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陈文倩 《新闻世界》2013,(5):167-169
近年来,社交化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为网络口碑的集中地及发散地。笔者选取社交化电子商务为研究对象,以目前发展最好的两个网站"蘑菇街"和"美丽说"为案例,深入分析其口碑传播策略、口碑传播的优劣势,希望从口碑传播的角度给社交化电子商务企业以启发。  相似文献   

2.
韩燕飞 《新闻世界》2014,(3):163-165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方法,以新浪微博中用户发布的有关河南旅游景点口碑信息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微博的旅游网络口碑传播方式及特征。认为,口碑感知价值影响旅游网络口碑涟漪效应的扩散;微博裂变传播特征加大旅游网络负面口碑危害;河南旅游官方微博未能起到口碑信息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豆瓣读书上的网络口碑为例,从口碑内容、口碑生产、口碑类型、口碑倾向、口碑数量和口碑互动机制六个方面构建了中文图书网络口碑测评指标体系,再利用层次分析法借助yaahp分析工具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显示,中文图书网络口碑测评主要取决于口碑内容(0.2599)、口碑数量(0.2142)和口碑倾向(0.2018).  相似文献   

4.
微博营销:“湿”化生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笑  夏冰 《新闻世界》2010,(8):288-289
微博自2007年"登陆"我国,凭借其个性化、交互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迅速成为WEB2.0时代的新宠,也成为研究关注的热点。本文以"湿营销"理论为基础,着力探讨这种适应微博传播特性的营销方式,思考其理论适应性和实际操作性。笔者认为,微博"湿营销"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和准确的创意诉求,注重湿通路、湿路径、湿优化的应用,并在微博传播中做好口碑的分享,同时注重其动态优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无经济激励、消费者自发产生的网络口碑行为为研究对象,从传受双向视角:传受双方社交网站偏好、网络人际关系强度、口碑产品品类、不同信源的正负面口碑选择、传者传播意愿、口碑发布位置及传达方式,以及影响受者的口碑时机等八个维度,采用问卷调查法(有效样本数894),证实了两性在社交网站网络口碑行为上有不同程度的维度差异。研究进一步发现,女性在不同连带导向型的社交网站中具有网络口碑传受优势,值得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6.
刘中刚 《出版科学》2015,23(3):70-73
负面口碑是网络营销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从双面信息的视角,研究网络负面口碑的主客观类型和口碑发送者的身份信息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以在校大学生为被试,以职场类图书为实验产品设计了因子实验.结果显示:适量的负面口碑能够提高网络口碑的可信度,主观口碑能够降低负面口碑在产品评价上的消极作用,增加口碑发送者的身份信息能够提高双面口碑可信度和产品评价.  相似文献   

