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入世”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加入WTO这一永久性组织以后,我们的高等教育将更迅速、更直接、更全面地面临国际竞争的挑战,高等教育在很多方面将直接面向市场,在人才培养、教育软件市场、国际招生方面体现出各自的国际竞争力,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需要:1、创建一流的大学、发展一流的学科、培养一流的国际型人才;2、凸显我国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的科研对社会的服务功能;3、自觉引入和运用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日本的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加强建设高水平科研基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该特点集中体现在"21世纪卓越科研基地计划"这一政策中。本文主要介绍了"21世纪卓越科研基地计划"主要内容,分析其出台的背景,特点、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实验教学的新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的社会已经从计划经济时代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进入21世纪,面对新形势的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加快了发展步伐.只有培养出具有知识面宽广而且具有卓越知识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才能保证在未来具有发展优势.实验教学依据其实践性强的特点,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环节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将是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间的科技竞争、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归根结底,还是教育竞争.人才的竞争。本世纪90年代。诸发达国家教育改革虽各显其能,各具特色,但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都以迎接21世纪为发展目标,以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的挑战培养所需人才。要提高人才培养的素质,关键在于改革高等教育,特别是理工大学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就是要加速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强文化素质的教育,并采用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法模式.这对于提高一个国家的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美国理工大学人才素质与培养方法的模式.对加速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加强国际意识,提高我国理工大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是迎接21世纪挑战迫在眉睫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5.
谈强化高校办学特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是否有活力,是否具备国际竞争力,很关键的一个方面在于高等学校办学是否有特色,能否以特色见长,以特色取胜。一、强化办学特色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我国已经加入WTO,对教育服务贸易做出了庄严承诺。这既是对我国20余年来高等教育改革成果的一种检验,又是一种促进,促使我们更新办学观念,尽快建立起适应WTO规则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和办学理念。WTO规则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是一种市场竞争规则,它要求每个成员的政府必须按市场规律管理教…  相似文献   

6.
21世纪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是经济全球化与人文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如何抓住教育国际化发展契机分享国际职业教育先进理念、优良机制和优质资源,培养具有国际交流、理解、合作和竞争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关系到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国际竞争力,也关系到我国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国际竞争力.笔者梳理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内涵,总结了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特点,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国际化积极主动有为发展的“七化”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7.
加人WTO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这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是我市迈入21世纪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大举措.认真研究、分析加人WTO对我市高等教育发展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市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应对措施, 无疑会为我市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功效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准备.  相似文献   

8.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是我国高校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科技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是我国面对现代化建设和知识经济发展任务而赋予高校的重要历史使命。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史表明,凡是创新能力强的国家与民族,其科学技术和经济就越发达,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就越强。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实施综合素质教育中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提高综合国力及竞争力的需要。面向21世纪的创新人才培养,对我国高校来说无论从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是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基础.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是指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等方面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的满足度,以及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环境下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能力.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是由教育基础、教育主体、科学研究和教育投入4个核心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具有竞争力等级分类的模糊性和教育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模糊性,以及数据统计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成为世纪之交高等教育界思考的重要问题。通过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讨论,通过不断的改革探索和实践,我们逐渐明确了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思路。其中,把我国由一个高等教育大国建设成为一个高等教育强国,就是一个主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发展目标,我们启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正在逐步解决庞大入学人口的高等教育机会问题;启动了“211工程”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以提高我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高等教育新时期所面临的"全球化"与"本土化"潜在冲突 概括说来,"人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大方面.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入世"将会使中国高等教育的生源市场更加开放,而这种开放的本质无疑是高等教育资源的自由流动程度大为提高,进而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国际上通行的高等教育发展和管理机制,改革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或办学模式.间接影响则主要表现为:经济的发展变化必将引发人才培养规格、方向、模式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立国之本”。现在的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如何,将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因此,我们培养的新生一代,是否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能力,是否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学校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动态的育人过程。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入世”,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高校只有在课程设置、教学科研、管理模式等方面实现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才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后,教育服务作为12个服务领域中开放的一个部分,将进入全球化激烈的竞争之中.我国的高等教育服务将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与创新.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人才的培养是通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所在,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所以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21世纪,接受良好教育不仅已经成为了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着人一生的命运。学校是满足人们这一需要的直接提供者,而学校能否满足人们接受良好教育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校长能否有效地实现自己的管理职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正走向21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综国国力竞争,实际上都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我国要在21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应有的位置,必须大力发展和改革高等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各类高级人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教育革命"使我国高等教育异化为政治运动与知识控制,高等教育遭遇到严重挫折.为了高等教育的"巩固、调整与提高",20世纪60年代继续推行重点大学政策,提出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目标,以控制学校规模与优先发展重点大学为重点.它之所以得到发展,一方面是出于纠正"教育革命"错误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政府权力控制知识生产的重点大学政策的内在逻辑.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重点大学政策虽然以改革苏联体制为目标,在实践中依然没有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在大学管理体制上集权统一;第二,在知识生产上,表现为重视自然科学类知识生产,忽视乃至压制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生产.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青春的不竭动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哈佛大学原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因此,当今人才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是否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为主体的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创新能力则是21世纪人才整体素质中的核心素质.着力增强职高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职高生的创新能力,是提高职高生步入社会后参与社会竞争的关键,这是关系到国家兴旺和民族复兴的系统工程,更是职高学校教育和广大职高教师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是高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主要职能之一 ,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科队伍的培养、学校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高校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二十一世纪我国能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我们必须依靠现代化的教育去培养现代化的人才,去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但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对学校体育的认识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因此,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我们应该全面地、正确地认识素质教育中的学校体育,并通过学校体育来提高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水平,造就具有开拓精神的现代化建设人才,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二十一世纪各方面发展的需要,更具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