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柏桦 《大理文化》2013,(9):57-58
米甸的萝卜 新年将至的大理州祥云县米甸镇 几分喜气 几分寒意 米甸的萝卜起了个大早 只为与一位上了火的省城女客人 在不太热闹的菜市场 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2.
2010年春日的一个早晨,我怀着美好的心情出发,决定前往祥云米甸黄草哨的盐马古道走走。米甸黄草哨风景俏丽,山势雄峻奇秀,自然景观独特。年代久远的盐马古道顺着崎岖的山路慢慢下到坡脚,然后  相似文献   

3.
天峰山游记     
正祥云县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的交接地界,中山、河谷、盆地相间排列,地形错落有致,四周群山怀抱,横穿中部的飞凤山把全境分割成城川、下庄、米甸、禾甸四个坝子,形似四朵绽放的梅花,绚丽开放。县境内汉、彝、白三个主体民族,基本是以“丫”字形的坝间黑龙山——禾甸东山——下川东脉为界生活着,彝族集中住在县境东北部门的米甸山区和东部东山、普淜等两三个民族乡镇,形成了三族鼎立和睦共居的十分特殊的民族居落景  相似文献   

4.
李雪 《大理文化》2012,(8):74-81
米甸是祥云县的一个乡镇,位于祥云县东北部,地处两州(大理州、楚雄州)三县(祥云县、宾川县、大姚县)交界处,有汉、彝、白、苗、傈僳等5个世居民族,辖三家、米甸、克昌、岔沟、大松坪、自羌朗、香么所、黄草哨、楚场、插朗哨10个行政村委会,每个村名都很独特,富有婉转音韵,好像是远在天边的世外桃源,其实是因为很多名字都是彝族话的译音。提起米甸,祥云人都知道那里盛产优质无烟煤、薄壳泡核桃,那里的人民热情好客,性格豪爽。  相似文献   

5.
正在日复一日的摩肩接踵和川流不息中,我渴望在焦虑和烦躁之后独自远足。在不多的节假和难得的公休,充满想象的云南边陲,总是牵引我从远行车轮的节律和即兴哼唱的歌谣中,在繁忙的时间缝隙里完成一次次行走。二十多年来,我几乎走遍了全省所有的边境地区,包括汉族在内的26个民族如同一本厚重的典籍,催促我急切地翻动着书页,急不可耐地走进它的内核。在这样的地方,在白昼涵盖的黎明黄昏,意识可  相似文献   

6.
正像藏区藏族人围着某座神山举行庄严虔诚的"转山"仪式一样,这些年来,我怀着一个心愿,那就是围着野猫山庄严虔诚地"转"一回。野猫山是祥云境内的高大山峰之一,彝名"则摩",白族则将其尊称为"力的摩",也就是"像父亲一样又高又大的山"。它主峰海拔2868米,磅礴高耸在祥云米甸、禾甸、东山三个乡镇与大姚县三岔河乡毗连处,雄视三州八县。主峰延伸出的一道道迤逦山  相似文献   

7.
故乡在银河     
张淼 《大理文化》2012,(9):36-42
一条婉约的河流,经历了深山野岭的坎坷曲折后,款款地从甸南坝子穿过,到二郎山西麓,折而向北,投入了漾弓江的怀抱。月圆的夜晚,站在村边的石拱桥上逆流远眺,银光细碎,如天上银河倏然莅临,摇曳的光影层层叠叠地引领年幼的我走进梦幻的时空……  相似文献   

8.
梅乡松鹤地处洱源县凤羽和茈碧两镇交界处,属罗坪山高寒山区,人称大松甸,以仙鹤起舞于古松之上的传说而得名。正是梅花开放的隆冬,应松鹤小学罗老师的邀请,我和一中的刘老师走进了梅乡,去欣赏万亩梅花的神韵。  相似文献   

9.
正我的老家小关镇,在河南省巩义市市区东20多公里。20世纪80年代前,镇中有明清一条街,东西长500多米,街道两边是鳞次栉比的商铺。商铺都是四合院,青砖蓝瓦,方砖铺地,上房是两层小楼。前有四尺多宽供顾客遮风挡雨的走廊。老街是小关镇的贸易中心,农历每月双日是顺集,三、六、九是庚集,小关周边十里八村的群众都来这里赶集,非常热闹。老街南边有一条四  相似文献   

10.
鹤庆坝子真是个奇妙的地方.如果论理起来,也不过东西两座山之间稍微宽敞点的夹皮沟而已,不过这鹤庆坝子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非常像一个微缩后的中国.鹤庆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南文北武”的文化现象.有人就开玩笑地说:“甸南人生下孩子,连哭声都像是‘子日,子日’似的.”甸南人重视文化的程度一直让甸北人汗颜.而甸北人生下的孩子的哭声都是“扁担,扁担”的.不过现在甸北人走南闯北,有些人已经打拼成了老板,手里阔绰了.一大院一大院的房子,土豪一般,轿车也是一家比一家高档.供孩子读书也是非重点大学不读.而甸中就像是中原一带一样,不温不火,发展不比甸南差,但也赶不上甸北.在中间做中人似地压服甸南和甸北人.在性格上也是甸北人像极了北方人,性子耿直,非常讲义气.而甸南人也像极了南方人,温温吞吞的,不急不躁,生活慢悠悠的.而甸中人则像极了中原人,原原本本,本本分分,不做作,不雕饰,顺其自然.反正你们也无法跟我比,我也懒得跟你们比.鹤庆白族就这样生活在一个高原小盆地里,自给自足,安安稳稳地过自己的日子.  相似文献   

