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看到《中国学校体育》寻找老读者的征稿通知,我们夫妻的心蠢蠢欲动。于是,拿出从1997年开始订阅的100多本《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花了5天的时间,从头至尾又欣赏了一遍,我们决定——爱她就要说出来。一、《中国学校体育》——我们夫妻都爱上了您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学校体育》自1981年9月创刊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作者及一线体育教师的肯定与支持。2011年喜迎《中国学校体育》创刊三十周年,为此,特开展"寻找老读者"及"《中国学校体育》创刊三十周年征文(图)"活动。如果你是《中国学校体育》的老读者,又或《中国学校体育》曾对你产生过巨大影响,那么,你就是我们要寻找的人。  相似文献   

3.
以下100名热心读者是本刊读者调查活动中抽取的,他们每人将获得2000年《中国学校体育》全年杂志一套。本刊将按期把杂志寄给每位读者。读者为本刊提了很多好的建议,有的很具体、细致,表明了读者对杂志的厚爱,我们很感动。在此,感谢热情参与读者调查活动的读者,感谢所有关心、喜爱、订阅本刊的读者。《中国学校体育》是为广大读者———体育教师们办的,读者的建议我们将在工作中合理地采纳,努力把杂志办得更受读者欢迎。2000年《中国学校体育》将增加4页彩页,为读者呈现图文并茂的表现内容,希望读者喜欢。另外,我们加强了自办发…  相似文献   

4.
读者评刊     
<正> 亲爱的读者: 《学校体育》杂志在顺利完成64期出刊任务之际,将更名为《中国学校体育》,您的支持和帮助使她有了今天的跨跃,我们杂志社的全体工作人员在此衷心地感谢您,同时也希望您一如既往地为《中国学校体育》提供更多的宝贵意见,特别是希望您提出她存在的缺点,多提一些批评性意见,以帮助她更好地成长。《学校体育》的历史使命将由《中国学校体育》承担,《学校体育》与您的深厚情谊,将由《中国学校体育》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5.
告读者     
<正> 亲爱的读者: 当您读到本期《中国学校体育》时,就快到明年杂志的征订时间了。欢迎您继续订阅《中国学校体育》杂志。1993年的《中国学校体育》仍为双月刊,但杂志将有较大变化——加强刊物内容的实用性;增加中心插页;提高封面用纸质量。为此,杂志定价也会作相应调整。请您不要  相似文献   

6.
最近接到湖北山区一位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来信,疾呼:“请给农村体育教师留个‘豆腐块’!”我想说:《中国学校体育》有很多作者是农村体育教师,文章反映农村体育教学的现实,请留意,有关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文章,《中国学校体育》安排在了各个栏目中,期期与您见面。多年来,《中国学校体育》一直坚持为读者办刊的宗旨,编辑录用稿件的原则亦是为广大一线体育教师服务。“一线话题”栏目组真诚欢迎大家用各种方式来稿参与。为此,我们特地选编了下面的文章,希望对想参与而不知如何参与的老师能有所启发。农村的教师们应该相信:《中国学校体育》与您无距离!“一线话题”愿做我们全国一线体育教师最忠实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7.
最近接到湖北山区一位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来信,疾呼:“请给农村体育教师留个‘豆腐块’!”我想说:《中国学校体育》有很多作者是农村体育教师,文章反映农村体育教学的现实,请留意,有关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文章,《中国学校体育》安排在了各个栏目中,期期与您见面。多年来,《中国学校体育》一直坚持为读者办刊的宗旨,编辑录用稿件的原则亦是为广大一线体育教师服务。“一线话题”栏目组真诚欢迎大家用各种方式来稿参与。为此,我们特地选编了下面的文章,希望对想参与而不知如何参与的老师能有所启发。农村的教师们应该相信:《中国学校体育》与您无距离!“一线话题”愿做我们全国一线体育教师最忠实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8.
<正> 当我们接到国家新闻出版署下达的关于《学校体育》的更名批件时,大家都感到振奋,感到欣慰,感到鼓舞。《学校体育》更名为《中国学校体育》,不仅是我们刊物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同时也反映了党和政府对学校体育事业的关心与重视,表达了我们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多年来的心愿。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学校体育》自1981年9月创刊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作者及一线体育教师的肯定与支持。2011年喜迎《中国学校体育》创刊三十周年,为此,特开展"寻找老读者"及"《中国学校体育》创刊三十周年征文(图)"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学校体育》自1981年9月创刊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作者及一线体育教师的肯定与支持。2011年喜迎《中国学校体育》创刊三十周年,为此,特开展"寻找老读者"及"《中国学校体育》创刊三十周年征文(图)"活动。  相似文献   

