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教育的前提就是教师的爱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一个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一名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就是要对学生有诚挚的爱,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普遍希望得到  相似文献   

2.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郭沫若先生曾说过:"如果人生没有花,世上没有爱,那将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世界?"所以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真心的去赏识他的学生。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而情就在赏识中,赏识的核心就是人文、信任、尊重、理解和宽容。首先,爱是一切教育的源泉。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用爱  相似文献   

3.
让爱在教育中闪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常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三个“为了”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爱”字。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爱心是教育力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4.
要做一个好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教师每天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忙忙碌碌,默默无闻,何处体现其魅力呢?答案就在教师这一份神圣的职责中。
  一、爱能产生巨大的教育魅力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对于一名教师来说,爱是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因为教育本身就应该是温馨的,教育本身就应该洋溢着浓浓的爱意。这种爱应该是有使命感、有责任感的爱。教师要把爱注入到整个教育的全过程,所有教育都应该是爱心教育。爱心教育是给学生真情的母爱,是用友情去弥补亲情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鼓励去驱逐畏缩,用爱心去抚慰创伤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智慧撞击学生思维波澜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回避保护学生自尊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承认差异、开发潜能的教育,是走进学生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教师成为学生朋友、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的教育。爱心教育是具有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学生的需求先于一切,学生的困难急于一切的服务意识和行为的教育。教师的职业本身就意味着“无私与奉献”,所以选择了教育职业就注定了与“奉献”牵手;加入了教师的队伍就意味着与“无私”齐驱。所以教师最大的魅力就是“无私奉献”的爱。  相似文献   

5.
爱心教育可能是近年来教育领域出现的频率较高的名词,那么,爱心教育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是否就是简单地视为爱学生? 我们不妨先思考一下什么是爱心教育.从真正而全面的角度观察,爱心教育可能不仅仅指教师对学生的爱,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回报爱--爱亲人、爱身边每一个人;爱生命、爱大自然、爱自己生存的环境.这样就把爱心教育界定得更广泛、更深入.  相似文献   

6.
张安秀 《甘肃教育》2014,(11):26-26
正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爱心,是教师教育成功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学生的一切优秀品质的形成,都源于爱心意识的生发。教师的爱,在教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他们除了一如既往地需要家人、亲友的爱之外,还特别渴望得到教师的爱。没有爱作为教育的前提,师生之间就缺乏交流通道。但怎么去爱学生,却并不是每一个教师  相似文献   

7.
做好一名教师 ,首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格调高远 ,富有爱心。孔子所说的“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其实质是对学生充满爱心 ,孜孜不倦地教诲学生 ;孟子说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一大乐事 ,其爱生之情溢于言表 ;陶行知说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 :“教育的一切出发点是爱” ;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董事长高震东先生说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 ,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古今中外的这些教育家都认为 ,教师最核心的道德就是爱学生。真正的好教师一见到学生 ,就由衷地高兴 ,一想到学生 ,责任感就自然升腾。…  相似文献   

8.
尹云 《吉林教育》2009,(6):90-90
1.用“爱心”打开心灵。爱胜过一切语言,涵括一切行为。它是教师自觉的人格修养,是教师职业崇高与神圣的核心。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爱是丰富的,神奇的,独特的,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相似文献   

9.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提前。如果说教师的榜样作用来自于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的话,那么教师的爱心则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爱更是一名教师应具有的师德核心内容。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都需要老师的爱。如何用爱心去滋润学生心灵,结合多年的教师生涯.谈一下体会。  相似文献   

10.
爱无边际     
教师这个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很高,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个字:“爱”——不计付出,只求给予;不计较得到多少,只求拥有一份渴望。一个简单的“爱”字,道出了为师的真谛:教师满怀爱心的引导,就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有的心理学家甚至断言,老师的期盼有多深切,学生的成就有多辉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对爱心教育的含义进行了阐释,对爱心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教师在工作中实施爱心教育的方式.即教师对学生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公平无私.不能偏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12.
我们常说:“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三个“为了”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爱”字。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爱心是教育力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13.
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虽然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教育要有爱心"。当教师的应该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只去教书而不去育人,对学生无益。教育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得到的,需要靠教师的爱心加耐心,从一件小小的事上去感染以及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14.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即师魂。教师是否有爱心,这是成功实现爱心教育的关键因素,即必须遵循以爱育爱这一原则。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一位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更要付出爱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5.
美国心理学家成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郭沫若先生曾说过:“如果人生没有花,世上没有爱,那将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世界?”所以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真心的去赏识他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职责将对学生的“爱心”与“成功”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爱心”的本质就是一个生命对其他生命的喜欢和爱护.而使学生走向成功。就是要使其成为各方面素质合格的人.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栋梁之才。学生成功的同时。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必然会创新进步、走向新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离开了爱心,教育就无从谈起。确实,爱心是每个教师教育学生的基础,师爱是唤醒学生童真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18.
针对以上分析的原因,教师怎样应对?下面就谈谈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重视情感教育,用爱心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
  中学语文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要让学生喜欢这门课,首先得让学生喜欢教师。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爱心和耐心,爱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前提,耐心是爱心的延续,是一种冷静和宽容。爱心促使学生不断进步、积极向上。比如,我班的学生来自农村,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很多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多学生成了留守儿童。我班上有一个刚从外校转来的学生,父母都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他一人在读书。他性格内向,对新的环境不熟悉,表现出孤独无助。由于学习基础差,对学习也没有多大兴趣。人显得自卑,怕同学瞧不起他。从我的观察发现,他是想学好,但力不从心,有问题不敢问老师和同学。  相似文献   

19.
黄达 《考试周刊》2009,(17):185-185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就是一个奉献爱心的过程。教师关爱学生,不仅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还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更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所有的教师都应献出自己的爱心,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灵之花。  相似文献   

20.
转化"后进生"的三大法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琴 《贵州教育》2008,(15):16-17
一、爱是打开学生心灵门户的金钥匙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拥有博大的爱心是必备条件之一.在功利主义驱使下,我们的教育失却了一些最不该失却的东西:爱心、关怀、理解.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用爱去填补学生情感的鸿沟.爱他人、爱身边的每一件事、爱一切新生事物.总之,用爱的目光去审视周围的一切,你会发现自己拥有许多.要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与他们做朋友,爱是最好的金钥匙.新课程改革提出,新型的教育模式应该是师生的平等互动,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能指挥一切的统领者,学生也不在是书本的奴隶、课堂的奴隶,学生与老师是平等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