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苑广角     
科苑广角全球的电视观众人数猛增据世界观察研究所统计,目前全球有近9亿个家庭拥有电视机。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与发展,全球拥有电视机的家庭数将很快翻一番。世界观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鲁德曼指出,在1951年,美国电视机的拥有量占全世界拥有量的90%以上。然而自...  相似文献   

2.
研究区域粮食生产与水资源时空匹配格局,有利于优化水资源配置和保障粮食安全。结合河南省2000-2017年粮食产量等数据,在分析粮食生产和灌溉用水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基尼系数和不平衡指数分析二者的时空匹配格局,结果表明:河南省粮食产量呈波动增长趋势,玉米等耐旱作物种植比重持续增加且夏粮产量较高;河南省粮食灌溉用水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空间差异明显,其中豫南、豫东和豫北灌溉用水不断增加,而豫中和豫西则不断减少;河南省粮食产量与灌溉用水呈现“水量少,产粮多”和“灌水少,产粮多”的状态。从空间格局来看,粮食产量与水资源呈现“东部最优,北部、中部优于西部和南部”的匹配格局,粮食产量与灌溉用水则呈现“北部最优,西部、南部和东部优于中部”的格局,且匹配程度呈增加趋势,水资源量~粮食产量不平衡指数呈减小趋势,农业用水压力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水资源的概略分析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是一个12亿人口的大国,年产粮食49 250万吨(1997),居世界首位,基本达到粮食自足;我国也是一个水资源大国,据1980年的统计数据,总用水量4440亿m~3,目前已超过5556亿m~3,大致与美国相当,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大国家之一,农业灌溉用水与农业灌溉面积,均居全球前列。没有水就没有粮食,由此可见中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否则就不可能生产出养活  相似文献   

4.
世界观察研究所最新报告指出,依据全球环境和经济状况,逐步停止用煤是必须和可行的。煤在80年代被誉为“通向未来的桥梁”,其实际使用量在90年代却呈逐年下降之势。世界观察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塞思·邓恩最近在《世界观察》杂志上撰文说,煤在世界能源中所占比例,自1910年高峰年的62%已降到23%左右,与1860年的水平相当。如今煤的市场价为历史最低点,但环境和人体健康却为此付出了前所未有的代价。邓恩说,如果下一世纪气候变化减慢的话,进一步减少用煤更是迫在眉睫。煤是含碳最密集的矿物燃料,就单位能量而言,煤释放的碳比石油多29…  相似文献   

5.
农业节水     
6 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农民就开始挖掘沟渠从幼发拉底河引水灌溉,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以灌溉为基础的文明。由于引河水灌溉,苏美尔农民在两千年中一直取得了粮食的丰收。但是河水沉积下的大量杂质和盐份也使肥沃的土壤变成了盐碱地。许多历史学家认为正是由于盐碱化的土地无法生产足够的粮食,使苏美尔文明走向衰亡。当今社会对水利灌溉的依赖要远远超出古代苏美尔人。世界粮食产量的大约40%来自占世界耕地18%的水浇地。灌溉可使农民每年收获两到三季,粮食产量也大幅增加。全球粮食产量自1950年以来翻了将近三倍,灌溉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曾悲观预言:“谁来养活中国人”。这一预言在世界上掀起了不大不小的杞人之忧。布朗认为,随着中国人越来越富有,他们将需要更多的肉、牛奶和禽蛋,畜产品需求的增加将直接导致对粮食需求的额外增加,而额外增加的量是“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是贫...  相似文献   

7.
中国:第二故乡晓晨中国千百年来都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为四大农作物。水稻作为粮食作物中的“老大”,在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中仅占29%,产量却占44%。长期以来,用水育苗,密植,靠和穗结实的种植方法使水稻的亩产量只有二三百斤。一般要想使粮食增产有两条路:...  相似文献   