7.
熊蕾 《新闻界》2012,(6):60-63
随着即时通讯、社交媒体、微博等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数量呈级数上升的弱连结突破了消费者过去狭小的社交圈,使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到广泛的口碑信息,也为企业的品牌传播提供了更直接有效的渠道.网络口碑营销的目的是促使消费者在网络上进行口碑传播,但其传播效果会受诸多条件的限制与影响,本文分别从传播动机与意愿、信息质量和传播对象三个方面探析了影响网络口碑传播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程忠良 《编辑之友》2023,(10):21-28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AR/VR、算法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线上场景越来越成为居主导地位的市场生态,图书出版营销如何直面数字经济时代数字阅读成为主导消费模式带来的挑战,成为业界和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从此视角出发,指出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一问题须回到产品和用户这两个产业营销的核心对象上、回到线上场景中,寻求建立线上口碑营销战略,通过线上各种平台尤其是社交平台评论、推荐、分享以及线上线下协同等方式,影响用户想法,改变其认知、情感、态度,使其产生购买行为,培养忠实用户。文章基于这个前提,从出版业为什么要构建线上口碑营销战略、如何确立线上口碑营销战略、确立线上口碑营销战略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出版业确立网络口碑营销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朱清 《青年记者》2016,(35):79-80
“口碑”一词最早出自宋代诗词:“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原意指人的嘴巴像石碑一样可以传递信息,可见其本意就蕴含着动态的传播过程.口碑传播是消费者之间关于供应商或它的产品/服务特点的、可能会造成正面或负面影响的非正式沟通.①因此,口碑传播的主体、内容和效果都很明确,分别是消费者、口碑信息和高影响力.网络口碑传播不同于传统时代的口口相传,是指以计算机为中介的口碑传播方式.绝大多数网络口碑信息是以社会化网络为传播媒介的,如内容社区(如专业论坛)、电子商务网站、专门的口碑网站和微博微信等.②网络口碑传播渠道提升了口碑传播的信息详细度、信息专业度、被搜寻速度等,成为消费者不可或缺的决策参考来源之一.然而,网络口碑传播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高度普及,其已成为"民意自由市场"和"观点自由市场",透过近年来发生的一些网络舆论事件,可以看到作为互联网伴生品的网络舆论越来越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之一。本文以"合肥少女毁容"事件为例,分析探讨网络舆论的生成路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网络口碑营销也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淘宝网的迅速发展,使其附带社区淘社区成为独树一帜的网络口碑营销平台。本文从口碑营销的内涵和新时期网络口碑营销的大背景谈起,探讨了淘社区在网络口碑营销方面的优势,分析了四种常见的策略,并提出了淘社区中口碑营销所存在的口碑分享困境、管理不利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常恒 《传媒》2018,(6):76-78
新媒体时代,口碑已经成为企业获取利益、提升自身形象必不可少的工具.近年来,以《大圣归来》为代表的国产动画电影在利用口碑进行宣传方面做出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国产动漫在口碑传播的过程中也出现高票房差口碑、口碑传播缺乏秩序性等问题.为提升国产动画电影网络口碑传播效果,需要采取挖掘共鸣点,形成自发的口碑参与、挖掘动画IP,深耕粉丝需求等策略,从而形成国产动画电影网络口碑传播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广告急需在功能层面发生转变重新寻找自身独特的营销价值。本文对广告的本质功能及其流变进行了梳理,认为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中广告延伸出了引爆口碑、创造体验两大功能,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告功能将向"一对一服务"与"创造线上线下融合体验"两大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4.
豆瓣评分在国内作为最大的电影网络评论平台,其平台上有关电影的评论/评分对用户观影意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以豆瓣评分为例,期待和感知可信度为中介变量构建用户观影意愿模型。通过网络口碑传播模型构建,其中4个因素通过感知可信度的中介作用对用户观影意愿产生正向影响,按其影响力大小排序为:平台可信度>口碑质量>专业程度>关系强度。有3个因素通过期待的中介作用对用户观影意愿产生正向影响,按其影响力大小排序为:平台可信度>关系强度>口碑质量,感知风险性通过期待的中介作用对观影意愿产生负向影响,感知可信度对观影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7,(1)
网络口碑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口碑传播形式,但由于互联网复杂性、匿名性等特点,网络口碑的可信度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目前网络口碑可信度的研究主要从来源、内容、渠道3个方面展开,但这样的分类忽略了消费者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因此不能帮助研究者区分不同能力的消费者对各类信息的感知。本文从消费者信息处理能力的角度出发,依据双重加工理论将网络口碑的研究因素分为信息类和规范类对网络口碑可信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突破了原有的分类局限,更加贴合消费者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以期为今后的网络口碑理论研究和网络营销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秦润施  韦文杰 《新闻世界》2011,(10):134-135
"网络民主"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在1995年提出,他认为"网络民主"可以理解为以网络为媒介的民主或者是在民主中渗入网络的成分,它"以发达的信息、通讯技术网络及其相关技术为运作平台,以直接民主为发展趋向,以公民的全体、主动、切实参与民主决策、民主选举等民主运作程序为典型特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民主逐渐兴起。本文从意见气候的形成、意见领袖的影响、权利中介中的信息等角度分析网络民主的形成机制,进而从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民行动两个方面分析网络民主对现实民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口碑与舆论有哪些异同点?口碑传播与广告的区别何在?口碑营销又有什么特点?网络时代,网络口碑、网络口碑传播、网络口碑营销各自可能的研究面向有哪些?本期专栏作者对上述问题作了解析,认为目  相似文献   

18.
朋友圈作为微信用户共享信息的一项重要功能,在微信用户群里使用程度很高.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的信息中,有很多关于商品的评价和消费者使用体会的内容,此类推荐性质的信息就是微信朋友圈中的口碑信息.在网络时代,消费者的信息交流更加快速和便捷,购买前搜寻网络口碑信息、购买后发布网络口碑信息,已经逐渐成为网络时代消费者的习惯.同样,微信朋友圈中关于购物的信息交流也非常普遍,而相对于其他网络口碑,微信朋友圈口碑信息呈现在一个关系更为紧密的网络社区当中,因此其传播效果会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针对中文网络客户评论,从消费者真实购买体验的网络平台上抓取在线评论信息,构建基于在线评论情感隶属度模糊推理的网络口碑监测评估方法,有助于企业实时监控网络口碑舆情。[方法/过程]以美国消费者满意度模型(ACSI)为基础,从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感知期望和感知情感4个属性方面构建在线评论网络口碑监测评估模型,结合情感隶属度模糊推理算法,从数据准备、情感分析和网络口碑舆情监测评估3个研究阶段,通过模糊推理系统设定计算规则,采用Mamdani方法对网络口碑舆情进行监测评估。[结果/结论]以亚马逊手机品牌在线评论为例进行实例验证,提出的基于情感隶属度模糊推理的网络口碑舆情监测评估方法得到较好的实验检验效果,可以为在线产品的网络口碑舆情监测评估提供信息决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5T分析模型的网络口碑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口碑传播是一种非商业性质的沟通行为,具有高影响力、高可信度等特点.互联网的出现为大众口碑的网络传播提供了技术条件,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口碑传播,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影响更大,是实现品牌传播价值最优化的最佳方式.本文引入5T模型相关概念,探讨如何将5T模型与网络口碑传播结合,以实现品牌传播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