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加强网点建设扩大市场占有●周立伟网点是商品流通的基础。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后,多种经济成份的书店如雨后春笋迅速出现,相比之下新华书店网点发展滞后;另一方面,改革后新华书店的销售与日俱增,近年来达到历史最佳期,即使是发展迅速的集个体书店也望尘莫及。这样就形...  相似文献   

2.
冷雪 《出版科学》2004,(2):42-43
2002年,全国图书销售网点已经达到71824处,其中新华书店售书点13189处,一个以国有书店为主体、多条流通渠道并存、销售网点遍布城乡的出版物发行网络业已形成.  相似文献   

3.
同发达国家的图书消费情况相比,中国的图书业发展空间巨大。而处于销售终端的书店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它不仅是图书发行渠道商争取的目标,同样也是出版社的关注对象。连业外人士都看得出来,在外国资本入侵以前,谁占领了分销网点,谁就“占据了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掀起书店卖场兴建第一幕高潮的就是各地新华书店集团,他们正是致力于  相似文献   

4.
通过特许加盟连锁,把分散的社会发行网点组织起来,组建以新华书店为主体的销售网络,形成群体合力和规模效应,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从我国图书市场来看,新华书店销售占有份额逐年下降,尽管在2002年仍占有全国图书总销售额65.6%的份额,但因新华书店系统大多是省级集团体制,有较重的销售本版图书任务,以至于许多外版优秀图书难以进入,再加上整个市场中小学教辅读物占有较大份额,因此,这个图书市场尚显脆弱。近年来,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书店完成了初步的原始积累,具备了一定的经济规模和社会影响,开始向新华书店叫板。席殊书业2001年与香…  相似文献   

5.
湖南新华书店集团桃源县公司针对县以下乡镇图书销售难的现时情况,尝试把销售终端前移,在校园内开办书店,使该公司一般图书销售翻了一番.目前已开办的三家都有盈利.笔者认为,在县以下乡镇办好校园书店或代销点,积极发展"网上书店"、协办"农家书屋"、发展流动"汽车书店"等,以多种方式开展多元化销售,是新华书店走可持续发展的有益之路.本文结合桃源县新华书店的实践侧重探讨创办校园书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通讯员介子平)5月17日,山西省内两家国有书店——山西新华书店集团与山西育人书店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两家共同投资组建了以经营地方课程教材和教辅用书为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华育图书有限公司。山西新华书店集团具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是山西省内最大的国有图书发行企业,网点遍布城乡,网络功能齐全,长期服务于教育事业,得到了广大师生及社会各界的赞同;教育系统所属的山西育人书店也从事着山西省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和部分教辅用书的发行业务,在全省教育系统具有一定影响。双方的联合旨在通过对山西省内教育资源优势、渠道优势、…  相似文献   

7.
图书发行的主力军新华书店在各省市县随处可见,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因应社会需求以及民营书店带来的冲击,新华书店组建了一批如北京五道口的外文书店、高等教育书店、西单的科技书店等专业书店。近几年,新华书店开始实施以组建集团和连锁经营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战略,如新成立的新华驿站及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另外一批大型书城也相继建成,如深圳书城、海淀图书城、上海书城、广州书城等。  相似文献   

8.
在新华书店系统农村网点逐渐萎缩的不良状况下,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有限公司以多种创新形式积极开办店校联办俱乐部,延伸新华书店的功能;率先启动“新农村书屋”建设,丰富农村发行网点建设形式:大胆实施农村网点混业经营,谋求网点经营效益全面增长.这些新思路和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图书发行网点经营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当前出版社发行图书形成的外欠款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主渠道对省新华书店销售图书所形成的欠款;另一部分是出版社自办发行形成的外欠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新华书店主渠道的图书销售基本上都能及时回款,且双方由于是多年的合作关系,信用程度较高。对于自办发行,由于出版社主要对二渠道发货,业务网点多,地区分散,且这些书店鱼目混珠,信用度不同,逾期欠款或呆账较多。对出版社而言,外欠书款的问题主要出现在自办发行中。从财务报表上看,应收书款金额逐年上升。占用出版社大量资金。  相似文献   

10.
朱朱 《出版广角》2006,(5):12-14
房向东福建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全国书市怎么了?书市的作用是什么?订货?当前,除了新华书店和发行集团外,其他都是民营书店,而民营书店在销售对象的定位上,呈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从节约成本的角度看,民营书店不可能为一小批书专门跑书市订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和字面意义上讲,所谓的出版社自办发行,应该脱离传统的发行渠道,或主要不是依靠传统渠道,而另辟蹊径。要么在批发业务方面建立自己新的发行渠道,要么在零售方面广布自己的销售网点(如建立专卖店等)。而我们现在大部分出版社所谓的自办发行还是依靠传统的发行渠道,既没有能力建立起自己的发行渠道,也没有几家出版社能够广布自己的零售网点。惟一与传统的营销方式不同的是由原来一家新华书店总发行,变成面对全国成百上千家新华书店,而面对一家或一百家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同一个渠道。当然,民营书店的兴起是一…  相似文献   

