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匈奴奴隶主贵族不断向汉朝发动进攻,对西汉中央政权构成严重威胁。坚决打击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武装进攻,完成内地与西域的统一,成为西汉政府和广大各族人民的迫切愿望。从元光五年(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开始对匈奴全面用兵进行反击,元封二年(公元前108年)汉军降服了楼兰和姑师,揭开了汉朝统一西域的序幕。至汉宣帝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汉朝五路大军再次对匈奴全面用兵,历时半个多世纪。汉军获胜,匈奴在军事上的节节失利,导致了内部矛盾加深。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日逐王因担心被单于所杀,遂率4万余众降汉。同年,汉朝在西域乌垒(今轮台县策大雅)建立了新疆历史上第一个代表中央政府行使主权的最高军政机构——西域都护府。首任西域都护由郑吉担任。  相似文献   

2.
徐胜 《中学历史教学》2006,(1):11-13,66
[专题解读]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公元前221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今天中国的广西、云南等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区都在秦朝管辖之下,并设有郡县加以统治。汉朝在西域设置都护府,增设17郡统辖四周民族,形成包括今天新疆各族人民先民在内的疆域广阔的国家。在汉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频繁交往中,汉朝之名也被其他民族用来称呼华夏民族,形成了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经过秦朝的开创、汉朝的巩固和发展,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此奠定。  相似文献   

3.
广东、香港、澳门 (海南另有文专论 )等地区 ,古为岭南的一部分 ,连为一体 ,仅有陆地与海岛之别。其民族和文明步履基本一致。秦朝统一岭南后 ,以百越为主体的多民族归服中央统一政权 ,内地秦人陆续徙入 ,增进了这一地区与中原经济、文化的交流。秦末至西汉初 ,南越王国为这一地区的安全和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归服中央政权统治后亦然。汉武帝灭南越王国 ,设立郡县 ,当地居民大都成为汉朝的编户齐民 ,汉文化在该地区广泛传播 ,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发展 ,且成为汉朝海上“丝绸之路”的中枢地和聚汇中心 (今广州 )。东汉王朝时期亦然。秦汉时期 ,尤其是汉武帝以后 ,广东、香港、澳门等地区的民族与文化 ,呈现出蓬勃发展趋势 ,基本上已赶上中原社会发展的步伐。从而说明了只有国家的统一 ,民族的团结 ,与海外或邻国的交往 ,边远地区的百姓生活才能比较安定 ,社会才能较快发展 ,落后面貌才能得到较快改变。  相似文献   

4.
魅力新疆     
新疆,全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陆地面积第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总面积占中国陆地面积六分之一,边界线长度占四分之一。该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其前身是清朝末期1884年设立的新疆省。新疆大部自汉朝第一次纳人中国的版图,汉唐时为西域,元明为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地,清统一其地,其北部称回部、南部称准部,合称回疆,  相似文献   

5.
序:先秦时期新疆与内地的密切联系第一集:西汉时西域正式归放中国版图第二集:魏晋南北朝时西域与内地的一体化格局第三集:隋唐统治下的辽阔疆域第四集:高昌王朝等地方政权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第五集:元明时期对新疆的管辖第六集:清朝统一新疆及新疆建省尾声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是历代文人多有唯我独尊的大汉族主义,惯说:匈奴侵略汉朝,突厥侵略隋唐,蒙古侵占中国等等。此种不良影响,既久且广! 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不断强调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不单对现在的55个少数民族应该注意讲平等,讲团结,对中华民族系统内的古代少数民族,也应该采取同样的立场、观点,一视同仁,承认他们都是汉族的兄弟民族。对少数民族政权和汉族王朝的军事  相似文献   

7.
清代在吐鲁番地区设置的最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就是札萨克旗制。本文细致考察了清朝在吐鲁番地区实施札萨克旗制的背景以及在统一与建设新疆中的作用,并通过清朝与额敏和卓在吐鲁番势力的消长反映了清朝中央政权对吐鲁番以及整个新疆统治力度的强化。  相似文献   

8.
张骞通西域     
一、匈奴和西域汉朝时候把现今新疆和新疆迤西的一大片地方都叫做西域。正当西汉帝国兴起的当儿,北方的匈奴也强大起来。使匈奴威震四邻的是冒顿单于,他控制了天山北路的西域诸国。冒顿单于骄傲地告诉汉朝皇帝:他已经把射弓的人们都并成一家了。敦煌、祁连之间(现今罗布泊和青海之间)是一块水草丰美的牧野。西  相似文献   

9.
从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统一的思想不仅在汉族人民和统治阶级中根深蒂固,而且许多少数民族的政治家、思想家也都积极地予以鼓吹。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元、清两个统一全国的王朝和许多地区性政权,都继承和发展了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文化,保持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这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别无先例。清朝康熙皇帝在祭祖诗中用“卜世周垂历,开基汉启疆”等诗句,表明清朝是继承了周朝和汉朝的正统。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秦汉开创,经唐、元、清三朝的的巩固与发展,成为历史文化最久、统一时间最长的伟大国家。由此…  相似文献   

