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大学出版社品牌建设的具体内涵,指出目前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走"专、精、特、新"发展路线,可成为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建设和培育品牌的选择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刘静 《编辑之友》2012,(8):24-26
改制后,中小型大学出版社面临的压力空前,未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却被市场、被竞争,且这种竞争的无序和不规范,更使其步履维艰,有的甚至陷入惨淡经营的境遇。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在困境中要撑住什么?路在何方?本文分析了中小型大学出版社的现状和困境,指出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发展要撑住定位、教育、人才、品牌。  相似文献   

3.
中小型的大学出版社必须要着力打造自己的专业品牌,根据自己的资源积累和规划定位,走专业化、特色化的道路,要以无可替代的品牌产品在中国出版业占有一席之地,所以树立特色和品牌就应该成为绝大多数中小型出版社发展模式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4.
张伟 《出版广角》2021,(1):36-38
当前,部分大学出版社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发展步伐与其母体大学的实力不相匹配,甚至存在较大差距.大学出版社应抓住时代机遇,明确发展目标,从企业文化建设、人才智库构建、教材学术出版、教育品牌塑造等方面充分借力母体大学已有的平台、学术、文化、科研成果等优势,以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在激烈竞争的图书市场中,地方大学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形势越来越严酷。怎么办?作为一个地方大学出版社的工作者,我拟从地方大学出版社的市场定位与发展战略的角度,谈几点自己的思考。一地方大学出版社是中国出版方阵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特征,一是属于高校社,二是属于地方社。在当今出版业严格的专业分工和属地管理的背景下,仅此两个特征,就大大地限制了出版社发展的空间,由此带来了地方大学出版社在发展中的先天性劣势。其一是品牌劣势。与社会专业出版社和教育部所属高校出版社相比,地方性大学出版社因其母体———大学的关系而…  相似文献   

6.
随着出版社转企改制工作的完成,今后我国图书市场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竞争手段和方法也会日益朝着品牌营销的方向发展.品牌的基础是定位准确,因此,出版社应找准定位,从宏观上紧紧围绕品牌建设,从微观上始终抓住选题创意设计和更新维护,寻求自身发展的市场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7.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出版业面对外国出版业,与狼共舞在所难免。我们的出版社要长期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从长远的、战略的眼光来培育、发展自己的品牌——以图书品牌树立出版社品牌。  相似文献   

8.
品牌出版与出版品牌近年来在中国的出版界正逐步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出版业界的有识之士在经过市场化洗礼后,正从自身的出版实践阵痛中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出版社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只有走品牌化的个性发展之路,才能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品牌出版社,从而才能收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遗憾  相似文献   

9.
试论出版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业的竞争已经进入到了品牌竞争的时代。认识品牌的意义,探寻打造品牌的方法,对于出版社(此处主要谈图书出版社)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何谓品牌呢?所谓品牌,是指用于识别一个企业以及企业产品的某一名称、术语、符号、象征或设计,或它的某种组合。品牌是企业给自己或自己的产  相似文献   

10.
张亮 《出版广角》2013,(21):62-63
出版物是一个出版社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支柱,出版社的竞争首先表现为出版物的竞争,最终也是表现为出版物的竞争,一个出版社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自己稳定的拳头产品,有自己个性化特色产品,靠品牌去赢得市场、赢得读者,靠品牌去赢得社会的认可与美誉。  相似文献   

11.
品牌既是出版社产品和服务的特有标志,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一种标准和承诺。在图书市场中,如何创造与对手的差异是图书营销中的一大焦点。因此,专业出版社品牌只要定位明确,出版真正为自己细分市场读者所欢迎的图书产品.定能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出版社的多元化.产业化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完成,而需要一个渐进发展的成长过程.其轨迹大致为:打造拳头产品--形成产品线--形成产品群--生成立体多元相互支撑的产业链,在边缘产品、衍生产品不断开发的过程中,品牌效益得到极大程度发挥.当前,出版社转企改制临近完成.在转企改制的大环境下,出版社在向多元化,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做大做强,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打造优势品牌,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大学出版社工作多年,就大学出版社如何加快自身产业化成长的问题,陈述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13.
贺娜 《出版广角》2016,(9):56-57
在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出版越来越严重的当下,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是出版社求得生存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品牌的概念、内涵切入,提出品牌打造在现代出版中的重要性,并以“小中信”图书品牌概念为例,从“小中信”精准鲜明的品牌定位、互联网时代营销新做法来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打造图书品牌.  相似文献   

14.
黄喆 《出版广角》2021,(9):55-57
近年来,随着品牌引领作用的凸显,品牌竞争逐渐成为出版社竞争的关键.各出版社积极探索品牌发展路径,着力推进品牌建设工作.文章从出版社品牌的构建要素着手,分析出版物、出版人和出版社形象对出版社品牌构建的意义和相互关系,并利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分析出版社品牌的传播要素与主要传播机制.对于出版社而言,品牌建设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出版社如何构建品牌并运用传播机制对出版社品牌进行推广,对出版社提升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追求卓越品牌先行 发展出版产业必须实施品牌战略,这已成为业界的共识.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出版业的竞争正在演化为品牌之争.有远见的出版社都注意到了图书品牌在扩大市场销售、塑造出版社形象方面的作用,积极优化选题结构,力争打造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16.
出版社要依靠专业特色创造品牌,依靠品牌求生存求发展,这个观点早已被大家所公认.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出版社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出版社对按专业特色进行选题策划重视不够,盲目追逐市场热点,热衷于跟风出书,选题全面开花,以追求单本书的那一点点利润,靠出书量取胜,这样不仅渐渐失去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即使已建立的图书品牌也会丢失.  相似文献   

17.
品牌,在现代社会早已不是什么陌生概念,如同大卫·奥格威所言,它是“生活结构的一部分”.图书的品牌常是出版社独特个性的集中体现,也可以说一个出版社的品牌是由一套套品牌图书构建起来的.本文将以“小虎队儿童文学丛书”这套大奖图书为例,揭示图书品牌的创建之路.同时,还会提到图书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对出版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商标与品牌的关系以及出版品牌的特征,提出了出版社建立自己品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微信拥有海量用户,功能丰富,具有独特的信息传播特点。本文首先阐述微信对出版社品牌传播的价值,随后对出版社微信品牌传播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探讨出版社微信品牌传播的策略,包括品牌定位和功能定位、差异化与个性化传播、多渠道联动传播、全员传播等。  相似文献   

20.
范紫云 《出版参考》2023,(10):76-79
除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外,全国大学出版社近110家,其所出版的大量学术图书成为知名品牌,极大地提高了大学出版社形象,为我国文化强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大学出版社学术品牌图书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困难。对此,笔者提出若干推动大学出版社学术品牌图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