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春天鱼好钓尽人皆知,但坚冰初化的早春鱼比较难钓,知道的人并不太多。早春节气由于从南到北差异很大,即南方来得早,北方来得晚。就北京地区而言,早春阶段大致在3月初至4月中,约有40余天的时间。这期间冰刚融化,乍暖还寒,水温并没升高多少,鱼还处在冬眠和半冬眠状态。即使是耐寒冷的鲫鱼,也身体发僵,活动迟缓,不爱摄食,尤其是阴冷天气,更加如此。  相似文献   

2.
钓春     
早春,阵阵春风扯碎了郊外野泡子的冰面,推起水面层层微波,也撩起痴钓者的钓意。按捺不住出钓的心情,约上几位"发烧友"一同到泡子边去过钓"山胖头"瘾。"山胖头",又叫"老头鱼"。因此鱼生命力极强,能在浅水泡子里冬眠越冬,所以又被称做"还阳鱼"。一到冰雪消融的早春时节,它便苏醒觅食,"开口"比较早,是北方早春最早可钩的淡水鱼。"山胖头"虽然样子丑陋,可我们并不在乎。有曰:钓翁之意不在鱼,只为乐在漂动时。撒一把酒米打窝,支一把钓竿垂一根细纶,在温和的春风中耐心等待浮漂动态的发生。早春第一钓拉开了帷幕。漂动了,先是轻轻…  相似文献   

3.
春分早、仲、暮三春。其间,鱼的活动随气温、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故春钓必须适时而变。 一变:早春气温低,钓法按冬季。 早春通常指公历2月初至3月初,农历立春至雨水。这期间,由于气温、水温都还很低,鱼儿几乎仍处于半冬眠状态,也不大摄食,尤其在上午10点钟以前,很难钓获。10点钟以后临近中午时分,随着气温、水温的略有上升,间或会  相似文献   

4.
江金宝 《钓鱼》2005,(7):30-30
钓友大多尝过早春钓草的好处,钓草确实多获鱼,特别是野钓,效果更是明显。实践证明“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这是必然的规律还是偶然的意外?我们不妨从早春钓草谈起:  相似文献   

5.
刘汉初 《钓鱼》2010,(6):31-31
早春虽然也是春,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多数地区的鱼类刚从冬眠半冬眠中苏醒,距离春钓旺季还有一段时间。本人想给自己和钓友们提个醒。  相似文献   

6.
冬季到来,天气逐渐寒冷,气温水温迅速下降,水面河边再也见不到鱼活动的踪影。除了少数对钓鱼已经“病人膏肓”、“不可救药”的青壮年钓迷外,大多数垂钓爱好者都认为鱼类已经关门闭户,绝食冬眠,再也钓不到鱼,自己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将钓具封存好高挂起来,再也不出钓。其实,冬季“再也钓不到鱼”是个误...  相似文献   

7.
江南春钓鲫     
文子 《中国钓鱼》2007,(3):29-29
春节过后,江南天气渐渐转暖,冬眠过后的各种鱼都开始苏醒过来,空空的肚皮也极力促使它们寻找食物,而鲫鱼几乎是最早来与钓鱼人亲密接近的鱼类。二月下旬到三月上旬,正是江南的早春天气。有时春寒料峭,有时春风送暖,在这乍暖还寒的季节要钓取鲫  相似文献   

8.
冬天在大中型水库钓鱼,因大多数鱼都已经进入冬眠或半冬眠状态,是既少吃又少动,只有耐寒的鲫鱼和为数不多的鲤鱼还比较活跃,也就成了冬天钓鱼的主钓鱼种。在冬天要想钓到鱼,必须把握住要点,才能钓有所获。  相似文献   

9.
公历三四月份,好多地方还是寒冷的早春,不少的钓友尚未出动。其实,早春垂钓有许多其他季节所没有的优势。多年来,我一年四季不歇竿儿,对早春钓的认识很深。我认为早春垂钓有下列优势:首先,是温度不象冬天那样冷,淡水中的鲫鱼和多种小杂鱼已经大规模地出动了。根据气温情况正确地判断深浅水的温度高低及变化趋势,按照早晚钓深、中午钓浅及选深浅交界钓位的一般规律选择钓位,收获自然不错。第二,早春的鱼由于钓者甚少,一点儿也不猾。只要钓点有鱼,不须蘸粉,马上有鱼咬钩,并且钓上的鲫鱼普遍个儿较大。由于上钩的是以鲫鱼为主,所以浮标信号比较…  相似文献   

10.
早春钓鱼经     
所谓早春,在这长江流域各地区大体时间是公历2月初至3月上旬,约40天左右时间为早春。早春温低水冷鱼难钓,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并不代表钓不到鱼。  相似文献   

