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刘巍 《时代教育》2015,(5):47-48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集中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等创立者和继承者的经典著作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引入原著教学将会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原著教学的意义,提出教学中原著的选择原则以及教学过程中适宜大学生阅读的原著;提出教师导读与学生阅读相结合、教师引导下的课堂讨论、建立合适的考核机制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原著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本质决定了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必然要求,红色资源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功能耦合,是有效开展“原理”课实践教学的天然平台和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要取得实效性,只有理论灌输是不行的,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从必要性、途径和意义三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实践教学,重点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途径,以期达到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解决的是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信仰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简称"原理"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其基本要求是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原理"课教学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教法简单、内容单一的教学问题和新时期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变化的双重问题,进行了丰富实践教学形式的探讨,使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以激发大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作为帮助大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不需要教师按照章节目"满堂灌"、"堂堂灌"。学生自讲互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客观要求,是引发和激活大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一种有益的实践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必须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现实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必要环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两方面的关系,使现实批判服务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面教育。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这门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课程,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概括性的特点.内容比较抽象深奥.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效果,必须注重教学的艺术性.本文从五个方面讨论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原理"课程参与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自身调查研究的实践活动,将书本之外的现实问题带进课堂,学生通过自身的研究并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视域进行分析,教师引导大学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基本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进而增强"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学方法改革围绕德育实践活动展开,有效实现了"原理"课程的德育实践功能,增强了"原理"课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是一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过程,而从生态学角度看,该课程是一个由高校教师、大学生和教学生态环境等生态因子之间相互调适而实现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初心"的完整生态空间系统.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生态空间系统的中心,"以大学生为中心"是该教学生态空间系统建构的需要,也涉及培育大学生成为生态发展主体目标任务的实现.对此,该课程的教学应建构"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生态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持续纠正其生态失衡问题,同时优化其生态空间环境,以提高知识传授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认为课程目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是师生进行建构和解构的文本,教师、学生、课程和教材面向新事件而动,课程应当消解学科边界。课程改革可以借鉴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智慧,设置灵活的课程目标,师生共同参与课程生成,师生关系走向平等对话,充分发展综合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12.
与现实生活脱离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德育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将正确的理论、观点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外化为自觉的行动。因此,这就要形成“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德育理念,注重学生“实践活动”,改革目前《修养》课考核方式,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13.
我们主张将体验教学引进思想道德修养课,源于它强调情境创设、师生互动,从而使学生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有机结合,激情、明理与导行相互促进。让学生在体验教学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领悟做人道理,选择行为方式,真正实现“自我教育”。我们认为,将被一度遮蔽的体验教学从道德教育中凸显出来,在克服传统道德教育过分强调道德规范知识传授而忽视接受者自主选择性弊端方面,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主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这种能力是指一种综合的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要使学生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能力,更受企事业单位的欢迎,更具有人才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高校开展"六个‘为什么’"教学是保证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方向,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必要举措。"六个‘为什么’"涉及的重大问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交接点很多,在教学中需要统筹分配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注重课程考核。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课中的错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通过错因分析引导学生"知错能改",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不仅是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需要。文章拟分析错题资源的重要价值,并比较教学目标的三维度与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实际情况,通过简单的课例形式展现开发错题资源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虚拟学习社区(VLC)组成要素分析以及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学习中应用VLC的必要性探讨,以相关理论为指导,以自学考试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为案例,对VLC的构建和学习活动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并将教学设计方案付诸教学实践。研究结果表明,VLC在自学考试课程学习中效果显著,自考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自学考试课程学习中的作用;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增强,对自学考试课程学习态度朝着积极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8.
根据当前大学生越来越强烈的创业教育需求,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各高校开始逐渐建立和完善创业教育体制。通过探讨创业活动的项目要求,提出对"创业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是优化教学团队,以项目化开展教学活动,即积累创业学相关理论、撰写创业计划和实施创业方案。  相似文献   

19.
"思想道德修养"课在"两课"课程体系当中独具特色。文章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提出增强"思想道德修养"课实效性的几点思考:首先,贴近学生,彰显课堂活力;其次,遵循道德教育规律,强化情感教育;第三,整合校内资源,强化实践环节;第四,加强师德建设,实现全员德育。  相似文献   

20.
在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各高校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提高高职"概论"课吸引力和实效性,提高学生在社会实践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在"概论"课教学尤其是社会实践教学中,除了要将对该课程与高职育人特点相结合外,还应不断加强高职"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