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李学梅 《教师》2010,(3):67-67
新《体育课程标准》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装着每一位学生,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求体育教师扭转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局面,改变自身的角色。对此,作为“导演”的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给予学生表演的机会,为学生搭建自主表现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1.教师要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和学生观,数学教学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促使我们每一位政治课教师从“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思想出发,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重新审视、定位思想政治课教学,摒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教学,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创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教学模式。当前政治课课堂存在着过多注重形式,依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学习动机大都是为了高考的需要,许多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政治课的应用功能没有得到实现。针对政治教学的现状,本文提出政治课教学要充满激情.  相似文献   

4.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自颁布以来,我国的广大体育界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都为之呕心沥血,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从理论上指导新课程的实验与探索。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全国范围内,改革实验区逐年扩大,把每一位体育教育工作者都卷入了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相似文献   

6.
一、思想政治课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内涵和要素 1.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思想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应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理念和最高宗旨。教师的教学活动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出发点,“以学论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全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  相似文献   

8.
毕盈 《天津教育》2021,(1):39-40
“幸福”来自我们的生活经历,源于我们的心理体验。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的学习和深入研究,围绕学校“幸福教育”的发展特色,我们以“做幸福的中心人”为方向勾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蓝图,确立了“让每一名中心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每一位中心教师愉悦快乐地工作,让每一个教育教学活动都留下精彩印记”的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我们以教师、学生和实践活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三个层面最大限度地彰显了“让快乐写在脸上,让生命更加精彩”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9.
高丽贵 《中学文科》2008,(6):119-120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育关注人的发展.“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以往“目中无人”的传统式教学,改变过去那种以学科为本位,把生动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隘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提出的“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正是“尊重生命、体现公正”这一道德要求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而且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  相似文献   

11.
我们学校遵循“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把“明确理念、把握原则、鼓励创新、及时反馈、促进发展”作为评价改革工作的新思路,构建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和考试评价等全方位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为实施素质教育打造起新的“导航仪”。  相似文献   

12.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要求体育教学从过于强调学生的接受学习和机械训练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索。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信,体验成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对“以人为本”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主义”哲学观强调人是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从当今师德建设角度讲 ,这一理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是新时期“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的哲学基础。“以人为本”师德的内涵主要是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尊重、理解、引导每一位学生走全面健康发展的道路 ,时刻以学生为中心。  相似文献   

14.
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为手段,强调师生双方的共同作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老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包容他们的缺点,从内心深处去关注他们,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收获到快乐和成长。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已进入了中学课堂教学,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它要求教师更新观念,在教学模式上实现由“传授型”向“研讨型”转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实现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的人确立起来。它意味着新课程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和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如何在每一堂课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呢?对此本人谈以下三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多元智能理论恰为这一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把这一理论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多元智能的文化.环境,使学生结合自己的智能强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既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又促进其它智能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朱峰 《成才之路》2010,(23):36-37
随着《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提升,作为一位体育教师应结合体育新课改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等新的基本理念,在体育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以生为本”不仅是对传统的“师道尊严”师生观的挑战,也是现代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证师生关系和谐所必须。以生为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把学生当成学校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处处为学生着想,一切为学生服务,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品格。有一种提法“今天学生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学生为荣”,此话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20.
丹阳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设施一流的现代名校,走读寄宿的窗口学校。进入新的世纪,我校牢固确立“为每一位学生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施展才华。明确让每一位家长都收获希望”的办学目标。实践“与世界教育发展同步,与现代化建设同行,与家长优质教育需求同心,与教师高品位追求同向”的办学宗旨。在新课改和资源、师德、教材、管理、教科研等诸多层面围绕新课程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建设中落实,在落实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