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秋节前的一个傍晚,墨似的乌云笼罩在鲁镇的上空,天上地上一片黑暗。就在这黑暗中,一个身影神不知鬼不觉地翻过丁举人家的院墙,跳到院子的角落里。这个人便是孔乙己。中秋节快到了,鲁镇上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这个团圆节。孔乙己虽是孤身一人,却也想体体面面地赏赏月,尤其是想解解馋——喝几碗咸亨酒店的陈年老酒。可现在他身无分文,所以这一切都成了奢望。最近没人找他抄书,思来想去,只好再偷一次了。孔乙己接连观察了几天,把目光投向了丁举人家。、翻过院墙,孔乙己看到丁举人家里张灯结彩,下人们正忙忙碌碌地准备着过节。  相似文献   

2.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孔乙己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他没有进学,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极其低下,甚至连他的姓名都是别人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的一个绰号;他常遭人欺凌,皱纹间时常夹一些伤痕;当他最后一次用手坐着来到咸亨酒店喝完人生  相似文献   

3.
参照标准     
一个人去买碗,他懂得一些识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即用一只碗轻撞其它碗,发出清脆声音的碗肯定是质地好的。但来到店里,他却发现每一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最后店员拿出价格高昂的工艺碗,结果还是让他不甚满意。店员最后不解地问:“你为什么拿着碗轻撞它呢?”那人说这是一种辨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店员一听,立即取过一只质量上好的碗交给他:“你用这只碗去试试。”他换了碗,再去轻撞其它的碗,声音变得铿锵起来。原来他手中拿着的是一只质地很差的碗,它去轻碰每一只碗,都会发出浑浊之声。合作者变了,参照标准变了,一切也就变了。生活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标准     
一个人去买碗,他懂得用一只碗轻撞其他碗,发出清脆声音的碗是质地好的。来到商店里,他根据这个“原则”去挑碗,却发现每一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当售货员知道他为什么拿着碗轻撞其他碗的原因后,立即取过一只质量上乘的碗,让他用这只碗去试。他换了碗,再去轻撞其他的碗,声音变得清脆如磬。原来,他手中拿着的是一只质地很差的碗,用它去轻碰每一只碗,  相似文献   

5.
推荐书目:《古庙敲钟录》陶行知著。1932年5月21日至8月15日连载于上海《申报》11933年由上海儿童书局出版单行本,当年10月再版,1991年四川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陶行知全集》时编入第三卷。话说古庙的和尚因做了不道德之事,被村民抓获驱逐出庙。古庙敲钟人钟儿建议利用佛殿开办学堂,村民一致同意。于是派钟儿等去城里请来了一位正要"找一个能行主张的学校",以便能够"负起培养小孩子以创造新中国与新世界的重大使命"的朱先生。朱先生连月薪和一天教几点钟课都没有问,一来就在古庙里开办了"来者不拒"的学堂,还先后给因割草  相似文献   

6.
小说《孔乙己》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深刻地刻画了他的性格特点 :功名不就 ,却自命清高 ;四体不勤 ,却好吃懒做 ;穷困潦倒 ,却死要面子 ;受尽摧残 ,却麻木不仁。孔乙己的命运是悲惨的 ,但小说从头到尾没有出现一个“悲”字 ,恰恰相反 ,反复出现反复渲染的倒是一个“笑”字。孔乙己可笑吗 ?他的确很可笑 ,他的可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名字可笑。他的名字是别人“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 ,替他取下”的一个绰号。用这并不通顺并且令人啼笑皆非的语言给这个自命清高 ,时刻以读书者自居的人作代号 ,实在…  相似文献   

7.
影响     
一个人去买碗,他懂得一些识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即用一只碗轻撞其它碗,发出清脆声音的碗肯定是质地好的。但他来到店里,却发现每一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最后店员拿出价格高昂的工艺碗,结果他还是不甚满意。店员最后不解地问:“你为什么拿着这只碗去轻撞别的碗呢?”那人说这是一种辨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店员听后,立即取过一只质量上乘的碗交给他:“你用这只碗去试试。”他换了碗,在去轻撞其它的碗,声音变得铿锵起来。原来,他手中拿着的是一只质地很差的碗,拿它去轻碰每一只碗,都会发出混沌之音。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讲究“趣味”与“情感”,激发兴趣 教学要讲究趣味,倾注感情,要凭借富有情感的提问。去引起学生内心世界强烈的反响与共鸣,去打动学生的心。 从问题的设计角度看,更应该讲究趣味与情感。如一位教师讲《孔乙己》的结尾部分,他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孔乙己被打断腿后将死的种种情景。有学生说孔乙己死前做了一个美梦,梦见自己中了举,享受荣华富贵;有的学生说孔乙己死前很想喝一碗酒,但是没有钱……让学生进入情境,设身处地为孔乙己设想出不同的死的情形,从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9.
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在言及他的这个称呼时,文中是这样说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对此《鲁迅全集》的有关注释是:在旧时最通行的一种描红纸上,“印有‘上大人孔(明代以前作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这样一些笔划简单、三字一句  相似文献   

