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谢维其 《大观周刊》2012,(14):12-12
二战结束后不久,日本前景暗淡。经过占领期许多重大的社会经济变革之后,从1955年日本开始了真正的经济增长,直至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为止,日本经济增长一直高居世界第一,远比许多发达国家要快,因此,研究和分析战后日本经济保持增长的主客观原因,对中国正确认识和掌握发展方向和维持社会经济稳健发展具有充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作奎 《北京档案》2004,(11):38-40
战后盟军占领日本的安排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美、苏、中、英等11个同盟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决定由美国全权统一办理驻军日本的事宜.美国总统将任命麦克阿瑟为驻目盟军最高总司令,负责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同时苏、英、中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国家,也应派遣军队对日本进行占领.  相似文献   

3.
年到1952年美国占领日本期间,盟军总部通过设立CIE图书馆,设置图书馆担当官,推动图书馆立法和促进专业队伍建设等举措,在以图书馆担当官为核心、日本政府具体执行、图书馆界参与的体制之下,对日本公共图书馆理念、服务、运营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进行现代化改造,打造新的公共图书馆体系。这是日本图书馆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转变占领初期支持民主改革的政策,影响到改革的进程。改革在1946年起步,在历经起步、展开与转折、收尾的主要阶段之后,1950年《图书馆法》正式出台,标志着改革基本结束。总体上,日本公共图书馆的转型较为成功,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改革是战后美国文化输出的具体例证。  相似文献   

4.
曾嵘 《湖北档案》2005,(8):36-37
盟国安排中国派兵占领日本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美、苏、英等11个同盟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决定由美国全权统一办理对日军事占领和战后日本的重建工作;同时,中、苏、英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家,也应该派出军队对日本进行军事占领。早在日本投降之前,美国就已确定了单独占领日本的方针。美国总统杜鲁门说:“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打算实行分割或划分占领区。”他还说:“不容许苏联控制日本的任何部分。”8月11日,美国断然拒绝了苏联提出的由美苏分任占领区总司令的要求。8月13日,美国太平洋盟军总司令道格拉…  相似文献   

5.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三省期间疯狂掠夺劳动力资源,他们制定了一系列保证劳动力资源来源的政策,从行政上确保了劳动力资源的供给。  相似文献   

6.
1945年时的日本,处于历史命运的转折点: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外国占领,第一次接受了一个由外国人起草的"和平宪法",整个国家开始向着另一个方向转型  相似文献   

7.
为掠夺南京地区的文献资源,日本军国主义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中支占领地区图书文献接收委员会”,在攻陷南京后,对南京地区的图书资料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战争期间掠夺被占领国文化遗产严重违反国际法。对文献资源的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进一步侵略和掠夺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论孤岛时期日本对上海公共租界行政权的争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八一三”事变后租界的中立与租界内的复杂状况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中国军队虽经三个月的顽强抵抗,终因实力不济,战败而退。11月12日,上海的华界以及公共租界位于苏州河以北的地区(俗称“日租界”),沦陷于日军之手。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日军没有占领苏州河以南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两租界的主权一如往昔。于是,在日军的包围下,租界变成了孤岛。孤岛的范围是: 东至黄浦江,西达法华路(今新华路)、大西路(今延安西路),南抵民国路(今人民路),北临苏州河。[1]自1937年11月12日淞沪抗战结束,到1941年12月8日日军占…  相似文献   

9.
日本侵华期间,基于奴化民众,在占领地区设立新民藏书机构。文章以河南为视角,分析新民藏书机构的滋生及分布,揭示其“强迫”“反共”两大特征,清算其文化罪恶。  相似文献   

10.
刘战 《兰台世界》2012,(19):37-38
日本占领中国东北期间,在东北强制推行"国策文艺",宣传所谓日本"侵略有理"的谬论,美化在伪满殖民政权统治之下黑暗的社会现实,将日本的文艺大量输入到东北以取代中国的民族文艺,使伪满文艺成为日本侵略者殖民统治东北的舆论宣传工具。日本殖民者妄图以此来愚昧同化中国东北人民,使东北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和文化,成为听命于日本侵略者的奴才,在精神上彻底征服中国东北人民。  相似文献   

