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任何时候,任何人问你,有过多少次恋爱.答案是两次。一次是他爱我,我不爱他;一次是我爱他。他不爱我。好的爱情永远在下一次。  相似文献   

2.
<正>每个学生都希望老师能够欣赏自己,有了老师的欣赏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有这样一个例子:我的一个学生叫李晓明,在五年级上学期开始的时候,他的座位比较靠后,他说自己的视力不是很好,要求坐前几排。因为他给我的印象不是很好,因此我没有在意这件事,也没有马上满足他的要求。过了几天,我布置了一篇作文,这个学生不仅出色的完成了,还声情并茂的给同学们念了出来。之后,我找他谈话,问他为什么这次作文写得那么好。他说因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旧书行业里,特别是湖北旧书产业,只要您打听一下张哲。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襄樊,他拥有全市最大的旧书城;在湖北。他拥有全省最大的旧书网;在全国,他是最早实现网、刊一体化的老板。或许他还算不得一个最赚钱的书商。但他认为自己的生命在生意场而多姿多彩,并有了一般生意人无法拥有的事业感。他说:我不是读书人,但我是爱书人;他还说:思路引进财路,事业高于财富!  相似文献   

4.
旅行的意义     
<正>看惯了许多风景,路过了太多的艰辛,我遗失在地图上每一尺寸的距离。我相信我成长在一段无尽的爱与痛交织的迷途,颠沛流离。就这么开始了。我背着行囊,里面有一张地图,它是以前的老邻居给我的,他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他告诉我自己  相似文献   

5.
维捷尔斯侦探赶到德召恩·斯达尔办公室去勘察现场。报案者巴尔特·尼说:“一出事,我就打电话向您报案。因此除了电话,我什么也没动过。”德召恩·斯达尔的尸体横在办公桌后面地板的一块已磨损的地毯上,他的右手上有一只法国的左轮手枪。“请你说说发生的情况。”侦探说。“德召恩要我到他这里来一下,”尼说,“我刚到,他就冲着我大发脾气,说我和他妻子的事。我对他说,他是错的。但德召恩性格固执,脾气暴燥。我无法让他先冷静下来。他总是这样,一旦生气,就根本不考虑说些什么。他突然说,‘我要杀死你!’伸手就去拉开办公桌最上面的抽屉,从里…  相似文献   

6.
心意     
他不记得父亲这一生在子女受到挫折或得到荣誉的时候曾经以拥抱来鼓舞或嘉勉他们;至于"我爱你"这三个字,这辈子是否曾经从父亲的嘴巴里冒出来过,他更始终存疑。在母亲年纪比较大的时候,他曾经有一次以玩笑的方式试探着问她:"妈,爸爸这辈子有没有跟你说过‘我爱你’?"没想到他母亲的回答竟然是:"他?如果他跟我这样讲,  相似文献   

7.
方兆祥 《科教文汇》2023,(16):189-190
<正>对不起你和孩子们了。在你们最需要关照的时候,舍你们而去。不是我心狠,我觉得我去了,对你们是一种解脱,你们不用再为看见我而生气、而糟心。也不是我心软,虽然我去了,我总放心不下你的身体,你的命就是我的命。我也放心不下刚儿和梅儿的学业,他们的光荣和骄傲才是我今生今世的光荣和骄傲!不用去找我,无论我浪迹何方,身居何处,我永远永远都在你和孩子们身边!戴罪之身、孤家寡人叩首谢罪当李达英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唐洪海已经不见了。唐刚和妹妹四处寻找,找了几天几夜,都不见人影。同时,化肥厂也收到唐洪海的一份辞职报告,派人到家里来询问情况。李达英说不用找了,他一定是想换换环境,毕竟他还不老不少的,还是想争口气,做点事情。他的个性她知道,不会有事的。厂里人说,党委研究了,把他的公职还留着,随时欢迎他回来,他对化肥厂还是有贡献的。  相似文献   

8.
也许你曾经纳闷,为什么女性永远比男性更记得清楚约会第一天的情景、上个星期的度假或是最近一次的吵架?这个问题现在有了答案。刊载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一个新的研究报告指出,这是因为情感的体验通常会在女性的记忆里留下更深轨迹的缘故。纽约州立大学心理学家图尔汗·詹勒经常注意到,他的妻子比他记得更多感性的时刻。詹勒说,“我有过这样的说,“我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想不起我生活中的那些往事的时候,我太太总是会唤起我的回忆。她总能记得那些事的每一个细节。”詹勒了解到,这绝不是他一个人的健忘,他的许多男性熟人也有相同…  相似文献   

9.
<正>今天,一位上重点高中的学生来看我,他走后,办公室的同事说:"这么阳光、懂事的学生肯定是你的班委。"我唯唯答道:"是、是啊。"眼前却回忆起这个被老师称为班委的他和我的故事。那年我是住宿班的班主任,新生报道不经意间走过他身边我就闻到浓浓的烟味。我不禁皱起来眉头,自此他的名字就多次出现在班级日志上。短短一个月,就因为他在宿舍吸烟使得班级量化分被扣到全校倒第一。我不训他,也不叫家长,更不正面和他谈  相似文献   