11.
读罢王占春先生最近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2000年第一、二期上的的《新中国中小学体育教材建设五十年》一文后,对建国后的体育课程与教材建设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我国现在体育课程和教材理论的现状也有了新的了解。的确,中国近代体育学科的历史还不到100年,新中国的体育课程建设也才刚刚50年,我们能有这样一个初步成型的体育课程框架和体育课程与教材理论,应该说也是难能可贵了,这是我国几代学校体育工作者和体育课程教材研究者的心血和脚印。但是,作为面对新世纪教育改革的学校体育工作者和体育课程教材理论研究者,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中国体育课程与教材理论研究比起素质教育对我们体育的期待,比起其他学科的课程与教材研究都还有很大的差距,因为毕竟我们学科建设的历史短,研究人员也相对匮乏。我们还不能满足于我们已有的成绩,也还不能认为我们的体育课程已经是建立了“完整的体系”,现在的体育课程与教材理论中确实还有许多尚未说明和尚待整理的问题。本文本着以上的认识和为我国体育课程和教材理论做点贡献的动机,仅就在《新中国中小学体育教材建设五十年》(以下简称《论文》)文中提出的几个可以说是代表我国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12.
务实十七载发刊至百期贾新军十七年来,《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在同类期刊中始终占有最多的读者,深受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爱戴和欢迎。她在整个体育学刊中之所以处于最好的优势,追溯起来,有以下三点是值得我们回顾的。一是,良师益友。1981年第一次见到《学校体育》倍...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学校体育》自1981年9月创刊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作者及一线体育教师的肯定与支持。2011年喜迎《中国学校体育》创刊三十周年,为此,特开展"寻找老读者"及"《中国学校体育》创刊三十周年征文(图)"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校体育》2008,(9):F0004-F0004
<正>美国体育学院与《中国学校体育》于2008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正式成为《中国学校体育》的学术合作机构。今后,美国体育学院将为《中国学校体育》提供各种形式的学术支持,双方将在学校体育教育、运动医学、教练员培训、远程教育等领域展开积极合作,携手为推进中国学校体育事业、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正>当暖阳爬上窗台时意味着新的一天开始,当雪花在枝头轻落时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来临,当《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在书桌上摞满十二本时也提醒我们"一线话题"栏目又在大家的陪伴下走过了四季。回顾2015年,栏目组迎着国家希望学校体育发展的方向努力前行,发挥媒体资源优势,用满满的"正能量"滋养我们体育人的心田,把"阴影"和"负能量"悄然释怀。回首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为此将2015年主要工作及2016年整体思路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卷首新年致读者(1·1)学习、遵守、运用被教师法》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2·1)“成功体育”的呼唤(3·1)要正确学习国外学校体育思想 (4·1)面对市场经济的抉择伟·l)调查研究制定规划落实措施责任到人(6·1).言论·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l·4)国家教委体卫司1994年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安排(l·7)国家体委群体司1994年学校体育工作安排(1·8)转轨·接轨·新起点(l·9)中国大、中学生体育协会表彰全国课余训练试点工作先进学校(1·10,全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论文报告会在西南师范大学进行(1·10)认真搞好体卫结合试验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十多年的办刊进程中,《中国学校体育》历尽艰辛,得到了稳步发展。我们深知,这与读者的厚爱和支持是分不开的。如今,当杂志和其它行业一样走向市场的时候,我们遇到了新的更多的难题,就更需要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人靠两条腿行路。同样,一种刊物能够站立起来,也是靠“两条腿”支撑的,一条是刊物的社会效益,另一条就是刊物的经济效益。多年来,我们坚持面向基层、面向读者、面向实践的方向,努力把《中国学校体育》办成广大学校育工作者喜爱的读物,而在经济上却总是感到力不从心,难以把握。无需讳言,杂志的发展是靠一定的  相似文献   

18.
2000年中国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教育部又先后推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小学和初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并在部分地区学校试行;2002年9月,试行范围进一步扩大,继而颁布了新的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至此中国教育迎来了建国以来最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从指导思想和内容框架方面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面对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学校体育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在这期间收获是巨大的,但也在实践中暴露出来不少问题。自2007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已经开始,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结合几年来对课程改革的感受和思考,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课程标准修订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9.
<正> 《学校体育》更名为《中国学校体育》,这不单是冠于“中国”两字的简单相加,而是标志着这份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者所欢迎的杂志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也意味着为发展中国学校体育事业而肩负起更加繁重的历史使命。十年来,《学校体育》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制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坚持为学校体育事业服务,为广大学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校体育》2008,(3):96-96
<正>近来,我们在稿件的审理录用过程中发现抄袭的现象时有发生。众所周知,抄袭是违反《著作权法》的违法行为,是对他人合法权益的侵权行为,甚至是窃取他人劳动成果的偷窃行为,也会严重影响刊物质量。以广大体育教师和学校体育工作者为读者对象的《中国学校体育》坚决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