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晓晖  张文东 《传媒》2021,(21):52-54
Vlog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态,近年来受到官方与民间传播者的共同青睐,其以具有吸引力的视频内容和充满特色的个人标签,拓展了短视频的外延,吸引了大批互联网用户的注意力.本文从共情、赋权、互动这三个角度分析Vlog的传播特征,并通过对Vlog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解析,提出未来Vlog的传播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Vlog(视频博客)作为一种流行的短视频艺术,在进行实体内容呈现的同时也进行着虚拟空间的生产,真实和虚拟的叠加带给受众独特的视觉与情感体验。本文试图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出发,剖析Vlog的生产特性和媒介空间性,进而依据物质存在、符号构建、互动涵化三条路径分析Vlog的空间生产类型,以期说明Vlog是一种存在与想象并存的新型空间媒介。  相似文献   

3.
苏海连 《声屏世界》2022,(1):104-105,114
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人人均为传播者"的时代已经来临.作为构建与推广城市文化特色的新型媒介传播新形式,Vlog已然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绝佳选择,大连城市文化Vlog正是依托这一短视频新形态为载体,通过各类媒介平台以个人出镜的形式向受众展现大连的城市文化特色.文章通过分析大连城市文化Vlog的传播策略和...  相似文献   

4.
Vlog类型视频自2018年至今在中国市场掀起热潮.文章通过梳理B站内播放量靠前的Vlog类型视频特征,发现作为新进入中国的视频类型,尽管其互动程度优于动画类和搞笑类视频,但其受众数量、回访度和传播量有待加强;此外,短视频"短小"的媒介特征已经严重束缚Vlog的发展,因而突破10分钟的临界点在市场占有层面具有重要的范式...  相似文献   

5.
张文娟  朱颖颖 《传媒》2020,(1):45-48
随着人类社会全面进入视听时代,在5G的助力下,短视频将成为最主流的信息传播方式。2018年,Vlog作为短视频的一种新样态受到热捧,从时长、技术、包装、内容、用户等五个方面丰富和拓展了短视频的外延。但从传统短视频到Vlog,其内涵未变,皆是技术、资本、娱乐三重驱动下碎片化影像的展演、互动与陪伴。  相似文献   

6.
Vlog作为一种新的视频内容形态,目前在国内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本文梳理了Vlog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和Vlog内容类型及特征,并将Vlog与短视频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思考其商业价值和营销策略的升级空间。  相似文献   

7.
成玲玲 《传媒》2021,(16):60-62
Vlog(视频博客)作为新兴的媒介形态,凭借个性化、日常化等表达特点和碎片化的传播优势获得广泛青睐.Vlog庞大的受众市场和发展潜力,让主流媒体纷纷尝试Vlog新闻报道模式.Vlog新闻通过第一人称视角为受众提供沉浸式体验,消解受众的距离感,增强新闻的亲近性,为媒体融合进程中的新闻报道提供崭新视角.我国主流媒体的Vlog新闻产品已经形成以移动短视频为代表的传播优势,并在实用性等方面具有优化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8.
随着短视频行业的快速发展,主流媒体主动把握发展机遇,积极探索新闻报道的新形式,纷纷入局短视频行业,短视频新闻应运而生。Vlog新闻是短视频新闻的一种新型报道形式,它不仅创新了新闻体裁,优化了新闻内容,还以崭新的形式吸引了众多受众,从而提升了主流媒体的竞争力。本文以人民日报"疫"线Vlog作为研究对象,从内容生产、新闻叙事方式以及新媒体矩阵布局三个方面分析短视频新闻的创新,以期为主流媒体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卓娜 《传媒》2019,(13):94-96
自2018年,Vlog在国内借助各大社交平台迅速发展,一方面是普通人记录美好生活的视频日志,一方面也成为明星、网红等公众人物博取关注,跨越圈层的工具。本文围绕Vlog这一媒介形式的出现,透过受众制作个人Vlog作品、参与他者Vlog互动与传播的行为,探讨Vlog与当代社会受众视频社交的情绪诉求,以及自我呈现与他者认同,并对Vlog的发展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0.
张培 《东南传播》2020,(8):130-132
自2018年起,新的短视频形式Vlog(视频微博)在国内逐渐兴起,通过展示作者私人领域形成"后台前置"效应受到关注。但随着Vlog行业的发展,其场景交互渐趋复杂,呈现出"前台"与"后台"的"中区"化融合,并重构梅洛维茨理论中由于"后台"不断暴露而遭祛魅的话语权威。以倍受关注的"康辉的Vlog"为例,解读其"中区"行为展示、分析其重构视频主体话语权威的过程,认为官方媒体正在跟随新媒介环境拓展传播渠道、变更话语方式,且在以Vlog为代表的多次创新实践中,以话语权下放为起点,最终加固了自身话语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1.
Vlog在新闻传媒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本文归纳Vlog新闻短视频的传播优势,即更强调还原真实,更具个性色彩,不拘泥时长更完整,拍摄制作更专业.同时,指出现阶段Vlog新闻短视频存在的问题,如形式大于内容,信息量少;同质化严重,内容重复;阶段性策划多,难有黏性等.并提出Vlog新闻短视频发展的突破路径,即加强策划,平衡...  相似文献   

