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钟宝 《中国教师》2008,(14):42-43
<正>家访是教师进行家长工作,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使之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学生的一种主要的、经常采用的有效方式。通过家访,教师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增进师生情谊,沟通学校、教师、家庭之间的关系,帮助家长改进教育方法,扫除学生因家庭  相似文献   

2.
正寒假期间教师家访,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欢迎,此举重在增进教师同学生及家长的感情。只有我们把学生放在心上,家长才会用心配合学校教育;只有我们把学生当亲人,家长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教师家访,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教育工作者优良传统作风的现实体现。新世纪新阶段,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教师教书育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不能变。教师家访,经常深入学生家中,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听取意见和建议,是一种始终有效的工作方法。原因很简单,理性的认识离不开感性的体  相似文献   

3.
家访是学校德育中重要一环,成功的家访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利于促进教师因材施教,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理解。长期以来,家访工作得到了学校的重视,也深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但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际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这项传统的教育工作似乎逐渐被人们所淡忘。我觉得,家访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一个特殊形式,对于加强德育教育和师德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邓建军 《现代教学》2011,(12):24-24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家访是教师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家访是让教师在亲自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和家庭教育背景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目的。家访也是提高教师教育效果的有效手段。青年教师家访的策略和技巧如果运用得好,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5.
家教荟萃     
家长不妨常“校访”教师家访,是架起家校桥梁的好途径。家长到学校了解子女的在校情况,谋求共同教育学生的最佳方案,此举也值得倡导。如今,每个学校每个班级,学生至少四五十人以上,教师家访难以达到百分之百的覆盖率,且由于工作时间紧、学生居住分散、家长工作时间不一致,造成教师家访难。教师需要将学生在校表现、学习情况、身体状况等,及时与家长交流,尽管有时可通过电话进行交谈,但总觉有未尽事宜。倡导家长“校访”,主动权交给家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近期表现、学校的有关信息、本人的最佳校访时间,让学生带信或电话先行预约,以利及时“…  相似文献   

6.
正众所周知,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学校与家庭之间一条不可或缺的纽带。沟通是心灵的对话,心灵的距离有时就是脚下的距离。教师通过上门家访,与家长零距离接触,拉近自身与家长、学生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关系。在家访中,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同时也能直接倾听家长对学校、班级教育工作的要求与建议。让教师和家长在交流中形成教育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我陪妈妈家访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加深教师与家长的相互了解,更好地开展新年度工作,新千年伊始,该校组织了首次大规模家访及社会调查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家访和社会调查活动,历时五天,走访了青岛市所辖各个县市近400名学生,得到家长大力支持,盛情接待,家长们对学校的严格管理、良好的办学设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本次进行全校性家访,老师们耳闻目睹了学生家庭状况,以及家长对学校、学生寄予的厚望,增强了教育、教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家访工作使学生家长对学校有了新的认识,家长根据学校的办学管理思路,教育…  相似文献   

