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是一定社会、阶级依据其价值目标和标准,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人们施加系统影响,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活动.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可能性源于人的未完成性和创造性,以及社会对人的先在性和人与社会的不可分性,其现实可能性则在于价值观教育既是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个体实践活动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2.
肖川 《江苏教育》2007,(19):24-25
教育之于人,既完全可能,又非常必要,而人——作为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作为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人们怎样看待教育?通过教育要达到何种目的?这便是教育的意向性问题。换言之,教育的意向性,即人们对教育过程及其结果所抱的态度和期望。教育的意向性既有社会的,也有教育者的和受教育者的。  相似文献   

3.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特质是:人会劳动,人会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人会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劳动,人会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体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一句话,人的本质,在于人具有社会性。由此看来,学习也是一种劳动,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与其他劳动方式、其他社会实践方式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实践的主体是学习者自身,实践的客体仍然是学习者自身。学习方法、学习手段、教师、教材教具和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都是中介系统。学习的最终目的,既不是学习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4.
交往是人们普遍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教育作为一种促进人的发展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更典型地体现了人类活动的这种特点。因而教育不仅是要学生学会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知识技能,更需要使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在教育视野中,不仅要注意“交往”的工具性价值,同样应看到它的目的性价值,即把交往当作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5.
一、教育目标的意义一般地说,目标是根据人的需要规定的行为目的,是人们争取达到的某种意想结果的标准、规格和状态。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践活动,教育目标就是根据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教育活动所规定的目的、方向和要求,是教育活动的结果所应达到的标准、规格和状态。  相似文献   

6.
"教育作为实践",有着自己的历史谱系:在规范性实践哲学视域中,教育是一种将人变好的规范性活动,这种活动由社会规则所生成;在技术性实践哲学视域中,教育变成了一种控制自然和社会的工具;在存在性实践哲学视域中,教育则成为一种追求生命意义的生命事业。对"教育作为实践"的考古学分析表明教育意味的转变有其内在的历史必然性:教育从德性活动转变为工具活动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的兴起和物质生产的关注,从工具理性转变为生命事业则反映了人们企图解决工具理性所带来的人的异化与环境污染这一时代问题。  相似文献   

7.
成人教育的蓬勃发展 ,缘于世界知识存量日益丰富、人们受教育时间越来越长 ,而且已逐渐显露出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效益高的优越性。成人教育在发达国家受到普遍关爱的同时 ,特别受到了那些经济发展压力大、教育投入暂时不足的国家和地区的重视。成人教育作为一种贴近社会、切合实际的教育模式 ,其经济效益的发挥具有自身不可取代的优势。一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是培养人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 ,这种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一样 ,必须投入一定的社会劳动 ,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没有教育的投入 ,教育活动就无法进行。同时…  相似文献   

8.
教育之于人,既完全可能,又非常必要,而人——作为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作为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人们怎样看待教育?通过教育要达到何种目的?这便是教育的意向性问题。换言之,教育的意向性,即人们对教育过程及其结果所抱的态度和期望。教育的意向性既有社会的,也有教育者的和受教育者的。社会的教育意向性,按其型态又可分为意  相似文献   

9.
活动是人获取知识、发现真理和检验真理,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人通过活动进行各种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实现着人们活动的目的。活动是人的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自然也就是开展教育的有效平台。本文从活动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有效平台和发展机制三个方面,论述了活动在涉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社会实践是指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在校大学生以学习为基础,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走向社会,以识国情、受教育、长知识、长才干和作贡献为目标的一系列物  相似文献   

11.
冉彬 《教学与管理》2009,(10):114-115
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的前提。人的主体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本体主体性、价值主体性、实践主体性。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理应注重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说到底是要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相似文献   

12.
一、职业技术教育知识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开展对职业技术教育知识点的研究是科学地编制职业教育课程的需要。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而知识点则是每门学科中反映教学目标,体现学习规律,有操作要求,经过选择的客观内容。它不简单的是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还带上了按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有计划的活动色彩。知识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完整性、独立性和变化性等特点。在一定条件下的知识点到  相似文献   

13.
生命教育不仅是传授生命知识与生存技能的教育,更是一种直接触及和提升人的心灵的教育.因此,它更需要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体验,使学生在实践中对生命的真谛有真切的感悟.人们通常将实践体验式教学视为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在生命教育中,我们应该超越这种对实践体验式教学认识的局限性,积极开拓社会实践体验、岗位实践体验、角色模拟实践体验、多媒体情境创设体验等多种形式,使其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知识的教育学到实践的教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化和科学化是自夸美纽斯以来教育学发展的两条路径,由此形成了思辨决定论、自然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三种教育学知识体系。其共同特点是其所试图建立的学科体系与教育活动本身相悖,教育学知识的价值取向迷失。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消解教育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唯我性,把目光投向更为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这个转向是对现有教育学研究中心课题及一系列相应的研究理路、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换。面向实践的教育学要关注生活的价值,由对教育活动及人的成长的外在原因的说明,转为对人的内在的自我批判意识的唤醒和对现实教育的批判和反思。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科研要想正确反映、揭示这种社会实践活动的现象本质和变化规律,就必须融入这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也就是说,教育的实践性决定着教育科研的实践性的特征。所以,实践性是教育科研的本质规定和根本法则。教育实践性就是立足促进人的社会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关注教育主体活动与环境条件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知识是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表象、概念和规律的(?)括。是人们的认识活动的结果。人们的认识是从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这两个认识阶段统一起来的,因此,实践是知识的真正来源。人的社会实践基本上只有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两种,因此,参加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就能得到真实的知识。这种知识,由于是从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直接得来的,所以是一种直接知识。  相似文献   

17.
教学是以人为核心的具有多维品性的实践活动。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以来人们较多地关注教学的工具性、科学性、艺术性而忽视了其伦理性,忽略挖掘教学的伦理价值及其对学生的道德培养和人格完善的意义,从而导致教育质量不如人意。"好"的教学是一种追求和实践德性的活动,其将伦理性视为重要属性,注重知识与道德的并重。因此,伦理性的教学是"好"的教学,它具有关怀和完整的特征。基于教学伦理的"好"的教学应通过教学环境等方式进行间接教学,以此使学生养成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8.
答辩时间2011年5月大学生活动是大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主要关注大学生在专业学习时间之外进行的活动,是课堂教育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主体性、目的性、专业性、临时性、整体性等特点。大学生活动是拓展学生知识、提高其实践能力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9.
一、教育必然具有道德要求的缘由教育必然具有道德性,是社会道德规范和人的本性在教育活动中的集中反映。从教育的本体功能上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这就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道德指向性。教育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挖掘人的内在潜能,解放人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实现人的价值,提升人的地位,这是其最终目的。这就体现了教育的人道精神,体现了教育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教育就应具有人道、理性和公正等道德要求。从教育作为一项社会福利事业来看,它是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即教育目的,选择多种方式和手段,通过培…  相似文献   

2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其性质是基于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特点。它的目标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