12.
罗奕  王云霞 《传媒》2021,(6):79-81
在移动短视频时代,Vlog的影响力日渐增大.作为流量变现的重要途径,Vlog广告的带货能力也逐渐凸显.Vlog广告通过将品牌信息融入到Vlogger所展示的日常生活中,构建了"真实"的空间体验;而Vlogger个人符号的选取和剪辑手法的运用使Vlog广告在拟像化背后生产出了与年轻受众生活价值相勾连的意义审美取向,使Vlog广告成为基于原生内容的消费文化空间生产;Vlog传受双方也在视频内容互动中形成了稳定的情感认同,并通过建立信任关系刺激粉丝的消费行为,而粉丝间的反馈成为检验Vlogger视频价值的重要指标,粉丝和Vlogger之间、粉丝与粉丝间的情感认同变成了维系整个Vlog广告消费文化空间的内核和基础.  相似文献   

13.
米华 《中国编辑》2021,(1):26-30,36
在文化领域出现视觉转向的大背景下,视觉消费成为一种日常行为.作为一种以视频为媒介的博客,Vlog带来的日常生活视觉化成为备受关注的媒介景观,并且呈现三个鲜明的媒介特征,即真实生活的场景式呈现激发共情、人格化的表达方式强化社交属性、图像转向凸显身体的媒介属性.Vlog在内容增加、用户数量增长的同时,媒介赋权令其在身份、技...  相似文献   

14.
"体验型"意见领袖是网络传播中意见领袖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其"体验型"表现在通过媒介融合等新技术手段营造"半沉浸感",拉近与受众的信任距离,从而进行情感互动和自我更新的一种意见领袖形态。在当今"人人拥有传声筒""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体验型"意见领袖也完成了"自然产生-群体加剧-循环往复" 的崛起过程。在网络社交平台的发展中,内容生产形式的创新成为了必然——一种内容大多为记录日常生活的视频博客Vlog(video blog)应运而生。本文将基于拉扎斯菲尔德的意见领袖理论,通过对Vlog这一新兴视频形态的实证分析来探究新型意见领袖的"体验性",以更深刻地理解网络时代"体验型"意见领袖的崛起。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短视频以"音乐+视频+社交"的新社交媒介形式深受广大大学生的青睐。短视频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流行,与当今大学生追逐短暂快乐的"娱乐假象"、短视频"内容为王"的发展思路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的表达需求密切相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借助社会力量建立视频内容监管机制,营造健康向上的短视频行业生态;依托互联网平台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融合短视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短视频网络文化的引领,积极主动占领短视频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相似文献   

16.
刘朝霞  黄燕 《传媒》2021,(21):55-58
央视新闻客户端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的官方客户端,提供丰富的新闻资讯直播、点播、分享等服务.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从发布情况、视频内容、使用技术等方面研究其Vlog新闻报道的传播特征,发现央视新闻客户端Vlog报道的视频时长与发布时间符合受众习惯,选题则以社会新闻居多,Vlog与新闻报道结合具有第一人称视角代入感十足、台前幕后双管齐下凸显真实、巧用视听元素丰富新闻内容、明星效应聚拢更多受众关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庄雯雯  杨颖 《东南传播》2021,(4):123-125
同网络媒体的平台优势相比,电视媒体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内容生产方面.在台网融合的趋势之下,电视台更为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发挥内容生产所长,寻求网络平台合作.本文以海峡卫视和腾讯视频合作的美食短纪录片《早餐中国》为例,探讨电视媒体如何在坚持"内容为王"理念的基础上,从市场需求出发,汲取短视频的微叙事模式、探店"Vlog"和网络综艺等网络化制作与传播经验,借鉴平台宣传策略和分季播出模式对纪录片进行内容运营,以最大程度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18.
范红  周鑫慈 《出版广角》2021,(11):67-71
移动传播产生新的社会情景,形成新的文化传播范式.移动短视频以娱乐性、场景性、互动性,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生产、意义分享和价值重构等方面新的媒介表达形式.本研究以抖音平台"上#谁说京剧不抖音#"话题下的高赞视频为例,通过内容分析考察京剧短视频在抖音平台得以广泛传播的内容生产特征与意义生成机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分别就传统文化短视频内容生产、内容生产者及平台运营三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进而实现传统文化的视频化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创新传播.  相似文献   

19.
在短视频浪潮的推动下,Vlog(Video Blog)开始走入大众视野,因其呈现出更强的审美区隔,成为继直播、短视频之后,国内视频社交的又一形态,掀起新的风潮。因此,选择Vlog为研究对象,从Vlog用户角度方面出发以满意度和沉浸体验为中介变量,实证分析Vlog用户感知价值与使用行为、忠诚度的关系,构建Vlog用户忠诚度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情感价值和社交价值对沉浸体验和满意度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沉浸体验对观看行为和互动行为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满意度对观看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观看行为和互动行为对情感忠诚和行为忠诚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媛媛  张宇丹 《传媒》2021,(1):42-44
Vlog作为当下颇为受众喜欢的一种媒介,其记录生活的方式别有特点.本文通过聚焦Vlog受众文化群体被承认的需求、了解政治事件的需求、社会交流的需求与娱乐休闲需求,来探讨Vlog这一媒介形式的媒介文化特征,通过受众需要作为参照点,来分析Vlog媒介文化的整体风貌,以及受众选择Vlog这一媒介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