10.
父亲的白发     
<正>说实话,我老爸有点爱"臭美",每次出门几乎都要把头发梳得"油光锃亮"。这与随随便便的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前,他一发现自己有白头发,便马上招呼我去帮他拔掉,没想到那时的我竟一拔"上瘾",常常"乐此不疲"。父亲的头发常让我翻了个遍,就为找一根白发。直到他因我破坏了他的发型而发出抗议时,我才肯罢休。  相似文献   

11.
听说我要去采访申泮文先生,南开大学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有好几项全国之最 他是仍坚守在教学一线的年龄最大的中科院院士; 他曾就读于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是“血统”最纯的’‘南开人”; 他极力倡导爱国主  相似文献   

12.
<正>世上只有妈妈好。我有一个慈祥又和蔼的母亲,却从不知用什么词来形容我的爸爸。打从我记事开始,只知道爸爸整天忙碌,很少有与我们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感觉他就是我们家的客人一样。  相似文献   

13.
<正>50多年来,他在亚洲、非洲、南美洲进行野生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每年有至少8个月都在野外度过。他是第一个研究大熊猫的外国专家,他最早揭露了藏羚羊被大量盗猎真相,他经常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徒步考察。他叮嘱我:"但愿你能告诉每一个人,爱你身边的动物。"  相似文献   

14.
甘臻 《科教文汇》2023,(24):191-192
<正>第14章少林金刚拳去青城山,要不要与常明他们联系呢?常运人多势众,我单枪匹马前去挑战,是否有必胜的把握?通知常明等人参加,我又担心他们有危险。在前往青城山的路上,姜成武反复思量,是否要与常明等人联系。最后他还是决定先联系常明等人。虽然他们参与有危险,但是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我悉心保护他们便是。姜成武又想,我如果夺得青城派掌门人之位,迟早也是要交还常明的,我还有重要的事做,常明参与,对他个人的经历和威望只会加分。姜成武突然想起,如果常明知道他父亲还活着,那他该多高兴。  相似文献   

15.
<正>我越来越觉得如今的孩子——尤其大城市孩子,正面临一个危机:失去"家"、"故乡"这些精神地点。有位朋友,儿子6岁时搬了次家,10岁时又搬了次家,原因很简单,又购置了更大的房子。我问,儿子还记不记得从前的家?带他回去过吗?他主动要求过吗?没有,朋友摇头说,他就像住宾馆一样,哪儿都行,既不恋旧,也不喜新……我明白  相似文献   

16.
佚名 《今日科苑》2005,(12):24-25
—个人小时候的母子亲情同他 以后能否事业有成之间有着内在的 密切联系。母子关系冷淡或不好, 常会导致一个人行为反常。 “一个孩子成年以后行为的好 与坏,完全取决于他的母亲。”这句 话是拿破仑·波拿巴说的。拿破仑 的母亲莱蒂齐娅·雷莫利诺是一位 坚强的妇女,而他的父亲卡洛·波 拿巴则是一位沉默寡言、在实际生活 中畏畏缩缩的人。莱蒂齐娅凭直觉感 到自己的儿子拿破仑以后会有大出 息,因此教育他不要让别人踩在脚 下。她不止一次地说:“我是你母亲, 你是我儿子,但是我叫你做一件事 时,我希望你对我说‘不’。”  相似文献   

17.
“青春课堂”栏目组编辑: 您们好!有一些问题总是困扰着我,想请你们帮我解答。我对一个男生颇有好感,但是那个男生已经有女朋友了,而且她是我的好朋友,他只能认我做妹妹。但最近他和她总是吵架,而我却收到他送的巧克力。他是不是喜欢我?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8.
我们班有一个男孩,他主动写字条说:“我们可以交个朋友吗?”我看他很友善、害羞,成绩也还不错,便答应了他。后来,朋友告诉我:“初一的时候他就一直默默关注着你,他告诉我们说他很喜欢你!”啊!天哪,怎么会这样?我只是把他当成朋友呀。可是有一次,他居然写情诗给我,说他每每看见我哭泣,他都会很心痛。看完诗后,我急了!我回纸条说:咱们的友谊该结束了,我们不再是朋友。可他就像没看见一样,依然认为我是他的朋友。我很苦恼,我该如何是好呢?(初二女生)被别人喜欢是件好事情呀,这说明你身上有很多优点。但你的烦恼我也能够理解。你只想和他做朋友,…  相似文献   

19.
我和书法家刘耀祖的对话从一个连3岁小孩都知道的问题开始。他说:"你知道一个人离土地究竟有多远?"我不知道他这个问题暗藏多少玄机与堂奥,难道又是一道哥德巴赫猜想?为此我不得不保持沉默。末了,我反问他,他的回答如同振聋发聩、挥斥八极。"在我看  相似文献   

20.
谢进 《知识窗》2001,(7):38
假如我告诉你有人能预言你的婚姻能否持续下去,你相信吗?   我也曾怀疑过,直到我听了特德&;#183;哈斯顿博士的演讲,并参观了他长期研究的一项成果,才不得不信.他说,他现在有能力预测一对夫妇在结婚两年后,是否还能生活在一起,是否过得幸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