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宇宙根本不是我们所想像的那个样子!当我们以为那满天繁星就是宇宙的全部时,其实星星之外还隐藏着无数的黑洞、反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在我们的宇宙中,普通发光物质仅占宇宙总能量的0.4%!当我们以为宇宙无边无际、无  相似文献   

2.
重子消失之谜宇宙广袤,有许多"隐士"藏身其中,比如大名鼎鼎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天文学家估计,目前看不见的暗物质占了宇宙总质量的23%,暗能量占了宇宙总质量的73%,剩下4%则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那些东西。但其实除了暗物质和暗能量,还有另外一些"隐士"让我们难以发现它们的踪迹,比如说"消失的重子"。  相似文献   

3.
把宇宙中的气体、星系的质量加起来,竟然比根据宇宙早期状态计算的宇宙普通物质总量少了一半!今天,天文学家已经能够很准确地说出宇宙的组成,宇宙的73%是暗能量,另外27%则是物质。在物质这部分中,不会发光,和我们平日接触的物质完全不同的暗物质又分去了22%,只有剩下的不到5%,才是中子、质子等普通物质。可怜的是,暗能量和暗物质到底是什么,天文学家还说不清楚。其实,就算把这些暗字头的能量和物质排除在外,对于  相似文献   

4.
没有人亲眼见过暗物质,否则所见之物也就不是暗物质了。不过,科学家还是可以从理论上推测暗物质的形状,比如,英国和丹麦的理论物理学家推测出了暗物质的一种形式,直径20厘米、由原子积聚而成的球体。这些暗物质球每个重约1011千克,难以被我们目前的仪器所探测,人们只能通过暗物质对物质的引力影响来间接地了解它们。按照目前宇宙学的标准模型推算,宇宙物质中约4%是普通物质,也就是我们所能观察到的物质;23%左右是暗物质,73%左右是暗能量。这些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真面目是今天的宇宙学中最大的秘密。暗物质球是怎么产生的呢?物理学家认为,在宇…  相似文献   

5.
早期宇宙是能量的海洋,后来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粒子,大部分粒子是不发生相互作用的,如中微子,这就是“暗物质”。只有很少一部分粒子凝聚成可观测物质。因此,在宇宙中,暗能量最多,暗物质次之,具有复杂作用的物质最少,这就是我们宇宙的等级秩序。  相似文献   

6.
我认为暗物质与暗能量存在于离我们极其遥远的另一个宇宙之中,并且它们与我们所处的宇宙的膨胀有密切的联系。暗物质极有可能就是科学家所描述的反物质,它的许多性质与我们所熟知的物质的性质恰好相反。例如,在我们所处的宇宙中,物质会以发光的形式释放能量,可是在暗物质世界里,暗物质只有吸收能量的性质,因此作为一种能量形式的光也休想逃离它的魔掌。所以假如有光经过暗物质区域时,光只能被吸收而不能被反射。这样,暗物质区域就成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黑洞”,暗物质通过这种不断吞噬能量的方式,在它的中心区域聚集了大量的高密度的能量,这…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2):I0002-I0003
根据普朗克探测器的观测数据绘制的高精度宇宙微波背景图。揭示暗物质、正常物质以及暗能量的比重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美国地下深处的一座实验室,科学家发现了可证明暗物质存在的明确迹象。暗物质是一种神秘莫测的物质,据信在宇宙物质中的比重达到四分之一。一直以来,科学家从未直接观测到这种物质。  相似文献   

8.
暗物质和暗能量是当今宇宙学上两个让人最捉摸不透的问题,它们一起支配着宇宙,占宇宙总能量和物质的96%,但是人们对这两个东西都一无所知。科学家将暗物质与暗能量加以区分是因为两者的特性不同。暗物质有质量、会聚集成团,而暗能量没有质量,广泛散布于宇宙中,具有与引力相反的、把宇宙推散开来的斥力特性,因此暗能量和暗物质这两种构想都是必要的。但这两种构想却过于复杂,给人一种穷于应付的感觉,似乎是每发现一种新现象,就弄出一个新概念,难道暗物质和暗能量就一定不是一回事吗?现在,一些理论物理学家提出了一种新模型,将黑暗物质与黑暗…  相似文献   

9.
捕捉暗物质粒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秘的幕后黑手 暗物质占据了宇宙质量的23%(普通物质只占了4%);巨大的暗物质“晕”包裹着星系,决定它们的旋转速度;暗物质也和暗能量一起控制着宇宙的膨胀演化……看起来天体物理学对暗物质了解的还真不少,可是,暗物质到底是什么就没有个确定的答案了。暗物质如同某个神秘的幕后黑手,势力庞大,可是没人知道它的真实身份。  相似文献   