10.
1 一个人去买碗,他懂得一些识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即用一只碗轻撞其它碗,发出清脆声音的碗肯定是质地好的。但来到店里,他却发现每一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最后店员拿出价格高昂的工艺碗,结果还是让他不甚满意。店员最后不解地问:“你为什么拿着碗轻撞它呢?”那人说这是一种辨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店员一听,立即取过一只上好质量的碗交给他:“你用这只碗去试试。”他换了碗,再去撞其它的碗,声音变得铿锵起来。原来他手中拿着的是一只质地很差的碗,它去轻碰每一只碗,都会发出混浊之音。合作者变了,参照标准变了,一切也就变了。生活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素材:买碗     
一个人去买碗,他懂得一些判断瓷器质量的方法,即,拿两只碗轻轻相撞,如果发出清脆的声音,说明碗的质地好;如果发出沉闷的声音,说明碗的质地差。他拿起一只碗,与其他碗一一轻撞,却发现每次相撞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连价格高昂的工艺碗,都让他不甚满意。店员不解。那个人说,每次碰撞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说明碗的质量不好。店员听后,取过一只质量上乘的碗交给他:"你试试用这只碗去撞别的碗。"他换了碗,再去轻撞其他的碗,声音果然变得清脆起来。  相似文献   

12.
曾潇谊 《作文》2023,(39):26-27
<正>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专管温酒。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说起话来,总让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中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原来读过书,没有进学也不会营生,愈过愈穷,但写了一手好字,替人抄书却不老实,偷雇主家的书和纸张笔砚卖掉,被雇主家发现了就吊着打。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有近千人参加的中学语文教改研讨会,上一位颇有名气的老师上了一堂鲁迅小说《孔乙己》的导读示范课。导读伊始,师生间有这样一段对话——师:孔乙书己叫什么名字啊? 生众:(七嘴八舌,有说“叫孔乙己”的,多数说“没有名字”。) 师,孔乙己确实没有名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某:从课文看出来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师:对了。孔乙己中绰号,不是名字。鲁迅作品中还  相似文献   

14.
孔乙己后传     
晓新 《山东教育》2003,(21):120-121
之乎者也先生孔乙己最后一次在咸亨酒店吃完酒,他双手扶地,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自此以后,鲁镇的人再也没见到孔乙己的身影。头两年,除了咸亨酒店的掌柜还“挂念”着他外。孔乙己早已淡出当地人的视野。本来嘛,孔乙己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相似文献   

15.
流沙 《家长》2003,(Z1)
一位很有名气的书法家向我讲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他幼年的时候,母亲让他向一位老师学艺。老师拿来一张纸对他说:“墨,用我的;纸,你可得自己拿钱买。”老师指着一张宣纸又说:“一张纸5元,每天来学艺时,你一定要带来。”5元钱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他回家对母亲说:“这纸太贵,我不去学书法了。”可是,母亲却给了他5元钱,让他带给老师。老师收了钱,拿出一张宣纸,在上面写了一个字,然后对他说:“你跟着我写。”他觉得这纸来之不易,不敢随便下笔,因此用心揣摩着老师的写法。在母亲的支持下,他每天带着5元钱给老师。为了…  相似文献   

16.
华师大版《数学》教科书七年级下册“§10.4.1 确定与不确 定”中有一事件:纸放到火上,纸被点燃.问该事件是必然会发生 还是必然不会发生. 大家可能认为此事件是必然会发生的事件,但在中学生眼里, 这个问题不像编者们、老师们想得那么简单.他们会分多种情况来 回答. 情况一 若纸是泡在清水中多时后再放到火上,那么不但纸 不会被点燃,反而火会灭掉.则该事件是必然不会发生的事件. 情况二 把火放置在一个碗内,火焰高度高于碗的高度,迅速 把纸盖紧在碗上,碗中氧气不足会导致火灭掉,而纸却没有被点 燃,则该事件同样是不会发生的事件. …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的名篇《孔乙己》是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战斗檄文。关于小说主人公孔乙己的名字由来,小说写道:“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职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文中所指的“描红纸”是过去供  相似文献   

18.
半“生”不遂可悲可叹——浅谈孔乙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乙己》一文,作者主要是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来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但是,在仔细研究这些内容的同时,笔者又发现,孔乙己的一生始终没有跳出一个“半”字,正可谓是半“生”不遂,让人可悲可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姓名让人半懂不懂从课文中我们看到,他的姓名来源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句半懂不懂的话。他作为在封建社会熟读《四书《》五经》的知识分子,却连一个像样的、好听的名字都没有,说明他社会地位低下,是个有姓无名的人。作者用这个叫人半懂不懂的绰号作为他的名字,正是表现了人们对这个人物迂腐可…  相似文献   

19.
参照标准     
《现代语文》2005,(9):15-15
一个人去买碗,他懂得一些识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即用一只碗轻撞其它碗,发出清脆声音的碗肯定是质地好的。但来到店里,他却发现每一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最后店员拿出价格高昂的工艺碗,结果还是让他不甚满意。店员最后不解地问:”你为什么拿着碗轻撞它呢?”那人说这是一种辨别瓷器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恐怕都忘不了孔乙己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孔乙己似乎与“半”字有不解之缘,因此本文想从“半”字这个角度来谈谈孔乙己。孔乙己可怜可笑,可悲可叹的一生始终都未逃脱一个“半”字。姓名之半:孔乙己姓“孔”,姓是真的;名字是从“上大人孔乙己”描红纸上得来的,这是一个绰号,名字“乙己”是假的。一个人活着,在日常生活中连身边最近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名字,这个人活着就成了多余的人。正如小说中写道,“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姓名之半是对孔乙己人生价值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