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发展,教师除了需要关注材料的投放之外,还应加强对其环境创设质量的思考.区域活动不仅为幼儿个性发展提供了机会,而且是幼儿习得活动规则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应重视区域活动中标识性环境的创设,通过适宜的标识帮助幼儿内化活动规则,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同时减轻教师管理区域活动的压力.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不仅应在材料上求多求新,更应善于发挥材料激发与引导幼儿探索的作用,采取多种策略,为幼儿创设支架性环境.此外,教师加强区域活动中与幼儿的互动反馈,创设互动性环境,对维持幼儿的探索兴趣与提高幼儿的探索能力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金海宁 《山东教育》2003,(18):35-35
设计意图在以往的操作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编纸很感兴趣。因此,我从幼儿兴趣入手,引导幼儿在参照图示的基础上自己编出小乌龟,并能大胆设计画面,利用辅助材料合理布局。让幼儿在主动的探索活动中发展观察力、想像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活动目标1.学习向左编纸(符号图示:L)的基本要领,会看编纸符号示意图()编出小乌龟。2.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想像,创造性地利用各种辅助材料布置小乌龟的家。3.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活动准备1.教师教具:录像机一台,录像带一盘(儿童剧《小乌龟的家》)。编纸符号示意图一张,示范用纸条2根,编好的成品乌…  相似文献   

9.
近期,观摩了一次美术活动,课题是"设计动物海报".活动开始时先让幼儿欣赏老师收集的动物海报,再让幼儿说说,这些海报上的小动物都在画面的什么地方?海报的色彩怎样?老师小结后,又让幼儿说说,自己想设计一张什么样的海报?然后,幼儿开始用水彩笔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最后,教师展示所有幼儿的作品,并问小朋友,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在肯定个别幼儿作品后结束了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10.
安昕  王红  于静 《学前教育》2005,(12):20-21
活动一开火车过障碍(小班) 活动目标1.使幼儿熟悉活动材料的使用方法,并在熟悉的游戏中与教师一起添加辅助材料,激发幼儿活动的参与性,提高幼儿的运动兴趣。2.通过钻山洞、绕障碍、走平衡等动作,丰富幼儿的运动体验,  相似文献   

11.
周晓庆 《早期教育》2000,(11):28-2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参与文学活动,培养幼儿对文学活动的兴趣。 2.学习短句“××醒来了”、“××睡着了”。 3.尝试创编诗歌,激发幼儿的创造精神。 活动准备 1.“夜晚”情景布置:窗玻璃上贴上“红太阳”,用窗帘遮住。 2.白天(图中有太阳、小鸟、小树、小朋友等)、黑  相似文献   

12.
《幼儿教育》2001,(4):24-25
欢乐的曲线(小班) 目的:1.结合游戏引导幼儿学画不同方向的曲线,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2.培养幼儿大胆作画及互相合作的能力。准备:绉纸彩带,彩色笔,事先贴有小鱼的大画纸,录有快慢两段音乐的磁带,教具鱼一条。过程:一、让彩带跳舞。1.与幼儿一起手持彩带,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舞动,在游戏中感受曲线。2.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边舞动彩带,边观察曲线。  相似文献   

13.
活动目标: 1.幼儿在认识红、黄、蓝的基础上感受颜色的美. 2.通过欣赏、做动作,丰富幼儿的颜色体验. 3.快乐涂鸦,增加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唐文超 《山东教育》2003,(18):34-34
设计意图幼儿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充满了好奇,对于磁铁吸铁的特性感到新鲜有趣。引导幼儿利用磁铁这一特性,动手动脑,设计制作出有趣的帆船玩具,使幼儿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利用所了解的科学常识,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敢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2.启发幼儿利用磁铁的特性制作小帆船。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活动准备1.磁铁、回形针、图钉、废旧塑料瓶盖、废旧塑料泡沫块、一次性纸杯的杯底、小火柴盒、橡皮泥若干。吹塑纸剪成的船身、船帆、各色即时贴剪成的图形若干。2.教师准备长1.2米、宽…  相似文献   

15.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和掌握诗歌内容.丰富词汇:调皮、亲亲热热. 2.激发幼儿对生活和大自然中的色彩产生美感. 3.引导幼儿初步学习仿编诗歌,培养幼儿对仿编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孙岳 《早期教育》2005,(12):11-11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享受自由是幼儿的权利.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由既是教育的手段,又是教育的目的.给幼儿以自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而幼儿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自由精神与意志的确立.当然,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但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发展幼儿自由精神和意志的意识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潘娟 《早期教育》2002,(3):18-18
一、活动宗旨 组织家长、幼儿与教师共同参加植树活动,旨在激励家长、幼儿从我做起,为家乡的环境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爱护、美化环境给自己生活带来的美的感受,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以及与自然交朋友的情感.学习有关植树知识,体验种植的艰苦和相互协作的重要.  相似文献   

18.
找脚印     
目标:1.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2.训练幼儿手脚协调能力。材料:写有数字1~10的脚印卡片若干。玩法:1.将写有数字1~10的脚印卡片按数序摆成歪歪斜斜的小路让幼儿走。训练一段时间后,拉大脚印间  相似文献   

19.
主题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先由教师预设,进行过程中再由孩子不断生成的课程模式.课程的整合化是幼儿园教育纲要的理念,主题活动模式是整合性课程的有效实践.新课程将数学学习渗透在主题活动之中,贴近幼儿的生活,注重幼儿数学思想的形成,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幼儿情感的发展对以后心理的发展影响很大.由于受生活经验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幼儿常常不能深刻理解事物的意义.因此,情感在幼儿生活中的影响就极为明显,表现为容易冲动,情绪不稳定,易变化,情感外露,控制能力差.儿童早期情感上的创伤对其将来智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重视在一日活动中对幼儿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