11.
张兰舸 《钓鱼》2006,(1):43-43
有句渔谚说:“夏天鱼找饵.冬季饵找鱼”。在我国北方,进入冬季后,白雪皑皑,寒风凛洌。由于气温低,鱼基本处于半冬眠状态,身体变得僵硬,食欲也锐减,是一年最难钓鱼的季节。但如能选择好钓位,且钓饵对口,钓法得当,仍会有鱼吃钩。因此,冬季冰钓找鱼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2.
"走"为上策     
关新铭 《钓鱼》2011,(6):37-37
许多传统钓手,喜欢一化冰就采取长竿短线定点钓法。实践证明,这种钓法在早春仲春(北京地区3-4月份)阶段效果欠佳。原因是早、仲春坚冰初化,依然天寒水凉,水中鱼儿还处在冬眠和半冬眠状态。即使是耐寒的鲫鱼,身体仍发僵,既不愿活动,也不愿过多耗费体力去寻觅食物。因此,定点守钓虽然省力,但上鱼率不高,而走钓就不用了,俗话说“春钓走,夏钓守”。  相似文献   

13.
高国祥 《钓鱼》2013,(5):22-23
“春江水暖鱼先知”“严冬过去,早春伊始”,属于热水性鱼类的鲤、草、鲢镛鱼等,仍处在冬眠中:属于冷水性鱼类的鲫鱼,则迫不急待地从深水区游向近岸、浅滩寻觅食物。此时的鲫鱼经过漫长严寒的煎熬,体内能量消耗过大,膘跌体弱,加之初春的气温水温与冬天相差无几,因此身僵体硬,活性差,就饵时开口小,吸饵轻,故而在钓组的搭配上必须具有针对性,方能有所斩获,钓出乐趣。  相似文献   

14.
现在,野河里鱼不多,不大好钓,入冬以后至来年早春(清明节前)更是难钓,一般人是不会到河边钓鱼的。但近几年,冬天和早春钓鲫在我们这里热了起来,有时效果还特别好,一扫钓鱼人冬天早春没法下河钓鱼的烦闷。本人钓龄超过40年,以往冬天早春从来不钓,如今也成了冬春钓鲫发烧友,并掌握了其中诀窍。一、钓饵新。我们这里冬天早  相似文献   

15.
孙美理 《钓鱼》2006,(6):40-40
春回大地,万物生机,一年之中第一个钓鲫“黄金”季节的到来,让众多钓友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疯钓一番。但怎样才能在乍暖还寒的早春、自然气候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把还处在半冬眠状态下的鲫鱼钓到手且钓获多多呢?  相似文献   

16.
姜丙利 《垂钓》2020,(1):76-77
传统钓法花费少、携带方便,钓法相对简单易学、适应性强,至今仍受到休闲钓友的喜爱,尤其在隆冬季节垂钓鲫鱼,是其他钓法所无法替代的,我们有必要学好它、用好它。进入冬季,冰天雪地,寒气逼人,不少鱼类已处于冬眠或半冬眠状态,但是鲫鱼、翘嘴等鱼类仍在觅食,因而成为我们主钓的对象鱼。  相似文献   

17.
许多传统钓手,一化冰就喜欢果取长竿短线定点钓法。实践证明,这种钓法在早春仲春(北京地区是公历的3~4月份)阶段效果不佳。原因是早、仲春坚冰初化,依然天寒水凉,水中鱼儿还处在冬眠和半冬眠状态。即使是耐寒冷的鲫鱼,身体也发僵,既不愿活动,也不愿过多耗费体力去追逐食物,因此,定点守钓虽然省力,但上鱼率不高。而走钓就不同了,俗话说“春钓走,夏钓守”,笔者数十年的垂钓实践,充分证明此说不谬。  相似文献   

18.
桂北大地从战胜五十年未遇的雨雪冰冻灾害中迎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新春世界。在经历了一个严冬煎熬的鱼儿们,亦从冬眠或半冬眠的状态中苏醒过来。鲫鱼就是其中的一种,桂北江河将为广大垂钓爱好者春钓鲫,提供一个新年施展钓技的大舞台。春钓鲫应注重  相似文献   

19.
《垂钓》2001,(3):5-6
绝大多数钓友钓的是鱼,盐城市城郊新兴镇的仇正荣却以钓鳖为乐。近几年,他每年都抽出两个月的时间钓鳖,既活动了筋骨,又获得了不菲的收入,可谓一举两得。仇正荣钓鳖的时间从每年清明节前后开始,到芒种时节结束,大约60天左右。仇正荣解释说,在这段时间,水中的鳖刚刚从冬眠状态中苏醒,急于觅食,往往见到钓饵就吞,很容易上钩。因此,是长江流域钓鳖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20.
季节 春钓浅滩,夏钓潭,秋钓荫边,冬钓阳。 春钓雨雾,夏钓早,秋钓黄昏,冬钓草。 人穿棉祆鱼不动,人穿夹袄鱼来动,人穿单衣鱼直蹦。 春钓桃花开,秋钓桂花鱼。 杨柳飞絮,正好钓鱼。 三月三,鲤鱼上河滩。 清明前后,百鱼抢钩。 梅雨钓鱼,越钓越喜。 小麦黄,钓鱼忙。 夏天到,鱼难钓。 秋鱼猛,抢食凶。 鱼冬眠,不游窜。 春钓雨后早中晚,夏钓雨后满塘欢。 气象 春钓东南(风),秋钓西北(风)。 风雨前不下钩.风雨过后大丰收。 狂风暴雨不出钓,雨过天晴再钓鱼。 钓翁钓翁,勿钓北风。 雨后放光,钓鱼辰光。 宁钓日落后,不钓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