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HPS教育是近年来在西方比较有影响的一种科学教育观,也是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从介绍HPS内涵及回顾国内外HPS的科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出发,对我国的科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设想:设置融入HPS教育理念的“科学史”选讲模块;开发适合我国具有HPS背景的科学教学模式;制定从事HPS教育的科学教师培训计划;关注HPS教育在课程标准、教科书、课堂教学几个环节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反思科学教育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20世纪我国科学教育存在三大问题:其一,唯科学主义的科学化观;其二,社会本位的科学教育观;其三,推崇“双基”的科学课程观。其原因是受西方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我国传统化对科学和科学教育的影响。这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必进科学教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3.
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将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具有认知目标、元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三个维度的教育价值,其中,元认知价值是其本源价值,其他两种价值则是其衍生价值。将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还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弊端",主要表现为科学研究与历史研究的目标与方法有实质性差别,科学课程中存在辉格主义科学史倾向,对于学生掌握科学史的程度难以测量。这些观点可促使我们更加自觉地利用科学史达成科学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不仅应当归咎于狭隘的教育观,而且归根结底应当归咎于狭隘的科学观和人文观。包括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在内的狭隘的科学观与包括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和现代新儒家在内的狭隘的人文观,不仅是导致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分离的重要根源,而且也是导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分离的重要根源。只有从根本上转变狭隘的科学观与人文观,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狭隘的教育观,从而真正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5.
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核在于引导大学生对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科学本质进行深度体悟,形成合理的科学观。科学创新人才培养与科学观的养成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传统科学观简化了对科学的认识,抑制了大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想象。对于我国科学教育而言,设置独立的科学史课程、创建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平台、改革学业考试制度、加大科研创新考核比例是更新大学生科学观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科学史是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当前科学课程中科学史的教学亟待加强,科学教师的科学史素养亟待提升。中小学校和相关教育职能部门都应该对此作出切实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世界范围内科学课程中科学史教育经历了与高等科学教育的结合、与基础教育科学课程的结合和HPS教育三个阶段。而国内当前对科学史教育价值仍不甚明确,以致在实践层面上存在很多问题。应该在国际HPS教育理论基础上,根据当代中国社会与科学教育发展现状,以科学史学、科学哲学和科学文化学的成果指导科学课程中的科学史教育,贯彻科学史教育的HPCS理念。  相似文献   

8.
一、科学课程与科学史整合的原因 当前,科学课程与科学史的整合既是基础科学教育改革的关键,也是国际科学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9.
基于科学本质观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科学史进行了梳理和补充,对科学史中蕴含的丰富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进行分析。进行科学本质观的分析利于科学本质观教育的落实,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相似文献   

10.
国外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科学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回顾了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历史,对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教育价值和教学策略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