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有阳光的日子,一切都有了色彩。李怡蓉,这个阳光般灿烂的女孩只要一出现在荧屏上,总能令人被她的耀眼光芒所折服,让你平淡如水的枯燥生活顷刻间变得丰富多彩。“幸运的花总为有准备的人而盛开”活泼、美丽、聪慧的李怡蓉,从小就爱唱爱跳,集“琴”、“画”、“演”于一身,钢琴、小提琴、葫芦丝、巴乌、绘画、表演样样都能信手拈来。1991年就读于云南艺术学院戏剧系,在那个时候,她就是校园名人了,并获奖无数,常被人称之为“造奖公主”,且有事实为证:在首届中国明日之星影视新秀表演艺术大赛中获一等奖和最佳新闻奖;云南省首…  相似文献   

2.
丽莎 《兰台内外》2010,(6):61-62
不知不觉,著名表演艺术家赵丽蓉老师已经离开我们十年了,如今,人们依然会下意识地在春晚中寻找她的身影,她一生坎坷,大器晚成,“笑星奶奶”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3.
接受采访任务时,我们电台领导说:“程芳明这个同志值得宣传!”来到蓉江镇广播电视站站领导头一句话就是:“程芳明工作上无可挑剔!”可是,当笔者找到程芳明向她说明来意时,她却说:“我不值得宣传,不要写我!”这一推一挡的两种态度,更加激发了笔者深入采访的兴趣。和所有跟程芳明打过交道的人一样,笔者先感受到的是她的那一份——浓浓的广播情程芳明年幼的女儿一直有个最大的愿望,那就是(停电。因为只有停电了,妈蚂才有时间去陪她。她曾经对程芳明说:“妈蚂,你再也不要做播音员了。自从你做了播音员,就没有带我去散过步,看…  相似文献   

4.
英籍华人女作家韩素音,人称她家是个“联合国”。她父亲周映彤,是铁路工程师,祖籍广东梅县。她母亲玛格丽特是比利时人。她丈夫“陆文星”是印度人。她养女蓉梅是中国人,蓉梅的丈夫是美籍犹太人。而韩素音  相似文献   

5.
记得还在学生时代,一到那动人心魄的主题曲响起,顿时就万人空巷了。几乎所有的人全都聚集在电视机边,随着那跌宕起伏的剧情如痴如醉。可是事后不过二年,突然惊闻"蓉儿"去了!!她带着无数蓉迷们的悲恸与遗憾去了……  相似文献   

6.
陆小娅获奖的消息不胫而走,用她的话说,一时间“电话爆炸”。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同行、读者,都对她的成功给予了衷心的祝贺。还有许多人找上门来约稿,请她开专栏。她成了“名人”。 但陆小娅对这一切都淡然处之。“原以为能进提名就不错了!”她事后坦言。“材料交上去了,对我来说就拉倒了,就像当年报考中国青年报时一样。” 许多人曾关心小娅获奖后的心  相似文献   

7.
BBS与报纸之间的议题互动探讨——以“芙蓉姐姐”为个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宁 《新闻界》2005,(6):118-120
一、前言 2005年上半年,一位人称“芙蓉姐姐”的女子迅速窜红。7月17日,在百度中以“芙蓉姐姐”为关键词搜索可得到2,570,000个相关结果,三天后这一数字就增长到2,620,000。“芙蓉姐姐”原本寂寂无名,2004年她开始在水木清华BBS的Picture版贴图,因照片中的姿态与说明文字别具一格,引发了众多的回帖与讨论。不仅如此,“芙蓉姐姐”的文字和照片还被从校园BBS上转贴到了其他论坛,“从一种校园式的隐秘小天地进入了更广阔野蛮的外部网络世界,这让她大大的出名了”。2005年5月,“芙蓉姐姐”开始受到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关注。至此,天于“芙蓉姐姐”的报道更是此起彼伏,形成了风靡一时的“荚蓉现象”。  相似文献   

