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提出了确切要求。开展古诗词审美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审美感知,激发学生审美想象,丰富学生审美情感,加深学生审美理解,促进学生审美创造。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诵读古诗词,体会韵律美;品鉴古诗词,赏析语言美;感悟古诗词,品味意境美;拓展古诗词,领悟情感美”等策略,以增强古诗词审美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情境化理念是语文教师开展古诗词教学时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涵,有效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品鉴能力。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意境,积极探索情境教学的实践路径,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古诗词内容,感悟古人情感,构建生动的古诗词课堂。  相似文献   

3.
古诗词阅读对于高年级视障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困难。为此,可在结合盲校学生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引入古诗词教学之中,既可以借其引导学生品鉴古诗词的内涵,加强古诗词诵读,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背景,从而使学生走近古诗词、亲近古诗词,最终达成提升盲校高年级视障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信息技术运用于盲校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为视障学生埋下了热爱古诗词学习的种子,使古典诗词在学生心中不断生根发芽,达到了提升盲校高年级学生鉴赏古诗词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徐娴琳 《考试周刊》2012,(83):48-49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它以独特的结构、韵律和意境给人以美感,让古诗教学随心飞扬,关键要从课堂入手,提高学生的理解、想象、表达能力,让古诗词教学充满情趣,进而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运用研读。一、激趣,把学生带进古诗的王国古诗"文约而意丰",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  相似文献   

5.
经典古诗词的内涵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人文色彩是浓厚的。教师要以自己的一双慧眼去挖掘其中的审美元素,并引导学生去诵读、感悟、想象、揣摩、欣赏,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可从古诗词的背景、情境、情怀、表达等要素入手,引领学生感悟古诗词,想象人物形象,领略人物精神,体会抒情艺术。  相似文献   

6.
王克伟 《学周刊C版》2023,(7):100-102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在古诗词优美的意境中尽情探索,能够把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形成良好的欣赏和审美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展多样化的古诗词实践训练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有效地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借助诵读,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体会古诗词的形象美;借助多媒体,展现古诗词的意境美。这样便能较好地开展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  相似文献   

8.
王敏香 《教师》2023,(9):33-35
古诗词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将其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能让学生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进而树立起文化自信心。文章将从诵读引领、合理想象、文本赏析和知人论世等角度,探索文化自信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浸润式教学的有效策略,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诗词阅读和解析等活动中,不断强化其阅读体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古诗词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背诵、默写、应付考试的水平上,更不能以剖析诗词中某个名句的修辞、表现手法,完成古诗词的教学,而要让学生入情、入境,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学生对古诗词美的欣赏主要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的,所以,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人的古诗词,无不是高度凝练、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这些古诗词距今年代久远,写作背景复杂,情感含蓄深邃,离学生生活较远,单靠仅有的教材内容和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学生是无法对其进行深人理解的。作为教师,应合理整合各种资源,给学生提供解读、感悟诗词的广阔知识背景和文化背景,让古诗词在学生面前丰满起来,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搭好平台。  相似文献   

11.
发掘古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文化美,有利于打造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教学课堂,能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不仅要带领学生品味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还要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学生想象,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突破古诗词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合理开发和利用课外语文资源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证。在教学中介入课外语文资源,可以丰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拓展文本厚度。本文基于古诗《嫦娥》教学的反思,简要地谈谈如何让课外资源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3.
学习古诗,既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想象,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智并重,让古诗词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的古诗词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凝炼含蓄的语言,优美深邃的意境、和谐动听的韵律以及真挚浓郁的情感给人以绝妙的审美享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所占比重较大,因而一直颇受人们的关注。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的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情感之间的距离,以及古诗抽象概括、精炼含蓄的特点,均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一些教师的古诗词教学往往仅停留在读诗文、明诗意的浅表层面,未能有效触及诗词意韵品悟的审美内核,缺乏丰盈的内在神韵,学生的所得往往较为有限。充满梦幻、想象丰富是儿童时期的重要特征,我们应充分地尊重和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想象热情,让古诗词教学在丰富多彩的想象中走向丰盈。  相似文献   

15.
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同时,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走出传统古诗词教学注重对字词句的诠释和翻译的误区出发,就如何在教学中既让学生掌握古诗词篇目,又能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激发联想和想象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一直以来,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灌输与审美教育,对于诗词欣赏中所能实现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几乎很少涉及。从新时期素质教育以及学生成才的现实需要来看,创造力与想象力恰恰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诗词作为最优美的语言,其本身语言简练,富有想象力与情感,一诗一画境皆出。中国古典诗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79):31-32
在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中,古诗词教学的价值是不容小觑的,因为古诗词的教学与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密切相关,与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密切相关,更与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的能力密切相关。但从现阶段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现象与问题,要想让古诗词教学真正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需求,要想让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得到真正提升,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将更多的工作重点、研究重点集中在小学生古诗词教学的研究与探索上。为此,文章将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就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以及转变的策略展开新一轮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古诗词鉴赏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本文就如何使古诗词鉴赏的教学有效,结合近期给高三学生上诗词鉴赏专题的体会,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古诗词鉴赏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走进古诗词的语言。走进作者的心灵就是让学生对远离现实的"古人"多一份人文关怀,关注其文字背后鲜活的内心世界,产生同情、喜爱、崇敬、共鸣等形式的心灵  相似文献   

18.
刘方 《四川教育》2020,(3):45-45
古诗词的教学策略多种多样。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涵泳,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潜心沉浸,揣摩推敲诗词中的精华,让情感抵达学生的心灵深处,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情动而辞发,丰厚经典文化的内涵。一、反复诵读,读中涵泳反复诵读,读中涵泳是培养语感最有效的策略。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应积极发挥诵读、涵泳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多读多悟,形成语感;积极创造情境、唤醒学生的体验,引起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9.
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有不小的比例。学习古诗词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够让学生吸收优秀的民族文化智慧,是学生加强文学艺术修养,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针对当前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教学方法策略。一、注重古诗词的朗读注重朗读,感知古诗词的语言美,在古诗词教学中非常重要。教材中选编的古诗词大多音韵协调,节奏  相似文献   

20.
艺术通感是一种感觉反应到另一种感觉反应的直接转移,可以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接收到的艺术感受进行自我融合并转换,可以说艺术通感是形成并传达自身审美能力的途径之一。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古诗词很有魅力,但是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却还存在着相应的难度。如果能在古诗词教学中结合艺术通感体验,通过颜色激发想象,通过音乐感知情绪,就可以让学生的多元感官联动起来,形成一把古诗词欣赏的"扶梯",帮助学生更精准地感受到古诗词的节奏美和情境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