8.
毛献峰在《云南电大学报》2008年第3期《“粮食危机”的技术异化反思》一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全球食品价格的飙升,“粮食危机”已对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产生危机的原因之一是生物能源开发技术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是技术的异化,并且技术异化已经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国情决定“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缺少的首要条件” 关于水利与农业的关系,最早的论断是毛泽东所说的“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一科学论断深入人心,推动了我国水利事业特别是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但是,后来一个时期,对粮食储备过分乐观的宣传,对“灌溉用水浪费”的过多指责,导致社会轻视水利事业尤其是灌溉事业,致使其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色列科学家指出,相当一部分粮食危机是由于低效的灌溉方式所致,灌溉过程中蒸发的水量多于到达作物根部的水量,导致了水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所以提高灌溉过程中作物的摄水量就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据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统计资料表明,1987年全球生产约1.05亿辆自行车,是汽车的3倍,1991年,全球自行车的销售量为9200万辆。目前全球已使用的自行车总量已达8亿辆左右,是汽车的2倍,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中国和印度,仅中国大陆就有3亿辆自行车。目前全球自行车平均年产量为1亿辆,中国占40%左右。  相似文献   

12.
世界观察研究所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普遍存在的植物种类减少正在侵蚀农业生产的基础,威胁着以植物为原料的产品生产。《自然的馈赠一植物多样性与人类息息相关》一书的作者约翰·图克希尔说:“植物为我们提供了无可替代的资源。栽培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对培育高产、抗病的作物品种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农业中发生的某些变化,这种多样性正日益减少。”1949年,中国农民种植的小麦达10000种,但到70年代已下降到仅1000种。墨西哥农民目前种植的玉米种类仅为对年代的20%。图克希尔指出:“生物技术并不能解决遗传多样性减少的问题。人类转…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农业是用水大户.用水效率偏低.因此.农业节水势在必行。本文论述了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主要包括:推广简便易行的节水灌溉技术、耕作覆盖保墒、节水灌溉与农业技术有机结合、以及改革灌区用水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大军 《文科爱好者》2004,(14):79-80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曾预言:“谁来养活中、国人”这一预言在世界上掀起了不大不小的疑问。现在来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背景材料 1.2010年以来,农产品价格总体呈上涨态势,粮食、棉花、生鲜乳价格屡创新高。随着农产品涨价潮的出现,一系列诸如“蒜你狠”、“姜你军”、“辣翻天”等网络热词诞生,对“疯狂的菜价”进行调侃。2010年蔬菜涨幅在20%左右,水果全年大体涨14%左右。水果、蔬菜、粮食等食品上涨拉动整个物价上涨的70%。其中蔬菜涨幅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能养活自己——答莱斯特·布朗先生□陈大庆/江苏省扬中市高级中学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曾发出“谁来养活中国”的惊人之问。布朗以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均粮食消费400千克为测算依据,算出我国在下世纪30年代粮食总需求量约7亿吨左右,总...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居住在城市,还是在郊区、城镇,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对粮食生产和农田灌溉并不关心,认为那是农民的份内事。然而,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充分的理由对这个问题表示关注。你知道吗?从河流、湖泊、地下开采的水有2/3用于农业。据估计,在目前基础上,全球若节约1/10的灌溉用水,就可使人类家庭供水增加1倍。有一点很耐人寻味,高度现代化的人类世界,所采用的主要灌溉方式与5 000年前的祖先基本无异,仍在靠地心引力引水入田。这样,从水源到农田的输送过程中,只有不足40%的水被农田利用。流失的水,有一部分能返回河流或地下水层,但因溶解了农田的盐分、…  相似文献   

18.
《治黄科技信息》2005,(5):20-21
新华网报道水利部部长汪恕诚15日在此间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新增工程节水灌溉面积1000万hm^2,基本完成现有粮食主产区主要大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0,基本实现全国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  相似文献   

19.
肥胖的威胁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肥胖已经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严重问题,仅美国每年就有30万人死于与肥胖有关的各种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世界有10亿成年人超重,其中3亿属肥胖人群,他们更容易患糖尿病、心脏病、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粮食能否自给自足的探讨──兼评布朗《谁来养活中国》90年代初以来,中国粮食问题引起世界极大的关注。许多国家和学者都先后提出关于中国粮食问题的研究报告。令人注意的是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的一篇题为《到2030年谁来养活中国?》的长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