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音     
<正>姚淇:杂志上关于周总理的文章、上海解放的相关文章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希望能有更多诸如此类的文章出现。也最好能够多刊登一些关于老一辈革命领导人和长征的相关故事。许庆田:我很喜欢阅读《档案春秋》杂志,我现年88岁了,依然坚持阅读杂志,希望杂志能够越办越好,丰富我们老年人的生活。孟大谦:《档案春秋》杂志上的很多文章我都非常喜欢,看这本杂志既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同时也会产生共鸣。希望可以开辟更多更好的栏目,将杂志办得更加生动活泼,以吸引各行各业的读者关注,打动读者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读者来信《新闻天地》编辑老师们: 我是一名在读的新闻系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学校图书馆里看到了《新闻天地》杂志。读过几本之后,我也感觉到有一些问题。首先,我认为"新闻味"还可以更浓一点。其次,我觉得稿子还应该更有新意一点。如果能多发一些如《人间神鬼最难缠》这样的稿子就好了。最后,我希望能有机会介绍一些年轻的名记者、名主持人,这样能吸引更多像我这样的年轻读者。如果还能给我们这些"准记者"开辟一块习  相似文献   

3.
余皓明 《今传媒》2005,(8):54-55
做了多年的编辑之后,我于去年开始转为教书——教学生如何做编辑。我教的具体课程是《书刊编辑实务》。不用说,多年的一线从业经验当然可以为我讲课提供许多便利,但我还是有点担心。因为,做编辑是一回事,讲编辑实务课又是另一回事能做并不等于能讲。而且,据了解,许多开了这门课  相似文献   

4.
从事档案工作十余年,由于职业的潜移默化,几年来我有意无意地保存收集了一些有意义的家庭生活档案,虽不完整,但却珍贵。闲暇之余,我喜欢频频地翻阅这些生活经历,此时,目之所及,手之所触,都会给我带来无限美好的回忆,种种难以忘怀的情愫汇成一碧温馨的湖水,使心灵得以沐浴,给生活增添快慰。我的女儿今年9岁,聪明伶俐。在她还未出生之前,我便以第一人称为她记录了在娘胎时的感受,记录了母亲怀胎十月的希望和煎熬,以至于女儿曾挂嘴边的一句话是:“小时候在妈妈肚子里,妈妈吃啥我吃啥。”在女儿不会写字之前,我和爱人坚持为…  相似文献   

5.
上海东方电视台一位编辑打电话找到我,要我们档案馆为他们新辟的一个栏目提供一些档案史料,这一期记述的是结婚证书的演变,希望能提供一些不同时期的结婚证书。问及新辟的栏目名称,不由得让人心跳:“《星期五档案》。” 档案一词进入媒体专栏的名称,时下已不鲜见。打开各类报刊,《检察档案》、《球星档案》、《求职档案》、《股票档案》……各类“档案”让人眼花缭乱。且不论这样设置是否符合严格意义上的档案定义的界定,但至少可见社会档案意识大大前进了一步。倒退20年,会有这样的事吗?再说,人们也不至于会拿着报刊上  相似文献   

6.
王小梅 《大观周刊》2012,(20):259-259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是针对不同学生的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各自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设计出从课前到课后的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最终达到每个学生都在合适自身条件的环境下学到英语知识。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给初中英浯分层教学带来一些益处。  相似文献   

7.
文件、档案的形成与运动过程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谁都知道文件最终要转化为档案,但是文件如何转化为档案?文件何时转化为档案?本文想就此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探讨文件、档案的形成与运动规律。一、文件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伴生物:零次性、真实记录性、现行作用性是其主要特征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会有很多既定的或随机的事件发生,从而会形成很多份零散的文件,而每一份零散文件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规定性。其中有一些是已经如实地记录了发生在相应活动中的某一点、某一环节或说某一过程的具体事件或事实,比如一些纪实性的新闻照片、录音录像、科研手稿等,它们记录的是一种写实的零次形态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整理旧物时,一份发黄的教案赫然跳入眼帘。我有理由认定这是我的一份珍贵的人生档案。我的教师生涯,就是从它开始的。 1975年,我上了和县师范学校。是推荐的。那时上大学靠的是老茧,电影《决裂》里批判马尾巴的功能,就说到读书和劳动是分不开的。老师和学生也是分不开的,我们常常和老师在一起喝酒,还划拳呢! 学校有两块牌子,除了师范学校,还有是“‘五七’大学”。学校跟生产队一样,依山傍水,有大片农田。每学期上两个月的课,种两个月的田。读书不用考试,上课也和开座谈会一样。我曾和现在的学生说起过这段往事,学生们都高兴死了,说随便怎样,只要不考试就好。 那时时兴学生教学生,两个语文教师就推荐我,说我会写文章,教语文一定能行。就这样我这个鸭子被  相似文献   