10.
概 说东汉末年曹操已掌握政权,至公元220年曹丕做皇帝,汉朝才灭亡,魏国才正式建立。魏国并没有统一中国,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公元265年西晋成立,280年灭了东吴,得到统一。但在第四世纪之初,北方又分裂,公元317年晋朝政府迁往江南成立东晋,而北方则有十六国之乱。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后便进入南北朝时期,南方由刘  相似文献   

11.
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克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上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等地区。西域是匈奴与汉朝角逐的重要舞台,本文从经济、军事、地理等方面具体分析西域对匈奴的战略价值,西域物产丰富,可以为匈奴对汉作战提供大量的物资与装备,西域的地理态势对匈奴而言亦有重大的价值,西域处于中西方贸易和交往的枢纽位置,极具贸易价值。从而揭示为何在汉匈两大政权对峙的几百年里,匈奴始终拼尽全力不肯放弃西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西域都护     
《新高考》2008,(9)
汉朝设立的西域最高行政军事长官。西汉宣帝第二年(公元前68年)派侍郎郑吉屯田渠黎(今新疆尉黎一带),与匈奴争夺东师,使护卫鄯善以西“南道”诸国安全。至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逐日归降汉朝,郑吉派兵迎之,  相似文献   

13.
对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来说,《哀牢传》也是一篇很重要的民族学文献。哀牢归汉的根本动机可能是为了借助汉朝政府的赏赐与封号强化哀牢人的民族认同,保持哀牢民族的继续生存与发展。从民族交往需要来看,民族统一需要对异民族进行田野调查。哀牢民族的民族认同与汉朝政府的民族统一在民族学的沟通手段上形成了一种历史契合,因此,民族志也就必然会成为解决民族统一的最佳沟通手段。《哀牢传》的诞生就是民族交往历史耦合的需要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4.
新疆作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是从哪一个封建王朝开始的,而是在原始社会,在五千年以前,就与祖国内地融合在一起了,到奴隶制国家形成的时候,它也象山东、河南、陕西等内地省区一样,一开始就是这个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梁启超就曾说过,“今万里余之新疆,实五千年前之旧属”。①至於周秦以后的新疆出现过独立性政权,那是在中央王朝衰落,内地也在闹分裂割剧,出现“五霸”、“七雄”乃至“五代十国”的时候,进入阶级社会的新疆,出现独立性政权,就不足为奇了。而且那些独立政权,也象内地的独立政权一  相似文献   

15.
让一个缺少文化内涵的国君刘邦对治国思想准确理解和把握,是有相当难度的,陆贾作为汉朝的政治家,其关于如何巩固政权的国家统治思想有着自己特有的论述方式和特点,本文试做探讨论述。  相似文献   

16.
汉朝是中国历史第二个统一王朝。我们现在称汉人、汉族,文字称汉字、语言称汉语,都是以这个王朝为标志的。这个王朝是我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统一王朝,开国皇帝是刘邦,史称汉高祖。  相似文献   

17.
公元16—17世纪,新疆出现了一个维吾尔族的地方政权——叶尔羌汗国。这时期,维吾尔族已在政治、宗教、文字等方面实现了统一。由于政权比较稳定,社会生产和生活环境相对安定,与中亚、伊朗、印度等地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因此,出现了一个文化繁荣的局面,创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维吾尔民族文化。这时期的文化与以《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辞典》为标志的喀喇汗朝古代文化是一脉相承,又有所区别的;也是自喀喇汗王朝以来维吾尔族伊斯兰文化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又一个高峰时期。这时期的文化主要有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陈倩 《双语学习》2007,(5M):55-55
让一个缺少文化内涵的国君刘邦对治国思想准确理解和把握,是有相当难度的,陆贾作为汉朝的政治家,其关于如何巩固政权的国家统治思想有着自己特有的论述方式和特点,本文试做探讨论述。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许多少数民族建立过政权。这些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它们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不仅是政权之间的关系,更反映了民族之间的关系。这些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尽管有不同类型,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有其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一、西北和北部地区(含新疆) 1.强大民族分布与演变:匈奴、东胡(春秋战国)→匈奴、西域(秦汉)→"五胡"(魏晋)→突厥(隋朝)→东西突厥、回纥(唐朝)→契丹、党项、女真(五代北宋)→完颜女真、蒙古(南宋)→瓦刺、鞑靼(明朝)→蒙古(漠南、漠北、漠西)、维吾尔族(清朝)。 2.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1)秦朝:派蒙恬抗击匈奴,在河套置城设县,迁徙人民,修筑长城。 (2)西汉:对匈奴采用战争与"和亲"并用政策;张骞通西域,汉朝与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3)东汉:追歼北匈奴;汉明帝任命班超为西域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