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周汝昌先生和余英时先生红学主张的分析,深化对"什么是红学""红学为何,红学何为""红学何以为学"的探讨和认识。文章提出"红学何以可能"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规定红学的研究对象、红学的本体性质及其要解决的特殊的问题、红学的研究方法,我们才有可能科学地认识伟大作品《红楼梦》。  相似文献   

2.
红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也存在着相当多的误区。在索隐、考证、评论这“红学三派”中,索隐派极容易误导读者,考证派有贡献也有局限,评论派则代表着红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年来的红学热引人注目,其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只有认真从学术史角度对红学加以反思和清理,客观评价红学的历史与现状,《红楼梦》研究才会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红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也存在着相当多的误区.在索隐、考证、评论这"红学三派"中,索隐派极容易误导读者,考证派有贡献也有局限,评论派则代表着红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年来的红学热引人注目,其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只有认真从学术史角度对红学加以反思和清理,客观评价红学的历史与现状,<红楼梦>研究才会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牛芳 《文教资料》2010,(25):17-18
2005年的红学研究中鲜有真正有重大价值的著述、论文、观点。文献研究方面出现"草根红学"的新见解,文本研究方面大多是对以往观点的重复,对红学研究及红学史的反观与思考,是该年度红学研究最重要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小说作家由于有创作经验及天然的关注作品的生成,在红学研究上有独特贡献。但他们的研究仍要与当代的其他红学分支合流,与近百余年来的红学研究成果接轨,方能开拓出一个新的红学分支——“生成红学”。因之,有必要呼唤“生成红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6.
俞平伯先生晚年的红学自省是真实可信的,应引起红学界高度重视,他的红学研究思想的重大变化同1954年那场对他的批评有内在的因果关系。对当年那场"批俞评红"不能全盘否定,不能只讲负面问题,全面否定其正确性和必要性。现在红学研究的一些乱象正是当年批判过了的错误研究思想、研究方法的泛滥。这种泛滥同对当年的全盘否定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观是我们认识世界、观察生活、分析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社会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纵观二百多年来红学研究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我认为红学研究也应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红学,既然是一门社会科学,就必须在发展中  相似文献   

8.
俞平伯先生晚年的红学自省是真实可信的,应引起红学界高度重视,他的红学研究思想的重大变化同1954年那场对他的批评有内在的因果关系.对当年那场“批俞评红”不能全盘否定,不能只讲负面问题,而全盘否定其正确性和必要性.现在红学研究的一些乱象正是当年批判过了的错误研究思想、研究方法的泛滥.这种泛滥同对当年的全盘否定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9.
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是红学研究史上极重要的文献,深刻地影响着红学研究。由于时代、历史的局限,该理论有着难以克服的局限——将两个世界具体化。这主要根源于对红学学术史、库恩“范式”理论的误解和新旧风气的影响,有必要重审此。红学研究的深入必须建立在对红楼梦文本细读和对前人成果的创造性继承之上,这才是红学研究的真正“出口”。  相似文献   

10.
《红学学案》虽是为红学学人著史,但又非仅仅停留在述评层面,其还体现了作者敏感的问题意识,即以学案体为新时期红学学人著史的意识、以“了解之同情”的态度“立言”的意识.因此,《红学学案》在作者的“问题意识”之上,“了解之同情”之下,为当今红学研究指明了一条更加理性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根据传统的论元结构理论,汉语中一些话题不是动词的论元,跟述题不能通过空位或接应代词建立联系。这种话题被称之为汉语式话题。汉语式话题内部并不同质,有的可以关系化,而有的则不能,这说明它们有不同的结构来源。根据最简方案,提出前者由轻动词引进,后者由话题功能范畴引进,为Chomsky近年来关于论元结构由外部合并决定的假设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2.
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和要求来看,高考语文作文命题体现出宽、限、深和新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语文教学应当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当中密切联系生活,同时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前人对柳永词的类型研究多关注于歌妓词或艳情词,对于其季节主题的,也多关注其秋暮词,而少有对其咏春词进行专题研究。因此,文章对柳永咏春词从点题方式、咏春时节、情感意向等方面进行全面探讨。柳永咏春词写作的手法新巧、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和视野开阔,在柳永词作当中,咏春词在数量上居首位,从质量上来说也可称上乘,其艺术价值值得人们更多地关注。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我国小说文学难以超越的高峰,更是名著影视改编难以征服的高峰。迄今为止,我国在《红楼梦》的影视改编方面已有多个版本的努力和尝试。研究《红楼梦》影视改编,除一般影视改编的基本问题外,还存在版本选择、结局处理等特殊的问题。本文结合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从版本选择、情节处理、人物塑造、艺术表现四个方面探讨连续剧对这部名著改编的经验与不足,以及今后影视改编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5.
“权力”主题是毕飞宇小说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主题。从演绎历史到目光转向现实,毕飞宇执着地书写权力在中国社会持续地存在。毕飞宇小说创作的权力叙事中,对权力的批判或许可以界定为对权力失控和权力无能的批判,并非对权力本身的批判。  相似文献   

16.
对语言的哲学探讨是20世纪哲学的中心任务,其中,"语词的意义是什么"是最重要的话题之一。语言学家和哲学家们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发展和构建了意义的指称论、观念论、成真条件论、证实理论等众多的意义理论。但是,在普特南看来,他们都没有很好地说明意义是什么,从而使得语义学理论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黑暗"之中。  相似文献   

17.
英语文学语篇的级差系统分析——以《呼啸山庄》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级差系统是评价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用于表达态度和介入的渐变程度.通过对英文经典小说<呼啸山庄>中所体现的级差系统中语势和聚焦这两个次范畴资源进行分析表明,级差资源的分布非常广泛,其中语势资源的运用较多.此外,级差资源的配置在实际运用中是多种手法相互作用的结果.上述发现与小说激烈情感的主题相呼应.  相似文献   

18.
The discourse on German education in sociology and economics is investigated as an intertwined process of politico‐educational events, adoption of problems by social scientists, reactions to general ideological topics and redefinitions within a changing spectrum of theoretical contexts. It is argued that the present crisis of educational reform and crisis of the scientific discourse on education have their roots in the nature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German society after the Nazi‐period. The former common ideological basis of the discourse is factionised and a new theoretical foundation is out of sight.  相似文献   

19.
新派武侠小说与哥特小说,一个属于古老的东方民族,一个来自于遥远的西方世界,但在题材、人物塑造、环境描写等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打破传统的思想和写法,其思想内容与艺术价值,鲁迅都给以高度评价。然而。人们并未能完全理解鲁迅在红学领域提出的美学思想的真谛。鲁迅在阅审《红楼梦》最早的话剧本《绛洞花主》后,撰有著名的《小引》,提出“《红楼梦》的神情”这一命题,亦未引起红学界的重视。《红楼梦》的神情,包括《红楼梦》情节结构主线、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塑造。这些都是研究《红楼梦》原著的主要课题,却历来存在纠缠不清的问题。鲁迅作《小引》的《绛洞花主》剧本,是我们探索《红楼梦》神情的珍贵史料;通过鲁迅指明的“神情依然具在”这座桥梁,比较研究、对照探索,势必得以揭示出鲁迅体味到的《红楼梦》的“奥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