12.
最近,四川万县市新华书店对梁平、忠县、龙宝、天城四县区的农村图书发行情况作了一次调查,发现农村图书发行滑坡现象较为突出。 调查表明,不论是新华书店下伸门市,还是供销社专营或兼营门市,以及专柜、个体书摊等,农村图书发行普遍呈急骤下滑之势。梁平县新华书店原有农村发行网点65个,现在只有9个,1992年销售70万元,1993年只销售30万元。忠县原有农村发行网点98个,现在只有20个,1992年销售31万  相似文献   

13.
省级书店要成为全省图书发行的龙头,必须加快省级书店集团化建设。江苏省新华书店抓住机遇,对原有体制进行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发行生产力的发展,1991、1992连续两年分别以总销售5.64亿元和6.44亿元的实绩居全国各省书店之首。1994年1—10月份全省书店  相似文献   

14.
吕海燕 《出版经济》2001,(11):52-53
山西省新华书店系隶属于省新闻出版局的国有文化性商业企业,是我省最大的国有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批发零售企业,为山西省全省中小学教材、政治读物的总发行单位.下辖11个市、地级新华书店和99个县级新华书店,截止2000年底,全省新华书店共有各类自身图书销售网点325个,其中农村图书销售网点114个,员工近4000人.  相似文献   

15.
一、京东掀起低价风潮遭遇业内联合抵制网上商城对实体书店造成冲击已是老生常谈。新华书店由于自有物业无租金压力,再加上教材教辅发行利润,尚能勉力支撑;民营书店则在高涨的租金和网络书店的双重冲击下大幅萎缩,不但网点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6.
日前,江苏新华发行集团在南京举行庆典,庆祝集团母公司——江苏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建店50周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出席庆典并讲话。 柳斌杰在讲话中指出,江苏省新华书店通过五十年的建设、改革、发展,目前已为我国省级新华书店中的佼佼者,多年来各项经济指标在省级书店中名列前茅,是新闻出版总署确  相似文献   

17.
元月中旬,新华书店总店与诚成文化集团在京宣布,以走进社区为主要目标市场的新华书店全国连锁系统全面启动。为此,诚成集团注资3000万,新华书店总店以发行网络和人员技术投资入股,计划5年内在全国建成3000家“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及“新华驿站”。与此同时,诚成集团还在陕西、山东建立了大型邮政书城,与河南、河北、云南、福建、湖北等地的合作也正在洽谈之中。其模式是,由诚成全额投资,新华书店供货,邮政部门提供销售网点,三家利润分成,各得其所。诚成集团有关人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出版社的图书销售工作大多还算不上真正的营销,在计划经济时代就一直沿用的传统发行模式仍居销售工作的主导地位.这种销售模式的主要做法就是:出版社新书出版后,一般都会向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邮寄订单,或通过各类图书订货会向新华书店发送订单;然后,新华书店业务员根据其所在书店的经营规模、销售品种和销售经验,在订单上填写所需图书的数量;接着,出版社按书店反馈回的订数将本社生产的图书如数发送到书店.由此可见,出版社的图书发货量通常都是根据这些订单反馈的数据来最终确定的,在出版社与书店沟通和交流图书信息的过程中,书店业务员起了最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一支由国家许可的发行团体和个体户组成的发行力量,正在形成与新华书店实施挑战的“包围圈”,使新华书店逐步处于“被动挨打”的窘迫境地。具体表现为三个“挑战”:首先是发行网点的“挑战”。现在,一方面集个体书店书摊越来越多,就城...  相似文献   

20.
1999年初江苏新华发行集团挂牌成立。经过近一年的努力 ,初步理顺了各方面的关系 ,开始了正常的集团运作。江苏新华发行集团格局初定江苏新华发行集团以改制后的江苏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 ,拥有全省新华书店、外文书店、古籍书店等81家全资子公司。江苏省人民政府为集团公司的出资者 ,由省新闻出版局代行出资者职能。经省政府授权 ,集团公司为集团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 ,对子公司的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集团成立后 ,被江苏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企业集团 ,是我省惟一的文化企业集团 ,并被新闻出版署确定为全国发行集团试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