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耀 《福建体育科技》2011,30(6):33-35,40
本论文从泰国泰拳与中国武术散打的竞赛规则为切入点进行对比分析,重点研究两者技战术体系特点及竞技风格的差异性,为科学认知泰拳运动与武术散打运动及如何借鉴先进经验以促进武术散打运动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2.
王岗 《搏击·武术科学》2009,6(12):F0002-F0002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中国武术与泰拳之争的言论一直占据着各大媒体体育版的重要位置,在媒体的炒作下,广大的中国民众群情激奋,通过各种渠道对泰拳口诛笔伐,为中国武术呐喊助威。一些武术高手、武林门派也纷纷请战,欲将泰拳的嚣张气焰打压下去,以此来捍卫中国武术的辉煌。  相似文献   

3.
2001年,中国武术和泰国泰拳进行了四次交锋,一是中国国家散打队和泰拳进行了主客场两场对搏;二是中国前卫体协与泰拳进行了两场比拼。结果是互有胜负,平分秋色。今年5月4日,中国武术和泰拳再次决战澳门,这场濠江对决是今年8月即将在广州举行的中泰武术泰拳对抗赛的前哨战,备受国内外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各位读者:2001年中国武术和泰国拳术屡屡交锋,互有胜负。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泰拳亦是名闻世界,随着中泰武术交流的不断广泛,人们对泰拳也越来越关注。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特设“坤青信箱”,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来信,泰拳专家坤青将在本刊耐心回答各位的问题。来信请寄:北京体育馆路8号《中华武术》杂志“坤青信箱”收。邮编:100061  相似文献   

5.
中国功夫战泰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9月8日(原定8月18日,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8月在京举行,此战再次延期),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将上演一场世纪决战——7位中国武术散打好手将迎战前来挑战的泰拳高手。至此,酝酿已久的中国武术与泰拳对抗赛擂响了战鼓,世人在欣赏了这场精彩的世纪决战之后,也将解开埋藏在心底的谜团——武术和泰拳到底谁更强?  相似文献   

6.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被列为国粹,但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及推广却大大不如泰拳、跆拳道、瑜咖等外来武术,这不得不能上引发我们对武术国粹市场推广的深思。正如少林方丈释永信所言“商业化仅仅是一个手段面不是最终目的”,本文就中国武术的市场推广展天论述,提出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7.
散打泰拳优势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武术和泰拳同是世界上悠久的搏击术,二者都曾与拳击、空手道、跆拳道等搏击项目进行过较量,而且胜多负少。如今,两种国粹也几经交手,互有胜负。可以说,泰拳是我们武术散打的主要对手。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为此研究泰拳的技术及规则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泰拳并准确制定对抗策略和对抗规则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2002,(11):17-17
柳海龙,中国当代散打至高荣誉的代表。曾获得:1999年中美对抗赛亚军;2000年全国锦标赛75公斤级第一名;2000年度中国武术散打王:2001年九运会75公斤级冠军;2001年中国功夫对泰国职业泰拳争霸赛冠军;2002年中国武术散打王;2002年全国武术锦标赛80公斤级冠军;2002年第一届世界杯散打比赛80公斤级第一名;2002年第二届中国功夫对泰国职业泰拳争霸赛冠军。  相似文献   

9.
燕侠 《中华武术》2001,(5):19-19
2001年6月和7月,将在中国北京和泰国曼谷上演两场中国武术散打和泰拳的对抗赛,这将是古老的中国武术与堪称世界最凶狠的泰拳的首次正式较量。这是记者日前在中国武术——泰拳交流与合作签字仪式暨发布会上获得的消息。  相似文献   

10.
江宗才 《精武》2004,(5):55-55
近年来,泰拳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传播,许多国家均不同规模地举办泰拳比赛。泰拳的发展为武术走向世界提供了宝贵经验,但是,国内有关泰拳的研究几乎未见。本文对泰拳的技术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对武术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角度对中泰两国武术格斗理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促进中泰两国文化交流和武术传承。主要结论:中国武术格斗的理念体现了浓厚的人文精神色彩,注重养生修炼,以制服对手为主,护人护己;泰拳格斗的理念体现立体式进攻,通过强烈的取胜欲望换取生存的权利;中泰两国武术都受佛教影响较深,注重礼仪,道德观念强。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以奥运项目为主体的情况下,在西方体育与韩国跆拳道、日本剑道与空手道、泰国泰拳等亚洲武技的激烈冲击下,属于中华民族的武术该如何生存与发展?是自生自灭还是在国家强有力的政策干预下得到传承与发展,是否对人类有所贡献?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国武术进入学校必要性进行研究与分析,希望得到国家与各学校领导的重视,让中国武术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林凡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19-219,221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影响无数套路演练风格的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武术套路运动的演练风格是对中国武术传统项目的最佳展现,是武术套路运动员个性的表现。武术套路运动员正是通过独特的风格特性而将异彩纷呈的武术套路表现的淋漓尽致。重视对武术套路风格的把握是“现代武术套路”培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武宣 《武当》2011,(5):4
2011年3月8日,世界泰拳理事会、业余泰拳联合会、中国武术协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共同签署了中国武术及泰国泰拳合作备忘录。发布会上,世界泰拳理事会主席切塔上将发表讲话说,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灿  相似文献   

15.
王涛 《新体育》2003,(10):16-17
500多年历史的泰拳和5000年历史的武术在一起比赛会是什么样?作为世界上两种最悠久的搏击流派,武术和泰拳都曾与拳击、空手道、跆拳道等搏击类项目进行过比赛,而且均胜多负少。但武术和泰拳,直到公元2001年仍未有过正式碰面。  相似文献   

16.
体育地理学范畴下的中国武术区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地理学、体育学、历史学理论,结合文献资料法对体育地理学理论背景下中国武术区域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认为,武术区域研究作为地理学、体育学、历史学与武术文化学的交叉学科的共同理论研究,具有较深的理论性和科学性,对挖掘和发扬中华传统武术、促进区域武术拳种的继承、弘扬和发展均有积极作用.目前关于中国武术区域理论的研究有武术地理理论研究、武术拳种区域分布、地域武术文化和武术人才分布几个方面,其中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理论较为突出,武术区域研究的发展趋势应该结合地域文化特征和武术风格,探析特定地理环境下丰富武术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中国武术在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制约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进程的主要问题为对外教学缺乏统一管理与规范、对外宣传主动性不足、专业武术师资介入门槛低和语言障碍。建议采取完善孔子学院武术课堂、建立武术表演团、组建武术专家团、建立武术交流处等措施,结合孔子学院办学方针重新调整中国武术对外发展策略,整合完善武术资源,以期形成中国武术对外宣传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8.
武术演练的风格与个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演练的风格与个性太原师专体育系周玉芳随着中国武术运动的不断发展和逐步走向世界,人们的欣赏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目前中国武术的发展主要是长拳类套路,似乎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单纯追求速度快,难度大,轻捷飘逸,风格逐渐趋于一致,而缺少鲜明的个性,缺乏内...  相似文献   

19.
张陌 《新体育》2010,(1):13-13
新体育:最近,关注泰拳挑战中国武术的新闻成为热点。您能介绍一下中国功夫对泰国泰拳争霸赛的性质吗?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散打与泰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阳东 《福建体育科技》2003,22(1):28-29,33
本文通过观察中国武术散打与泰拳的几场激烈对抗的情况 ,把两者加以比较分析 ,从中找出中国散打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提出中国散打抗衡泰拳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