8.
悠悠汩岁江,孕育了举世瞩目的龙舟文化.陶冶了沿江两岸的风流人物。“英雄辈出,代代天骄;抬望眼,楚风灵韵,求索精神万古标!”越过时空隧道的今天,在这里一提起湖南蓉泰薯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易蓉,人们由衷地赞叹她是“汩罗江畔飞出的“金凤凰”。  相似文献   

9.
在我家斜对面的土墙上,也不知什么时候长了一棵小柿树。它太小了,以至于我从来不曾注意它。但正是这棵柿子树,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一天,我没事到张老嫂子家去玩,她正忙着做鞋垫儿。看她忙成那样,我不禁戏问:“老嫂子,你做这么多鞋垫儿干什么呀?”她很认真地说:“做鞋垫儿卖呢,一双都卖六角呢。”“才六角?”我不屑地说,“你这么大的年纪了,又不缺吃穿,何必瞎折腾。”她笑而不语。吃午饭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桌旁,津津有味地吃着,我却滔滔不绝地谈论张老嫂子做鞋垫儿的事,还笑她有劲没地方使,并且特意强调了做鞋垫儿如何…  相似文献   

10.
南京一位报考研究生的女大学生,因为不好意思向经济并不宽裕的父母开口要钱租房,干脆把“家”安在了南京大学的通宵教室内,而且一住就是1个多月。她每天看书15小时,吃喝睡全在校园内。1月9日,有媒体在报道这条消息的结尾时写道,临分别时她才扬脸一笑,露出一口黄黄的牙齿,记者同时也闻到了一股不太清新的口气。记者“曝光”考研女“黄黄的牙齿”与“不太清新的口气”,不知是对女学生不太讲卫生的“舆论监督”,还是对她艰苦生活的同情?徜若连的口臭也要“曝光”,那这种“舆论监督”也着实过琐碎了。所以,笔者只能相信这是记者对考研女生的同情…  相似文献   

11.
影片中常有“碰破头”这一情节,但剧中的表演常令人觉得虚假。从细节上讲,那摔出的速度、碰撞物震动的程度,都说明这样的碰撞,于剧中人亳发无损,但结果却是头破血流,昏蹶于地。看罢只觉得可笑。香港影片成龙演的武打片子,令人兴奋激昂,重要的原因是,武打中碰撞的各种细节都真实可信。评剧演员赵丽蓉,世人评她“浑身是戏”,就是指她  相似文献   

12.
优嘉的奥秘     
2002年1月,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首届“电视节目主持人新人奖”比赛中,才大学毕业半年多的上海卫视《新上海假日》主持人王优嘉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了“最佳女主持人”的桂冠,总分居全体参赛者之首。笔者对优嘉进行了深入的采访,探明了她走向成功的三个主要奥秘。一、面对机遇———“该出手时就出手”望子成龙的爸爸妈妈给优嘉设定的理想目标是“未来的居里夫人”,于是为之进行了倾心的培育。一次偶然的机会,便使她偏离了走向“居里夫人”的轨道,却直奔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目标而去。她所在的高中,自办了一个十分简陋的“金…  相似文献   

13.
拿出选题,容易;拿出好选题,不容易!这里边凝聚了编辑的创造性劳动,编辑也是一个创作者。一本成品图书,它的出版就像母亲“十月怀怡”终于分娩一样,那种喜悦自不必说。因此由编辑去宣传自己策划的书,就像介绍自己“孩子”的孕育、成长过程一样,充满激情,也最具有说服力。图书出版后,编辑是最有资格对其进行评价的了,他(她)一般能相对客观公正地看待作品,在这里,编辑担当的角色是评判者。  相似文献   

