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工具。各民族语言的发展都与本民族人民的实践密切相联系。人们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创造、改进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自然,语言有共性,也有个性。这是因为人类思维具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又有各自的特点。这种共性与个性必然反映到与思维密不可分的语言中来。与此同时,不同民族由于历史背景、宗教信仰、风俗民情、社会条件、思维方式以及语言结构的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与文化背景,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及  相似文献   

2.
在蒙古族历史上,伊利汗国君王合赞汗是一个集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于一身的特殊人物。他从小积极学习本民族、汉族和中亚地区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并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他一方面积极向西方传播中国先进的科学文化,另一方面也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传给中国,在中西科学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论神话与民族精神结构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精神结构的形成不是在神话思维“分化”以后,在人类的神话阶段,各民族即已初步形成属于本民族自己的思维特点、情感方式、价值取向和基本人生态度,即民族精神结构。这一时期所形成的精神结构因其原生性而成为民族精神中最稳固最恒定的部分。神话这一古老的精神文化形态,以最质朴的形式,在本原意义上凝定了民族精神结构的基型,蕴含了一个民族主体方面的内在规定性,承载着一个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4.
语言文字和民族思维方式作为民族文化凝聚沉淀和氤氲化生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共同体现着民族的文化心理,折射着民族的文化精神。汉语文化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式、观物取象的直觉思维方式、相反相成的辩证思维方式,要求语文课程改革必须针对汉语文化特点,遵循母语教育规律,注重整体把握,引导体验感悟,防止矫枉过正,促使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5.
本土文化不同于传统文化,本土文化是本民族习惯和思维方式沉淀的结晶,指由本地各少数民族共同组成的文化。由于新疆特殊的环境,使得构建体育课程、本土文化、德育模式非常必要,本文在阐述新疆高职体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新疆高职体育、德育模式融入本土文化的原因,进而提出构建三者模式的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文文化的培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关系到民族存亡、国家强弱、社会进退、人格高低、涵养深浅和思维智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是当前教育的需要,时代的要求:只有坚持两者的交融,才能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完善的知识结构、优秀的思维品质和和谐健康的身心状态,才能最终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民族文化传承需要教师的文化自觉,这是由教师的文化使命所决定的。在民族文化传承的视野下,教师的文化自觉要求教师要正确地认识本民族的文化,正确地认识多元文化,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教师塑造自己的文化自觉的能力,需要教师要有明确的文化角色定位,需要教师必须克服自己的二元对立的文化思维模式,需要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的"内因发展"。  相似文献   

8.
多元文化教育孕育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民权运动”时期。在运动发展初期,多元文化教育强调的是民族教育,主要探讨各民族团体的历史、文化、科学、人文等,要求通过学校和其它教育机构的课程重建以反映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经验等。随后,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促进民族文化的保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先进与否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兴衰与发展。而民族思维方式是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成分,对民族的整体素质及其历史发展会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语言是思维方式表达的重要载体。因此,探讨比较民族思维方式差异乃至民族文化差异不能不关注民族语言与民族思维的关系。然而从辩证思维的角度而言,先进的民族文化又会从更高层次促进民族语言的进化程度,进而促进民族思维方式不断的科学发展。简言之,民族语言形态、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文化层度折射的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这是一个渐变的漫长的过程,三者互相依赖,互相作用,循环发展,周而复始。其表达方式为:民族语言属性→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文化层度→民族语言属性→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文化层度。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与现代领导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社会对工业文明和现代化道路深刻反思的产物,是现代思维方式的结晶。推动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旧的思维方式深深制约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转变旧的思维方式,树立人与自然、环境、资源和谐相处的思维方式,现代领导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把握可持续发展思维的时代特征,在实践工作中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现代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2.
思维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某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要表现其载体——语言上。英汉语言的巨大差异正反映了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中华民族的思维是一种以人的生存为出发点和归宿、以人的主体性为中心、追求天人合一的生命一体化、以精神生命的涵养来调节情欲生命的思维。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文化艺术的思维。研究中国文化艺术思维,则是为了对这一内涵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传统思维模式进行审视和反思,从而为建构有着高度民主科学内核及其理性特质又不乏感性智慧的新的思维模式提供一个参照系。  相似文献   

14.
创新思维是科学技术的思维品质,科技革命是创新思维的成果。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所在。科技活动的创新思维有自己的活动模式及特征,创新思维有自己的精神品质及构成要素。创新将作为国家的基本生存方式与活动方式,创新的思维方式将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创新思维是科学技术的思维品质,科技革命是创新思维的成果。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所在。科技活动的创新思维有自己的活动模式及特征,创新思维有自己的精神品质及构成要素。创新将作为国家的基本生存方式与活动方式,创新的思维方式将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从认识论的意义上分析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劣根性,指出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历不幸命运的认识论根源。说明我党三代领导人以科学的态度,正确的思维方式对待马克思主义,对待中国的社会现实,不仅坚持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而且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进入了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
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艺术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感悟艺术的空间层次与技艺手法,提高对形象特征的想像力和理解力。在想像力的发展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艺术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能够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促进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从而培养自主、自立、自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庄伟杰诗歌创作在澳洲华文文学中是比较特殊的,他从独特的角度表现了海外学子的精神苦难和心路历程,对处于边缘诗魂的坚守与执着,自我体认的精神放逐之路。他的诗充分体现了他所追求的“我行我素我在我思”的境界,俨如一道美丽的风景,为澳洲华文诗歌创作竖起了一面旗帜。在为我们展示了海外学子的心灵风貌和文化追求的同时,提升了澳洲华文文学的灵魂和精神品质,使诗人的诗歌具有了永恒的生命情趣、审美价值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9.
思维影响语言,思维方式又具有一定的民族性。汉英民族在思维方式上各有特点,且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在汉英语言的结构对比上是多方面的。本文就两大民族的思维方式之综合型思维和分析型思维及其在句子层面的体现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指出在英汉互译时要考虑英汉思维的差异,采取一定的手段,以使译文符合各自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20.
翻译之难在于文化的不同。不同的民族由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现实的不同,由此而形成的文化具有其特殊性。不同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情感、语言和行为,从而产生跨文化交际的隔阂及翻译的障碍。因此,在翻译中要做到文化的完全对等是不可能的。从英汉思维方式对各自的语言结构、时空取向及修辞手法三个方面的影响入手,阐述了在英汉互译中如何达到文化的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