11.
吴兰 《北京档案》2005,(8):38-39
日军占领北平后,北平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华北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日本侵略者扶持了"北京地方维持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华北政务委员会"等伪政权机构,并通过政治高压和军事手段实行殖民统治,把千年文化古都变成了一个所谓的"模范治安区",变成了北平人民的活地狱.  相似文献   

12.
美国电视剧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苗棣  徐晓蕾 《视听界》2008,(3):25-29
2008年2月12日,长达三个月的美国编剧罢工宣告结束,全世界的美剧迷们欢欣雀跃,焦急等待的热门剧集又将重新回到他们的生活中。正如美国电影占领了世界的银幕一样,美国电视剧也在悄无声息地逐渐占领世界的电视屏幕,有的是通过正常的跨国文化贸易,据统计,美国每年向其他国家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到30万个小时;有的则是通过无处不在的P2P网络下载和在线观看。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美军迅速占领日本全境,并把日本的一些重要档案运回美国进行研究。1948年,这些档案经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处理后移交给了美国国家档案馆。  相似文献   

14.
何兰 《现代传播》2005,(3):34-36
在中国东北沦陷的14年中,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巩固其领土占领、政治统治和经济掠夺的成果,在思想文化领域诸部门中,把新闻业作为其侵略喉舌,通过颁布各种法令,成立由日本控制的通讯社、报业垄断组织等,从精神上奴役东北人民,弱化其民族意识,极大地摧残了东北地区的新闻事业。本文对日本侵略者的上述罪行进行了揭露和论证。  相似文献   

15.
正二战结束之后,日本由盟军最高司令部与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管制。美国太平洋陆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被任命为盟军最高司令官,负责安排和主持日本投降仪式,对日本实行占领。1945年12月16—26日,苏、美、英三国外长举行了莫斯科会议①,议定并征得中国同意:为管制日本,成立设在华盛顿的远东委员会和设在东京的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其中,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由中、美、英(包括英联邦国家)、苏四国各派一个驻日代表团参与管制。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主席是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的代表艾其森。中国派  相似文献   

16.
佟银霞 《兰台世界》2016,(1):106-108
1934年溥仪称帝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颇具特色和影响的事件。日本导演溥仪称帝与其"满蒙政策"密切相关,一是利用溥仪为实现日人心目中所设想的"满蒙帝国"奠定政治军事基础。二是出于占领东北后国际国内局势考虑,为其"满蒙"大陆侵略政策做舆论准备。三是利用溥仪建立一个所谓"满蒙"缓冲地带。  相似文献   

17.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思想极度膨胀,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亚洲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侵略。在侵略战争后期,日军由于战线过长等原因导致国内军用物资日益匮乏,无以支撑。为了达到其战争的目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占领区,大肆掠夺中国的矿产、林木等资源,并以开展献木供木运动为借口巧取豪夺中国百姓手中仅有的财富。  相似文献   

18.
《海峡时报》是新加坡最具影响力的报纸,迄今有百年历史,然而其在日本占领新加坡期间的历史却鲜为人知。本文对日治时期《海峡时报》的历史进行梳理后发现,这一时期《海峡时报》的内容以维护日本殖民统治为基准,充满法西斯色彩。  相似文献   

19.
1911年10月下旬,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了西安.10月22日清晨,陕西同盟会员和新军、会党首领30余人在西安西郊林家坟秘密集会,决定即日起义,响应武昌革命.上午10时,战斗打响,新军及哥老会众迅速占领了军装局、军事参议官衙门,控制了鼓楼等制高点.23日,革命军攻破满城,占领了西安城厢.27日,陕西"秦陇复汉军政府"成立,清王朝在西安的统治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20.
日本在大连殖民统治时期,其司法制度除了军事占领时期实行军法制度外,其司法制度主要是从一审制度逐渐向三审制度演变。军法制度时期,通过军政机关的军政委员掌管司法工作;一审制度时期,在审理方法和手续等方面以简易为宗旨,民事、刑事案件都采取一审制度;二审制度时期,设初审部和复审部,使得司法制度在形式上要比一审制度更加完备;三审制度时期,使得日本在大连地区殖民统治的法律更加完备化与规范化,最终确立殖民统治司法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