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简要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桥型和结构尺寸的选择、设计以及结构受力分析进行了介绍.大桥采用主跨为85 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主梁采用单箱单室变截面箱型梁,配置三项预应力体系,下部结构采用矩形薄壁空心墩,钻孔桩基础.通过对该桥进行结构分析,桥梁各部分均满足规范要求,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总结该桥的设计要点,为其他同类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高速铁路及桥梁的了解,明确列车提速对既有线路桥梁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法;参考秦-沈高速铁路的设计,拟定高速铁路单线32m简支箱梁的截面尺寸,并针对性地对桥梁的不同截面,不同位置进行了正应力、剪应力、主应力、抗裂度、挠度、温度应力、局部压应力等验算,结合单线简支箱梁的施工工艺,其中包括模板的制作、混凝土的施工、张拉预应力、移梁等工艺,并提出施工要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3.
以清漳东源3#特大铁路桥连续梁施工为例,系统的介绍了该桥跨邢汾连接线(44+72+44)m的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0#块钢管柱托架施工、现浇梁端挂篮施工、合拢段施工、线性监控等施工技术,并对施工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对同类工程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高速铁路及桥梁的了解,明确列车提速对既有线路桥梁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法:参考秦一沈高速铁路的设计,拟定高速铁路单线32m简支箱梁的截面尺寸,并针对性地对桥梁的不同截面,不同位置进行了正应力、剪应力、主应力、抗裂度、挠度、温度应力、局部压应力等验算,结合单线简支箱梁的施工工艺,其中包括模板的制作、混凝土的施工、张拉预应力、移梁等工艺,并提出施工要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某鱼腹式连续箱梁桥静载试验的方法、内容和实际加载方案,为检验该类桥的静力性能,对跨径为30 m+48 m+30 m的某鱼腹式箱型截面连续梁桥进行静栽试验.测试了结构的应变(应力)、挠度等,并将实测值与有限元计算的理论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应变与挠度测试结果与理论数据相符,应变校验系数在0.60~1.00之间,且卸载后无残余变形,该桥承载力处于安全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斜拉桥采用挂篮施工主梁时,挂篮底部行走轮对主梁底板产生巨大的竖向反力.混凝土底板、肋板可能在此反力作用下发生局部承压开裂破坏,需进行安全验算.行走轮与底板的接触区域是未知的,混凝土的受力变形均由接触区域决定.为寻求简单适用的计算方法,采用弹性接触Hertz理论,求解行走轮与混凝土板接触区域大小及应力分布,在此基础上应用规范推荐公式进行底板及肋板的抗裂安全验算.算例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可以简便地进行主梁底板的局部承压安全验算.  相似文献   

7.
以澳门轻轨C370标段项目为背景,开展了一联5×60m混凝土节段预制等高度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有限元计算,以研究该类箱梁在正常使用阶段和施工状态下的结构行为,不同工况组合下梁体应力状况与预应力变化等结构静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梁体内力满足规定,整体性较好;体内外预应力增量随跨中弯矩基本呈线性变化,静力增量及预应力损失值相对较小;在施工阶段,梁体下缘压应力储备充足,满足运梁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京石客专滹沱河特大铁路桥施工为例,较详细地介绍了该桥梁跨石太高速公路(40+64+40)m的三跨预应力砼变截面连续箱梁0#块钢管柱托架、合拢段、线性监控等施工技术,并对施工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对同类工程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某座V形墩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建立V形墩连续刚构桥0号块的ANSYS有限元模型,对拆除支架后V形墩0号块在自重工况下的变形和应力进行分析,同时对V形墩的夹角和厚度在自重工况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V形墩的下内隅、0号块主梁的跨中截面下缘、箱梁翼板根部截面上缘以及V形墩与主梁的夹角位置可能出现较高拉应力;V形墩的夹角对V形墩0号块的受力影响较为显著,在V形墩夹角较大的情况下,主梁与V形墩之间的夹角建议采用圆弧形,避免应力集中造成节点位置混凝土开裂。  相似文献   

10.
梁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是保证工程结构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引入图像分析法快速解决矩形截面梁承载力不足的问题。该方法直接从梁截面承载力与其影响因素关系图像走势入手,迅速找到满足承载力要求关键节点,大大节省不断逼近目标值验算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青年教师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师资力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前赴后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教学改革催生了新的探索。思想革新和制度革新,是一切高校教改的源头。只有在制度建设和内在基础等方面同步发力,才能促进高校科学考评体系的形成,推进高校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2.
在《工程流体力学》考试中,一道静力学题,学生们采用了20多种不同的解法求解。本文将试卷中出现的各种解法进行归纳,把其中思路较简单的4种典型解法——采用压强传递思想求解,整理出来,供教师和学生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传感器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对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开发创新思维有着重要作用,针对传感器课程知识结构陈旧、不能适应新型传感器器件应用和技术发展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的角度,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探讨。提出通过增加新型传感器、物联网和无线传感网络方面的技术知识,采用理实一体、项目式教学方法,改变验证性实验的操作模式,加强综合性实验、创新型实验等措施对现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期,师德建设是其中关键性问题。探索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介绍了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内涵,提出了构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路,以期推动我国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和培养,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青年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5.
采用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定点焊接了Q235钢对接工件。研究了工件间隙对定点焊接(模拟起始阶段)的熔深状态和非电量电测法中相应的脉冲峰值阶段电弧电压信号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工件间隙在0 mm至1.2 mm变化,焊接过程中熔池的体积和熔深逐渐增加,焊缝从未熔透逐渐向熔透和过熔透变化,脉冲峰值阶段电弧电压波信号波动先降低后增加,当工件间隙为0.9mm时,焊缝处于临界熔透状态,对应的拐点处脉冲峰值阶段电弧电压信号波动为2.79 V。这说明脉冲峰值阶段电弧电压信号波动可作为观察焊接过程中焊接熔深的特征信号。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探讨机器人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别以机器人运动控制建模、舵机模型辨识、舵机稳定性分析、机器人运动轨迹控制等为任务,介绍控制系统建模、对数频率特性曲线、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分析、PID控制等理论应用,体现了本门课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点。机器人的应用降低理论授课的难度,实际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前期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的研究,从培养模式研究中的人才规格定位,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搭建课外人才培养平台几个方面出发,立足于转型发展,全面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质量,为开展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和更高要求。本文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实例,围绕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论述了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思路,强调思维的突变、善变是新形势下教育实践和创新的特征。进一步指出作为创新思维形式的逆向思维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贴近时代特征、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需求和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线路课程设计是一门综合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实践课程,对工程实际经验依赖性很强。本文分析了目前铁道工程线路课程设计培养现状,论述了加强实践环节的必要性,并开展了加强赴现场模拟踏勘、邀请线路设计专家入校讲解等尝试,以期为类似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关于信息安全课堂教学模式的众多分析,并结合笔者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方案,突出了在课堂教学中信息安全案例的课堂教学模式,并针对该模式的具体执行办法,进行了优缺点的分析及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