14.
看了李素丽的先进事迹,我不禁为她用心去工作所折服,她说:“用力去做只能达到称职,用心去做才能达到优秀。普通平凡的事情要往好里做,是没有止境的。”为此,李素丽用心去做工作的准则是“礼貌待客要热心,照顾乘客要细心,帮助乘客要诚心,热情服务要恒心”。正是这普通的“心法”温暖了无数个乘客的心,使北京公交汽车售票员这一“对内代表首都,对外代表中国”的特殊职业在阳光下展现得绚丽多彩,也使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变得崇高而又伟大。李素丽的事迹很多,说也说不完,但她传奇般地把车内一小偷制服却被北京人传为美谈。一次车内一…  相似文献   

15.
蓝柯  小虎 《新闻天地》2007,(12):28-30
当老实憨厚的“靖哥哥”不能在现实中和机灵乖巧的“蓉妹妹”再续前缘时,当“五阿哥”和“小燕子”在电视剧里爱得死去活来而在戏外鲜有见面机会时,当理想的爱情与残酷的现实遭遇巨大的落差时,人们不得不感叹:电视中的神仙眷侣无法在现实中最终走到一起。但电视剧《罗贯中》的男女主角王斑曹颖却把他们的爱情从戏里延伸到了戏外。  相似文献   

16.
小合 《新闻世界》2006,(2):70-71
近日,读了一篇初到荷兰海牙就读的学子在异国他乡撰写的短。中介绍她到达海牙选座美丽城市后,竟收到了以该市市长名义写来的热情洋溢的信和市长的名片。来信请她去市政厅领取一个“令你惊讶”的“欢迎包裹”,包裹领取后,她被里面精致的物件深深地感动了:一个面标,一杖印有市政厅电话号码的钥匙,  相似文献   

17.
刊中报     
散文笔中情别于二姐永远离我而去了,唯一留给我的,就是书写此文的钢笔了。拿到入伍通知书时,二姐已病得不能起床。一天,她把我喊到了床前,从被子里摸索出一支崭新的钢笔,断断续续地说:“小弟,姐也没啥值钱的东西送你了,把这支钢笔拿去吧,算二姐送给你的纪念品,到了部队就用这笔写文章吧!”望着她那被病魔摧残的瘦弱面容和青紫双唇,我眼含热泪,郑重地接过了那支钢笔。到家后,母亲流着泪告诉我:你姐知道你去当兵后,见别的人给你送钱送物,她因为治病家里欠了一大笔债,没钱,就把家中唯一的一只老母鸡给卖了,换了这支钢笔,…  相似文献   

18.
肖先治 《新闻窗》2007,(6):94-95
我还在当学生时,就喜爱文学,担任过语文课代表,也常常“舞文弄墨”。但似乎命运会开玩笑,我在上大学时,没有报考文科,而选择了师大的数学专业。参加工作后,又碰上“文化大革命”,在这种非常时期,学非所用,是司空见惯的.  相似文献   

19.
说起成都军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丑小鸭”报道组,就不得不先提提学员二队严蓉。这个未来的“白衣天使”,常常用她那对又黑又亮的眼睛细心地观察着多彩的世界。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让她激动,又有不少丑陋的东西使她愤怒。于是,她向同学们提议成立新闻报道组,又风风火火和一大帮同学闯到宣传科报名。新闻干事沉思片刻,挥毫写了“丑小鸭报道组”几个字。姑娘们先是一愣,而后释然了:美丽的白天鹅不就是从丑小鸭成长起来的吗?由十人组成的“丑小鸭报道组”从此开始活跃在学校和社会。小吃部里,几个战士敞胸露杯,酪酊大醉,姑…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阿城市电视台年仅;34岁的记闫阿红,离开了这个她多么恋恋不舍的世界,却留下她的一双角膜,给了一个老人和一个年轻人重见光明的机会,也因此成了黑龙江省历史上第一位眼角膜捐献。据报道,她生前更是一名想方设法为百姓解决问题、为民生呐喊尽职的好记。因为她不仅仅只是为了工作去接触生活艰难的人们,而是真心实意地去帮助群众,用“心”去贴近百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好评。新闻界需要更多的将百姓放在心上的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