9.
今天说起"档案",除了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会马上联想到那份攥在别人手里,却又紧紧掌握着自己命运的人事档案,其他不少人的眼界开始变宽了,比如把档案指认为机密文件,所以这几年一些文学、影视作品的标题中,往往有"档案"二字出现,其目的无非是以满足人们猎奇的心理为手段,去吸引读者和观众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正>"大哥,这是你要查找的知青花名册,我已给你复印好了,希望这个档案能帮你找回那几年工龄。"只要一走进遂宁市档案馆接待查阅室,你就会看到一位五十来岁的女士,她精神饱满、面带微笑,抱着一撂撂档案忙前忙后,不停地招呼查档群众。她,就是保管利用科的主任科员——何德凤,人们都亲切地称她为"何大姐"。自从2000年调到档案部门起,何大姐接触的便是库  相似文献   

11.
《兰台世界》2013,(S5):122-123
<正>我喜欢翻阅档案,因为档案会让我感受到历史脉搏的跳动,翻开档案,就是翻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初识档案,是翻开了研究所的《风雨五十五》周年画册,从这本画册中那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一张张稚嫩到成熟的脸上,感觉到了历史的沉淀,引领我这样一个青年档案工作者带着新奇的向往迈进一个崭新的工作环境。从中,我看到一个机构发展壮大的历史。最吸引我的是,翻开最开始的几页卷宗,我并不会知道后五年、十年……五十年、六十年之后会取得的成功,这会不断  相似文献   

12.
档案征购是档案征集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大难题。最近,福建省档案馆仅用一万多元就从一位收藏者手中征购了从清朝嘉庆年间至建国初期的200多份地契档案。出色的业绩使我们对档案征集工作充满了希望。档案收藏者为何愿意将档案低价出让给国家?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些初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84岁高龄的胡大爷到成都市档案馆查阅民国时期成都市的户籍档案,希望发现家族历史,以修家谱。经过仔细检索,在民国成都市政府的户政登记档案里,胡大爷找到了相关记录,他指着档案上的名字,感慨地说:"这份档案上的户主,就是我的父亲,这个就是我,旁边几个是我的兄长和姐妹。唉,不过这份档案也只有我能亲自过来查了。"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编辑老师:我是某大型国企档案馆的一名档案员,主要负责我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随着单位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最近领导提出要购置一套档案管理软件,于是我们与几个软件公司进行了联系。这些软件公司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们根本没法判断哪一个好,究竞应该怎样选购软件.我们一点底都没有。希望编辑老师能给我们提一些好的建议。谢谢!  相似文献   

15.
以“成长档案”为抓手 一所学校,在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考虑为其留下一份“成长档案”,而且这样的“成长档案”不仪仅只是凭藉记载一些简单的阿拉伯数字以体现学生的学习分数(成绩),更注重从德育的层面切入,让档案这一载体具体记载下每一位学生除了学习分数以外其他方面的成长印迹,使之伴随他们一起“成长”,即使从教育视角论,这应该说也足不乏创意的。毕竟有这样的故事的学校,在今天并不多。 这所倡议并帮助学生建立“成长档案”的学校,就是位于上海市郊的闵行中学。被这样的故事吸引,我遂在冬末的一天,来到闵行中学进行采访。  相似文献   

16.
一、顺藤摸瓜,在文书档案中找到内容.一般来说,党、政机关、团体产生的照片,都有其相应内容的文书档案,如党代会、人代会、团代会、妇代会、先进表彰会、工农业生产运动、庆祝活动等等.照片档案所必须反映的一些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背景、内容等,在相应的文书档案中都能记载周全.所以,从相应的文书档案中寻找照片档案说明中的要素,这是一种较为方便、可靠的方法.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7.
庄宏武 《兰台内外》2023,(33):36-37+40
如何发挥档案的价值,始终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问题。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挖掘技术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后,发现受一些客观因素影响,数据挖掘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的并不普遍,还存在一些困惑和疑虑。作者以实际应用为例,围绕档案挖掘技术在档案领域中应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设计建议,希望能给档案同人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激活历史     
近日,《蜗居》的作者六六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希望自己能做的就是忠实地记录民众的风化,能把现实保留存档。她的话激起了我的职业敏感。作家和档案工作者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有留存历史、传承文明的职责。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家都行色匆匆地一路奔向明天,而我们在做的是把昨天收藏好,为将来存下真实、完整、生动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个性化档案信息服务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性化档案信息服务,作为档案部门特色服务的进一步深化,用全新的理念冲击了传统服务思想。它能有效地吸引档案信息用户,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有利于档案信息服务工作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为档案部门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与希望。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档案信息服务的一种发展趋势,也是档案创新服务的有效途径和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做好“三农”档案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是今年我省档案工作的重点之一。近年来.我省各级档案部门积极开展“三农”档案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最近,省档案局将在宁波市鄞州区召开全省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进一步总结各地的经验和做法.明确今后一个时期“三农”档案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本期我们从工作经验、业务研究和个人体会等角度推出一组反映全省“三农”档案工作的文章,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