8.
老师家访,是架起家校桥梁的好途径,反之亦然。家长到学校了解子女在校情况,谋求共同教育学生的最佳方案,此举值得倡导。如今,每个学校每个班级,学生至少四五十人以上,教师家访难以达到覆盖率,且工作时间紧、学生居住分散、家长工作时间不一致,造成教师家访难。然而学生在校表现、学习情况、身体状况等,需要及时和家长交流,尽管有时从电话或手机中进行交谈,但总觉有未尽之感。倡导家长“校访”,主动权交给家长,他们可以根据学生近期表现、学校的有关信息、本人的最佳校访时间,让学生带信或电话先行预约,以利及时“校访”,达到及时教育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家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和改进学生道德建设,推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搞好家访工作,促进家长和学校的信息交流,统一家长和学校认识,实现家庭、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达到共同教育学生,取得最佳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0.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家访工作得到了学校的重视,深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但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际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这种传统的教育工作似乎正趋向于形式.许多学校对教师的家访工作不再提倡、不再重视,甚至有些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家访也产生了误解,家访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笔者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家访经验,总结出了不同的家访形式并对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最直接的桥梁。勤于家访,善于家访,精心选择和把握家访的有利时机与方式,注重对家访中各种问题的处理技巧,才会达到最佳的家访效果。通过家访,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并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与积极参与,从而使学校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案例:周一下午刚上班,几位班主任就“冲进”校长室“理论”。原来是因为家访的事。这个学期学校对班主任的工作也进行了量化考核,其中规定班主任每月家访不少于4次。由于学校地处农村,通讯条件差,家访的路途又远,而教师有一部分又不是本乡本土的,所以很少有教师愿意去家访,学生出了问题就“叫家长”,结果学生不愿意叫,家长不愿意来,效果很差。而学校认为,家访是拉进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学生距离的一种良好的传统教育方式。所以,这学期做出决定:教师要定期家访,也得到了教师的认可。问题却出在了考核上,怎么来确定教师去没去呢?政教处采用了查…  相似文献   

13.
家访二三事     
匡易才 《教师》2012,(13):28-2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与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因此,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十分重视家访工作,通过家访,架设学校、家庭之间的桥梁,增进教师、学生、家长的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14.
李振清  胡湘亭 《教师》2008,(24):24-24
家访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补充。家访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成功的家访,可以加强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可以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保持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教育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解决一些在学校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在家学习的自觉性。“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家访也要慎重“初战”,做好初次家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家访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最直接的手段,具有不可低估的独特作用。虽然现在的通讯手段先进了,家长与学校、教师联系便利了,但这仍然代替不了家访工作,通过教师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不仅便于把问题谈得更清楚、更明白,而且使教师与家长有一种更亲近的感觉。家访工作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家访工作搞得好,可以很快沟通心灵,密切家校联系。一次家访可以有以下几个步骤:  相似文献   

16.
浅谈家访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亲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各方面素质,了解家庭教育情况,真正实现"家教合力"的教育平台。家访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同时对家长也能产生很大的触动,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就会同心协力,这必将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那么,进行家访工作要注意哪些细节呢?一、要做好家访准备工作一是制定家访计划。家访计划是家访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制定周密的家访计划,才能保证家访工作有的放矢地开展。家访计划一般包括时间安排、  相似文献   

17.
家访三得     
搞好学校工作,离不开家庭的配合,而家访,是学校和家庭沟通的桥梁。家访能让老师在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成功的家访能使家长更加佩服老师,使学生更加亲近老师、信任老师,从而激发积极向上的决心。因此,家访工作十分重要,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正>主持人语:二三十年前,家访是教师必须做的一项工作。家访的基本方式是徒步或者骑自行车。家访,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分析学生学习与心理问题背后的原因;家访,可以让老师了解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要求与期望;家访,也可以听取家长对于学校及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但今天,家访变成了一个遥远的话题。当下的家访确实遇到很大的难题:家长都很忙,家长在家的时间不再固定。类似寄宿制学校孩子们的家庭普遍较远,这样教师家访就很不方便。同时,现代通  相似文献   

19.
家访是班主任了解学生、转化学生、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是与学生、家长架起的联系与沟通的桥梁,也为家长与教师共同教育学生搭建了平台。做好家访工作可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是家庭和学校形成有效的教育机制,共同教育好学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家访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经常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随着烟台市“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的开展 ,如何家访才能不流于形式 ,起到预想的教育效果 ,已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那么到底应当如何家访呢?首先 ,应当明确家访的目的。家访的目的总的可以概括为 :沟通信息 ,争取配合。具体可分为四点 :一是宣传 ,即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学校的办学思想 ,教师的工作要求 ;二是汇报 ,即把学校、班级的工作和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等向家长汇报 ;三是了解 ,即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表现 ,了解家长的意见和要求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