11.
烟雨琢木郎     
"彝乡古寨美如画,水墨丹青笼薄纱.秋日客来寻遗梦,疑心误入了仙家."初秋的清晨,我终于如愿以偿,第一次走进了巍山县大仓镇千年彝族古村——琢木郎,一睹群山环抱、云雾缭绕、如梦如幻的古村落并有幸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彝族婚礼. 虽然,很多张大美琢木郎的照片已经深深印在我脑海中,可是当我真真切切地走进这里,感受这里生动的人间烟火...  相似文献   

12.
正巩义市小关镇小关村,是一个有数千年历史的古村落,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定居。这里有汉初文化的烙印。有青石铺路、长五百多米的明清一条街,有一片青砖灰瓦四合院,有飞檐斗拱的庙宇、牌坊,有一年四季清澈见底的小河。这里物产丰富,民风淳朴。我家世世代代都居住在小关,我就是喝小关的水、吃小关的米长大的,不论世事如何变迁,乡愁只会越来越浓而不会有丝毫淡忘。小关村有张、王、李、赵、郅、白等几十个姓氏。小关村却不以姓氏取  相似文献   

13.
正从甸南下高速,不久,车子就上了盘山公路,清一色的云南松,清风拂面,松涛阵阵。去往沙溪的这条线属于省道,行道树、喜树、桉树、杨树,一株挨着一株。入冬,已被养护段工作人员拾掇得整洁精神,地面以上一米,全刷上石灰,行走在这样的路上,让我仿佛回到八十年代。石宝山岔路口刚过,沙溪坝子就在眼前,过了秋收,沙溪,除了静美就是一坝的阳光。  相似文献   

14.
女神如是说     
<正>身高仅一米五四怎样,出生在乡村的穷苦家庭又怎样?美国乡村音乐的常青树多莉·帕顿通过多年不懈努力,奠定了无人可及的"乡村歌坛第一才女"地位,唱作弹全能的她主演过多部电影,主持过数次大型颁奖典礼,她的名字与成功女性画上等号,让我们看看如今年逾六旬却依然风姿绰约的她,有着怎样的成长心得分享给大家。"20世纪50年代,我在美国的大烟雾山地区长大,当时周围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我的言行。我是12个孩子中  相似文献   

15.
挑战自我     
<正>每当我来到博物馆的大门前,就感觉博物馆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威严。平常来这里,不是为了看展览,就是为了参赛。可今天却截然不同,我来这是为了一个自豪的任务:充当博物馆的小志愿者,为观众们讲解!这真是一个让人自豪的任务,对不对?所以我无比自豪地走进博物馆,穿戴上志愿者的服装,带  相似文献   

16.
这里伸展着笔直的青石路面,干净古朴的白族民居错落有致,在城中,一抬头就可以看到苍山高耸人云,山下的人看不到顶,只看得到一条如缎般的云压在上面。大理就这样真实地走进我的脑海。  相似文献   

17.
辽阔绵延的大草原横跨欧亚大陆,这里曾经奔驰和生活着数目惊人的野马群——在人类初次学会驯服和驾驭它们的时候,即使是当时具有高度发展的人类文明的民族,也因为它带来的巨大动乱而感到震惊和颤栗。  相似文献   

18.
出国旅行的时候,我总是喜欢带上一本历史书。我相信:一切都逃脱不掉历史的承载。而作为一个访客,来到一个新的国度,只是在历史的切片中穿梭而过。这个时候,历史是一册导游图,引领着我对一座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的漫游。这次去法国的时候,我的行囊中装上了一本厚厚的法国通史。这本书伴随我的法国之行,指引我的目光,仔细地触摸巴黎的大街小巷。一个空闲的周末,背包中装上相机和法国历史,漫步在塞纳河畔。穿过亚历山大桥,就是协和广场了,广场向左转是喧哗的香榭丽舍大街;向右转是杜易勒公园。这里曾是一座宫殿,现在却只有一池秋水…  相似文献   

19.
漕涧旧事     
正我的家乡云龙县漕涧镇,是滇西横断山脉南段澜沧江和怒江之间的一个山间平坝,与保山市、怒江州毗邻,是大理州的西大门。这里居住着白族、阿昌族等多种兄弟民族,是一个有着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的地方。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的,这里淳朴的乡风民俗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2月21日,武汉革命博物馆在武昌农讲所纪念馆举办"闹元宵说民俗"系列活动。100多个家庭的老老少少在这里制花灯、赏糖画、包汤圆、做游戏、抢灯笼,一片欢腾热闹,将小年开始延续的庆新年活动推向高潮。一声声"爆竹"噼里啪啦,拉开了农讲所里闹元宵的大幕。在声声报福游戏区,大家你争我抢踩气球,每个气球里面都藏有惊喜,有的是祝福语,有的是兑奖券,参加活动的观众拿着兑奖券可以获得革博送出的精美礼品一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