10.
晨风 《今日科苑》2011,(12):79-80
每当夜幕降临,抬头仰望漫天星辰,人们会不禁感叹宇宙的广袤。但是你是否知道,宇宙中所能观测到的所有恒星、行星和星系,加在一起的总质量还不到整个宇宙质量的4%。宇宙中96%的部分是由一些神秘的物质组成的,科学家们看不到,探测不到它们,甚至无法想象出它们的模样。这些神秘物质被称作暗物质和暗能量。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们会对"可见宇宙"施加引力影响,而这种影响是能够被察觉到的。而暗物质和暗能量本身则仍然隐匿于黑暗之中,无影无踪。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8):I0020-I0020
<正>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9日报道,暗物质是宇宙中最为神秘的物质之一,我们无法通过肉眼看到暗物质,但其是宇宙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澳大利亚科学家最新对银河系内的暗物质进行的测量表明,银河系被大量暗物质占据,几乎占所有暗物质的一半。借用英国天文学家詹姆斯·简恩斯于1915年(数十  相似文献   

12.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会认为地球很大很大,但太阳却是地球的一百万倍,而比太阳还大的恒星在宇宙中更是不值一提,这样一来,宇宙中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会让人觉得是一个无比庞大的数字,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可见物质只是宇宙中极少的一部分,暗物质是一种理论上有,但至今未发现的物质,是可见物质的3倍,而其余的一大部分都是暗能量,那么暗能量又是什么呢?暗能量也是根据理论推导出来的,由于宇宙在不断膨胀,所以必须有一个强大的能量才能办到,这个  相似文献   

13.
科普书馆     
宇宙——篝火在墙壁上的投影宇宙根本不是我们所想像的那个样子!当我们以为那满天繁星就是宇宙的全部时,其实星星之外还隐藏着无数的黑洞、反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在我们的宇宙中,普通发光物质仅占宇宙总能量的0.4%!当我们以为宇宙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时,科学家却已证明:宇宙有开端,也是有限的,但没有边界……而在我们的宇宙之外,也许还有无数个不相连通的宇宙。宇宙更为惊人的秘密是:我们的宇宙也许只  相似文献   

14.
冷得不舒服     
当你首次遇见暗能量时,会认为它是那么迷人。作为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之外一个诱人的陌生者,早在10年前就进入了天文学家的生活,并因澄清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宇宙年龄和宇宙物质数量的差异)赢得了他们的心。于是,宇宙膨胀重获生机:过去曾认为它正在减缓,实际上正在加速。但天文学家已经认识到暗能量的负面作用。宇宙的大尺度结构会由于暗能量斥力的冷钳制而不复存在。现在已观测到它正在我们的银河系周围徘徊。苏黎世大学的Andrea Maccio说:“我们不需要跑那么远去寻找暗物质,它就在我们周围。”  相似文献   

15.
宇宙有大小     
宇宙是由许多大大小小的星系及其中所含的一些暗物质、暗能量所组成的。它的起点是宇宙大爆炸。既然宇宙是由一个有限的点物质通过爆炸而来的,那么就不能说宇宙是无限的,恒星等天体的数量是无限的。那些天体都是实际存在的,对于暗物质、暗能量,只能说是因为现代科技观测较为困难,它存在的数量或状态模糊。有限的个体相加如何得出无限?所以"数不清的星星"也仅  相似文献   

16.
许书娟 《科教文汇》2010,(30):90-91
本文试图通过对宇宙学说中的暗物质与暗能量的理论界定进行文献整理,从前人的研究文献中结合个人观点对暗物质与暗能量进行理论界定与文献探讨,利用爱因斯坦的宇宙引力理论和天文学的宇宙论对标准模型的暗物质粒子理论整理,从暗物质与暗能量的联系出发阐述其与人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暗物质被认为是宇宙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课题,它代表了宇宙中90%以上的物质含量,而人类可以看到的物质只占宇宙总物质量的不到10%。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人》2011,(3):34-39
《科学》盘点过去10年的十大科学成就,这些科学成就改变了进入新千年以来的科学面貌:研究人员进一步精确宇宙的构成,根据他们的研究,普通物质在宇宙中的比重占4%,暗物质占23%,暗能量占73%;通过合成具有非传统光学特性的材料,物理学家找到了引导和操纵光线的新方式,可以用于研制挑战解析度极限的镜头,他们甚至已开始研制哈利·波特风格的隐形斗篷,让物体"化为无形"……  相似文献   

19.
正当"暗物质"频繁成为大荧幕上的主角,当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为这神秘的概念折服,最新的Planck卫星观测结果告诉我们,暗物质真真切切地存在着,我们的宇宙中约5%的质量来自于可见物质,而约27%的质量来自于暗物质,剩下的来自于暗能量。对这大量存在的暗物质,我们到底了解多少?"我们推测暗物质应该是中性、非相对论性的,并且应该满足观测的残留密度要求。大型对撞机上能够模拟宇宙初期的环境,也就有可能产生出暗物质粒子。"周宁  相似文献   

20.
<正>科学家早已知道,我们的宇宙中除了充斥着可见物质外,还有更多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其中,暗物质是一种比电子和光子还要小的物质,不带电荷,不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能够穿越电磁波和引力场,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难被直接观测到。但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发现,如此神秘的暗物质竟然可能组成了天空中最早的发光天体,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