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路 《百科知识》2007,(12S):4-6
从1981年发现至今,艾滋病已流行26年,迄今医学界尚无根治该种疾病的方法。另一方面,公众对艾滋病的知识也比较贫乏,增加了防治这一疾病的难度。 下面是艾滋病的一些基本常识问题,如果你能答对60%以上,说明你对艾滋病有“抵抗力”,如果公众中有60%以上的人能答对60%的问题,遏制和战胜艾滋病就增加了希望。[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法国艾滋病毒研究专家表示,他们希望能运用有些艾滋病人长期不靠药物治疗也能对抗病毒侵扰的事实,研究出一种新的艾滋病疫苗,以造福大部分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乔梁 《百科知识》2007,(12S):6-7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全世界,抗击艾滋病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怎样看待艾滋病。当对艾滋病有了客观和科学的认识后,才会采取适宜的行动和科学的防治措施,从而有效地一步一步地遏制和根除艾滋病,反之艾滋病则会蔓延扩大,难以控制。  相似文献   

4.
王莜 《百科知识》2007,(1X):4-6
患上艾滋病就意味着死亡,这几乎是现在人们关于艾滋病的一种常识。然而,科学研究的进展可能会慢慢让这样的常识过时,依据最新的一些艾滋病研究的结果。艾滋病将不是不治之症,而且病人的存活年限也会大大延长。而现阶段已有充分理由相信,艾滋病不是绝症,而是与心脑血管病相似的另一种慢性病。  相似文献   

5.
卓然 《科学与文化》2004,(11):16-17
今年7月6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2004年艾滋病报告,报告称.2003年,全世界有480万人染上艾滋病病毒,是感染人数最多的一年截止2003年底,全世界艾滋病感染者有3780万,去年有290万人死于艾滋病自艾滋病发现至今,已有200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  相似文献   

6.
冬雪 《百科知识》2013,(23):8-10
目前尽管有一些艾滋病疫苗试验正在进行,但还没有一种疫苗能进入实用阶段,而且一些疫苗的试验结果表明疫苗不仅不能保护人们免受艾滋病病毒(HIV)的攻击,反而更容易让人受到感染。因此,与多数人的期望相反,艾滋病疫苗的研发现在仍然处于低迷状态,甚至让人陷入绝望。不过,在失望之余,对动物的艾滋病疫苗研究出现了一些亮点。  相似文献   

7.
在泰国最北部,距离首都曼谷80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繁忙的城市——清莱。清莱地处泰国边境,这里居住着数十万少数民族,他们对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几乎一无所知。泰国人口中艾滋病病毒检查呈阳性者所占比例高达2.15‰仅1999年就有66000人死于艾滋病。形势极端严峻,大力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成了这个国家的当务之急。清菜市非正规教育中心副主任卡辰·玛挪加认为,“对于提高公众觉悟从而更有效地控制艾滋病流行,非正规教育能够发挥关键作用。边境居民之间的语言障碍,边境地区教育落后,乃是边境地区艾滋病流行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艾滋病病毒被征服之前,关于延长艾滋病患者的生命和增强其体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还将寄希望于改进治疗侵害艾滋病患者各种乘虚而入的感染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慧子 《百科知识》2003,(11):8-10
新的统计说,全球已有7000万人染上艾滋病病毒,240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而且,艾滋病的传播高峰已从非洲转到亚洲。那么亚洲能不能像欧洲那样遏制住艾滋病?全球是否会被艾滋病吞没?  相似文献   

10.
《大众科技》2007,(11):10-10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发布新闻公告称,该中心与法国蒙布利埃大学的科研人员协作,成功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学分子,该化学分子能有效地抑制艾滋病病毒的自我复制,这为艾滋病患者特别是对传统艾滋病药物产生抗药性的患者带来了新的福音。该项研究成果刊登在新一期的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学》(PLOSPATHOGENS)杂志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提高全民防病意识,预防爱滋病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的控制艾滋病,提高全民对艾滋病的认识水平。我们对呼铁客运段一线职工(513人)进行了一次艾滋病健康教育调查,本文就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前后进行了短期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信息》2004,(16):18-19
每年数以百万计增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给世界带来巨大隐患的同时,也为艾滋病疫苗提供了潜在的巨大商业市场。  相似文献   

13.
《百科知识》2001,(12):8-9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艾滋病病毒能摧毁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如果失去了抵御常见的、在其他情况下根本没有任何威胁的疾病的能力,就可以诊断为艾滋病。艾滋病痛毒的感染是由Ⅰ型艾滋病病毒和Ⅱ型艾滋病病毒这两种人类  相似文献   

14.
《发明与创新》2007,(9):23-23
无法彻底从机体中根除艾滋病病毒始终是艾滋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经过大量研究,一个由法国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联合小组终于发现肠淋巴结是艾滋病病毒在机体中的藏身之处,从而揭示了艾滋病病毒“复活”的原因,这使艾滋病研究又向前迈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大众科技》2007,(9):8-8
无法彻底从机体中根除艾滋病病毒始终是艾滋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经过大量研究,一个由法国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联合小组终于发现肠淋巴结是艾滋病病毒在机体中的藏身之处,从而揭示了艾滋病病毒“复活”的原因,这使艾滋病研究又向前迈进一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与文化》2005,(8):49-49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除了在杜绝不洁的性行为,慎重输血输液,讲究卫生等方面预防外,还要多吃些抵抗艾滋病毒的食品,及早杀死进入体内的艾滋病病毒,从而预防艾滋病,那么,哪些食品具有这样的功能呢?  相似文献   

17.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 AIDS Day,每年12月1日)又来到了。这一天,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多地凝视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丝带。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50万,今年全世界有510万人死于艾滋病。东欧和亚洲是艾滋病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发明与创新》2008,(1):55-55
法国科研人员成功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学分子,该化学分子能有效地抑制艾滋病病毒的自我复制,为艾滋病患者特别是对传统艾滋病药物产生抗药性的患者带来了新的福音。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的传统理论之一是,艾滋病病毒(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T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并使其消耗殆尽。由此可以知道,艾滋病病毒对人体免疫系统有强大的攻击力。但是,艾滋病病毒是如何把这种攻击力发挥到极致的,却有不同的研究并得出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口腔表征是诊断艾滋病的重要指征之一。那么,艾滋病患者有些什么口腔表征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