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些企业通常除了正式的工作评估之外,员工得到的反馈信息是不足的。而当反馈信息出现的时候,又总是趋向于消极否定的。因此员工能够了解的,往往是他们现在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于是,员工都想逃避这种信息反馈,因为它总是与积极和肯定背道而驰的。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是对员工在某一时期内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的过程,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实际上是一个收集信息、整合信息、做出判断并给予反馈的过程,是一个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过程.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事关企业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文章系统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评估内容和绩效评估方法的探讨,及人力资源绩效评估的误区,并提出了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评估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绩效考核是指企业组织以既定标准为依据,对其人员的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的情况,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和反馈的过程.通过绩效考核,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得员工的工作信息,并以此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依据,保证相关员工的劳动报酬、职位晋升、工作调动、人力资源开发、激励以及辞退等工作的科学性,还可为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其他职能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企业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途径.然而现实中员工对培训认识不足,总是处于被动.文章就如何提高员工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做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5.
宋欣 《职业圈》2014,(19):29-30
很多企业的管理层与员工之间似乎缺乏信任,员工对于企业的适应能力差且缺少创新,在工作中总是死气沉沉?是什么使很多企业变得毫无人情味?归根结底就是四个字: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6.
冯颂利 《职业圈》2013,(36):80-82
绩效考核是企业在一个时期内对员工做出组织贡献评估考核的过程,它从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对员工在工作中的优缺点进行系统描述。绩效考核涉及观察、判断、反馈、度量、组织介入以及人们感情因素,是一个复杂过程,完全客观精确的绩效考核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公开还是保密员工的薪酬信息对一些企业来说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薪酬公平是企业员工的高度敏感词汇,不论公开还是保密都会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将薪酬信息分为三类:政策类、技术类、结果类,分别分析这三类信息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8.
刘玉炜 《职业圈》2013,(20):111-111
当前,信息和知识是绝大多数企业前进的推动力,而培训则常常是提供信息、知识及相关技能的重要途径。企业员工培训技术、方法的综合把握和有效运用,对提高员工的培训效果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员工培训工作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
《职业圈》2010,(26):8-9
腾讯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一直力不从心,业务的不停抄袭总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创新意识和正直理念。在一个缺少文化的氛围中,员工怎么能够和企业一起同舟共济呢?  相似文献   

10.
罗广云 《职业圈》2013,(20):108-108,110
员工能否努力工作,取决于士气,而员工的士气离不开管理者的激励。管理者也深知自己负有激励员工的责任,可是他们又很苦恼:要想激励员工,员工总是希望工资高一点,奖金多一点,福利好一点;而管理者,尤其是中层管理者,又不能没完没了的给员工加工资、发奖金,更何况工资、奖金并非万能。于是他们陷人了两难之中。要解决问题,就得找到激励的规律,掌握科学的激励方法。从而为赛宝创造更为和谐的文化氛围,使员工能够在合理、健康、可持续的激励下更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绩效管理的概念 绩效管理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管理方法,指为达到某个目标对企业资源进行规划、组织和使用,并实现顾客期望的过程。有效的绩效管理的核心是一系列管理活动的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通过建立“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面谈与反馈——绩效结果的应用”的管理循环,将以往偏重考核的单一模式发展成为考核、反馈和发展员工工作绩效的系统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以微博为代表的信息传播和交际工具不断兴起,青年员工接受信息的渠道较传统方式有很大的改变和突破,一些非主流媒介的信息成为新的传播渠道,青年员工的思想及处事方式等都受到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成人教育教学信息反馈体系未能充分促进教学,针对当前存在的反馈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指标体系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反馈模糊、信息严重滞后等问题,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视角,提出树立科学的教学信息反馈理念,教学信息反馈指标体系要兼顾共性与个性,利用新型信息渠道及时反馈结果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往往都实行的是薪酬保密制度,除了少数几个管理者知道员工的薪酬外。任何员工都不知道也不得打听他人的薪酬,。更不能在企业内外公开自己的薪酬。也有一部分企业。虽然并无明文禁止员工相互谈论彼此的薪酬信息,但与此相关的话题也是很敏感的,  相似文献   

15.
王菊苹 《职业圈》2011,(12):106-107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往往都实行的是薪酬保密制度,除了少数几个管理者知道员工的薪酬外。任何员工都不知道也不得打听他人的薪酬,。更不能在企业内外公开自己的薪酬。也有一部分企业。虽然并无明文禁止员工相互谈论彼此的薪酬信息,但与此相关的话题也是很敏感的,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知识型员工的概述 第一。知识型员工的涵义。“知识型员工”(knowledgeWOrker)这一概念是由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FlDrucker)于1959年在其著作《明天的里程碑》(LandmarksofTomorrow)中最早提出的,他将知识型员工的内涵界定为“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他认为,“知识工作者”是指通过正规教育获得工作、职位和社会地位.主要利用知识和信息进行工作的人;并指出,电脑技术员、软件设计者、医师、律师、会计师等都是典型的知识工作者。  相似文献   

17.
戴尔的公司文化不屑于只满足现况,总是试着训练员工,去寻找突破性的新观念,让他们在公司面对大型的策略挑战时,可以根据实际状况迅即提出最佳解决方案。你必须经常训练员工提问的能力,要他们思考:戴尔可以用什么方式改变游戏的规则?哪些做法可以让戴尔达到这个目标,而其他人从未想到过?  相似文献   

18.
“知识型员工”是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发明的,指的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原勇 《职业圈》2012,(27):133-133
一、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企业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价值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体现为企业员工对安全的认识、态度、思维及采取的行为方式。文化是人的思想集合,企业是人的互动场所;而人的行为总是由思想支配的,因此,企业的安全文化能对员工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安全引领作用。同时,安全文化的形成不是自发的.需要作为主体的企业树立高度的自觉与自信。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梅 《职业圈》2014,(21):95-95
在信息爆炸、世界互联的后现代,军工企业的传统与神秘,专注和严谨似乎在青年员工中产生了一定的“违和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十大军工国企之一,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是该集团下属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基层单位。在该所的青年员工思想状况的不具名调查中,得出了许多年轻员工的真实心声,也使企业进行了分析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