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大力加强职业教育、深化职教改革文件精神,近年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与襄阳(国家)高新区探索实践全面、深入、系统的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在襄阳高新区管委会主导下,校企通过契约深度融合,政、校、企共建先进制造业产业学院,以政校企行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项目为载体,以园区现代学徒制改革为重点,以共建园区学习中心、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打造产业教授、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为抓手,完善产业学院运行体制与机制,推动产业学院实质化运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保障,成为了能满足学校和园区内订单培养、员工培训与学历提升、学生实习实训、技术研发与技术革新等要求的产业学院典范。  相似文献   

2.
产教融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文章结合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的实践经验,对高职产业学院“五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实基础、学理逻辑、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实现路径进行分析,探索了通过“五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产教融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产教融合是重点。文章通过分析发现当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校企双向赋能产教互融共生”合作模式内涵;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从办学新动能、探索新途径、培养新能级、创新新局面四个方面探索“校企双向赋能产教互融共生”合作模式的具体做法,取得创新成果,促进产教融合的持续发展,实现校企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4.
新发展阶段校企合作的高级形式是区域性产教融合生态系统的形成。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是深化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形成生态系统的创新路径。黄淮学院防水材料与工程现代产业学院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校政企多主体协同,以组织模式改革催生产业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次变革:描绘产业人才画像,变革人才培养目标;重构产业课程地图,变革课程体系;创设新型教研组织,变革师资队伍;跨学科、项目化的ADRE学习团队,推行研究型教学方法改革等;打造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立了“3+1+X”校企协同的新工程教育模式;形成教师发展生态;构建校地认同、产业耦合的“特色育人”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产业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在实训基地建设、1+X证书制度试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岗课赛证创新融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产业学院受益群体不够广泛,管理偏行政化以及产业学院服务地方经济不明显的问题。探索学分银行,实现多种形式学分互认,双主体共育,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地方政府牵头,共推地方经济发展将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推进产业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助力高职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产业学院是职业教育赋能地方产业创新实践重要载体和模式。当前阶段,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主要以政府和学校为主导并呈现多样化特征,产业学院内缺特色与驱动,外缺与地方产业的联动与协同。基于上述特点,笔者深入调研江苏地方主导产业需求,提出构建专业集群与主导产业深入融合、完善产业学院管理体制机制、搭建“产教融合”多维平台、产业学院高素质数字化产业工人内涵培育等措施,共促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赋能地方主导产业,为地方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从目前高职院校推进实际来看,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有很多。文章提出了“五位一体,医教协同”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路径,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产教融合是产业和教育的深度合作,产业学院是实现产教融合的全新而有效的途径;人工智能技术服务是一个跨界融合专业,在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推广等方面,均具有广阔的探索空间和众多的应用场景。文章分析产业学院基本概念和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人才需求,提出依托产业学院,构建企业化运作与治理体系,开展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激发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内驱力,探索服务区域经济转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不同地区的高等院校在协同构建校企合作平台以及产教融合机制的过程中,需要将人才培养作为主要创新目标,着重提升各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高等院校需要结合学科专业与社会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的差异,构建和完善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合作企业进行资源共享。本文着重探究高等院校校企合作以及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得到广泛认同和接受。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实际,在与企业协同育人的实践中创新合作机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探究。文章通过对多元多维模式探讨研究,以当前校企协同育人具体实践为例,对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及实践发展提出建议,进一步完善高职特色育人机制,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1.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校企深度融合”教学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企融合、工学互动,是高职院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科学定位.在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通过确定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校企共享型课程体系,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和组建“产教结合”教学团队,实现与企业“校企深度融合”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协同视域为产教融合下的高职院校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实践路径。协同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应以生产与教学协同为基础,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应立足于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确立院校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应格外重视“人”的关键要素作用,开创校企合作全面协同机制。产教融合不是高职教育的新概念,但产教融合的全过程协同与全要素效率提升,值得包括文化产业专业在内的学界和业界持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向俊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收录汇总):49-54
在当前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得到广泛认同和接受。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实际,在与企业协同育人的实践中创新合作机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探究。文章通过对多元多维模式探讨研究,以当前校企协同育人具体实践为例,对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及实践发展提出建议,进一步完善高职特色育人机制,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4.
现代学徒制是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是高职教育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宠医在“现代学徒制”视角下探索形成“222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重点推行“半年互换365天不间断”轮岗实习,对宠医专业人才三大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当前高职教育的新模式,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办学模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创建先进合作体系、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能保障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本文从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市宝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的校企合作培养订单人才的模式出发,结合学院实施区级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特色建设阶段性成果,提出基于订单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紧密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是高职院校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层次合作。基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工匠精神的培育、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等背景,高职人才培养供给侧应在专业布局、校企合作机制、教学过程、办学机制等层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为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是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也是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为产业学院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在多元关系嵌入和主体协同共生等方面发挥着对产业学院发展的积极影响。在数字创新赋能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围绕数字经济产业需求,通过探索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运行机制,搭建多元协同教学课程体系,构建无界化师资互融机制,提升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等路径保障和推进产业学院可持续、内涵式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产教融合是推进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必由之路,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是高职院校一项基础性工作,能够为产教融合的顺利推进提供基础支撑,为校企合作项目提供判定依据,可助推高职院校现代化。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确立评价的各级指标,运用专家法来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从而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9.
现代学徒制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对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应用情况进行研究,构建电子商务类专业"产教融合双核驱动,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机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校中企"+"企中校"的运行机制,探索运行网店美工、网络客服、新媒体营销等人才培养班,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高职院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结合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情况,围绕岗位导向,学训融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从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重构等方面探索该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建设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