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对高职通信技术专业开设的移动通信终端检测与维修实训课程如何基于工作过程,利用典型工作任务对课程进行模式化、项目化设置进行了介绍,剖析了学生在相关通信类企业的就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以教学实例分析如何在实践类课程中突出“教学做”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依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开发建设。通过对企业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相关就业工作岗位的需求、职位要求进行调研,立足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现有基础,确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专业定位和专业目标。然后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提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将其转化为学习领域,设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五年制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试办过程中,我们根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编写了《机械工程学》课程的讲义。讲义将原“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机械工程材料与金属热加工基础》、《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等课程内容进行综合,打破了原来的学科体系。讲义编印后,已在两个班中开始使用。现就编写与试用过程中的实践,谈些体会。 一、专业培养目标决定课程的教学要求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是培养从事一般汽车、电控汽车、豪华客车检测、维修与调试工作,能操作检测维修设备并对其进行维护保养的高级技术人才。该专业的岗位群为: 1.在汽车维修企业里,能从事一般汽车。电控汽车、豪华客车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2.从事汽车配件制造、检验与营销; 3.担任汽车检测设备的操作、维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发动机结构与维修》课程应用项目化教学方法的过程进行了阐述和总结,主要包括项目实施背景、概述、实施过程、课程考核及总结。对本专业其他课程及其他专业类似课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汽修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进行全面的调查、认真的分析,在广泛征求汽车维修企业专家、基层管理工作者及专业建设委员会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高职教育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制订符合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的质量标准,为专业基本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与课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和考核建立必要的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6.
田聚锐 《新疆教育》2013,(13):29-29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舍有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等内容,知识多且杂,具有概念、名词和原理多,内容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而大多数学校用于教学的教具和设备很缺乏,同时由于我们职高学生数、理基础差,容易产生惧学和弃学的情绪。而学好该门课程又是非常重要的。我曾在数家企业从事过设备管理、维修工作,深知掌握机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一般的机修工对一台设备出现的老故障能进行维修,而对于出现的新问题,由于缺乏机械原理方面的基础知识,不会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查找故障部位,往往束手无策。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机械基础》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邹美娜 《现代教育》2013,(2):109-109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讲述汽车方面的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知识,使学生具有识读电路图、测试元件、连接线路的能力,直接影响其它相关专业的学习。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工作,谈一谈《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职业院校毕业生广泛存在着专业技能掌握不扎实的现象,致使其就业前景不容乐观。探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不但有利于职业院校培养优秀的汽车专业人才,而且能够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内容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模式和手段、考核方式的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六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为更好地推进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机械技术人员必备的互换性与检测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设计、制造、装配、维修等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本文依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对《公差》课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企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按职业能力需求整合课程内容,淡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将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与《电工与电子学》两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整合过程中,按模块化设计课程内容,并加大实训课时比例。对于整合后的课程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当今机制工艺与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制造、装配、维修等所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其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笔者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历,分析了目前《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过程设备机械基础》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文根据高职培养目标及社会需求,分析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从学生的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上对课程进行了探讨和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职业汉语》课程,是伴随着国家劳动部职鉴中心组织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简称ZHC)而出现的一门学科。当前,在中职领域并没有开设《职业汉语》课程。本文以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对开设《职业汉语》课程的必要性从用人单位反馈、学生的入学基础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职业汉语》课程是有必要的结论,并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职业汉语》课程设计从课程性质、开课顺序、课时安排、教学大纲、配套教材、师资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职业汉语》课程的课程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是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学生具备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能力。实现能力生成需要借助内部的语言自主地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传统的课程制教学模式不利于有效地实现能力生成,必须进行课程改革。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通过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特征、学习任务、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学习环境的分析,论述了《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课程应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和项目教学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实现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陈爱贞 《考试周刊》2011,(23):153-154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针对职业教育应面对社会需要,本文主要论述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不仅要注重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注重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基于民航特色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从事航材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开发既能涵盖所有飞机结构与维修的知识要点、又难度适中、易于被学生接受的《飞机构型与维修基础》课程。通过明确课程定位、设计教学内容体系、甄选教学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为《飞机构型与维修基础》课程的建设和实践服务,为民航特色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从事航材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规划教材《电话机原理与维修》于2002年7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下面就该教材的编写思路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课程的基本任务与教学目标 1.课程的基本任务“电话机原理与维修”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通信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其内容是:电话机的基本  相似文献   

18.
《微机安装与维护》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相关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可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选修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所学人员奠定微机硬件的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分析微机软硬件故障的能力。本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应该掌握微机系统的安装方法,能进行微机的维护、熟练使用微机外设、诊断微机系统的故障、对常见故障进行排除和维修。但是,目前《微机安装与维护》课程的一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和考核形式已经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围绕《微机安装与维护》课程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庞寅 《海南教育》2011,(12):28-28
一、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PC组装与维修》课程是我院网络技术专业中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内容有PC硬件展示、各硬件性能指标、选购技巧、硬件动态;硬件安装步骤;操作系统的安装和设置;故障诊断和排除  相似文献   

20.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教育部2010年所公布的新增本科专业,该专业以培养具备网络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电磁场理论与天线》为物联网工程专业所开设的专业主干必修课程之一,是该专业《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等后续课程的基础.本文基于笔者的实际教学体会,主要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展开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