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单杠向后大回环连接的下法采用了“盖浪”与“鞭打振浪”相结合的技术(下称“盖浪鞭打”技术),然而同样连接的脱手再握动作在结构和技术上与下法有许多相似之处。为了进一步发展脱手再握动作,不妨对二者进行简略分析。一、二者发展之相互关系在采用向后大回环的技术与动作的发展过程中,二者都经过了前三十多年的演变。下法采用的向后大回环技术经过挺腹式——鞭打振浪式——盖浪鞭打式的发展过程。其动作则从简单空翻下——复杂空翻下——高难空翻下。脱手再握动作在前  相似文献   

2.
<正> 1 前言高低杠向后大回环动作在现代高低杠项目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一动作的出现使高低杠从绷杠、腹弹动作为主的时代进入了大摆类、高空翻、高腾越的时代。虽然女子高低杠向后大回环动作是从男子单杠大回环动作移植过来的,但由于高低杠不同于单杠,决定了高低杠大回环动作在某些技术环节上与男子大回环不同,并且在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  相似文献   

3.
世界女子平衡木技术发展新动向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调查访问、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分析当今世界体操平衡木技术发展的新动向。结果认为,使用单个低难度动作为上法,运用“三个以上技巧动作”构成的“多连接”结合具有高加分因素的“体操/技巧”(或相反)混合的“二连接”,并采用D组以上难度的空翻或“三连接的空翻下”为下法,是当今世界女子平衡木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而使用“腾空”的D+D技巧“二连接”和C组难度“同一个空翻”的“三连接”,开发“单臂前手翻”系列动作的新连接,以及使用E组以上的高难度空翻及其连接为下法,将是未来大赛女子平衡木技术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4.
目前,女子高低杠技术发展很快。难新动作不断涌现。但是,在下法的动作中,大多数都是由手撑杠、悬垂摆动、腹部绷杠、立撑等动作组成,直到目前还没有看到用由背部撑杠绷杠或弹杠的方法来完成各种下法的。为了丰富和发展女子高低杠动作,我们大胆设计与研究了高低杠上的“高杠经手倒立推起屈体背弹杠团身前空翻下”这个动作。  相似文献   

5.
从第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电影和录像来看,吊环也和其它项目一样,确实有了很大的发展。它的发展,除表现在“直臂前、后大回环”的技术已被绝大多数运动员较好地掌握和下法的创新以外,更主要表现在动作连接——尤其是摆动动作与静止用力动作连接——的创新上。我国赴第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考察团介绍了在吊环比赛中所出现的八个“难新动作”,就说明了这一点。这八个“难新动作”是: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纵观体操发展史,在单杠项目中下法和脱手再握动作的每一次发展、变化和突破都是与新的较为先进的大回环技术分不开的。如果说老式的挺腹大回环只能完成直体空翻下,而较为先进的“鞭打振浪”大回环技术却产生了众所周知的“特卡切夫”“京格尔”等飞行动作的话,那么在今天应用崭新的“盖浪鞭打”大回环技术,将会使单杠的飞行动作带来一个令人瞩目的飞跃。对于“盖浪”技术的  相似文献   

7.
吊环动作连接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操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吊环也和其它项目一样,也有了很大发展。它的发展,除表现在“直臂前、后大回环”的技术已被大多数运动员较好地掌握和下法的创新外,更主要表现在动作连接——尤其是摆动动作与静止用力动作连接——的创新上。众所周知,体操技术的发展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在原基础上进行改造,即把原来的技术作了新的处理而获得新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统计比较法、文献资料法和分析归纳法,系统分析了当今世界男子单杠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特征与趋向。采用“D组以上难度”的“单飞”或二个C组以上的飞行动作直接的“E+D以上”难度的“多连飞”,再分别结合“大回环转体”和“掏类转体”等类动作构成的高难“单动作”(或“二连接”)、或“单动作”和“二连接”(或“三连接”),并使用E组的空翻为下法,是当今世界男子单杠成套加分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而使用E组或SE的“单飞”、发展“E+D”以上不同类型的高难动作“直接”,及运用SE的空翻为下法等,也将是新奥运周期男子单杠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3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十运会女子自由体操决赛8位选手完成的成套动作难度、编排及连接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难度、高质量、多变化、重优美”是世界女子自由体操技术的发展方向;中外运动员在成套动作的难度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动作类型的选用与组合方式上有显著性差异;提高整套动作成绩的关键是提高连接动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摔跤技术动作连接不好的原因探析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摔跤队孙淑玲“快速主动、全面连贯、勇猛顽强”是现代摔跤的三大要素,其中“全面连贯”是对技术上的要求,是三大要素的核心;运动员连贯技术的好与坏,掌握的多与少,在比赛中将直接影响到战机的捕捉,有效分数的...  相似文献   

11.
如何提高国际式摔跤的连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国际式摔跤运动的发展现状来看,要想取得比赛的胜利,就必须具有连续进攻的实力,而连接技术则是双方平局后争夺的重点。1连接技术在摔跤比赛中的重要作用连接技术是指与对手在对抗中连续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技术动作。而摔跤中的连接技术在比赛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比赛时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与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参加里约奥运会女子高低杠单项决赛前8名优秀运动员及所完成的成套动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里约奥运会女子高低杠技术特征.研究发现:1)世界优秀高低杠运动员所选用的难度组动作多集中在D组和E组,且高难度动作使用率呈上升趋势,动作连接类型趋于集中化发展.2)以高杠D组以上难度接下法的“直接二连接”来完成下法并获得更高连接价值分的运动员呈增加趋势.3)亟待开拓“创新型”、“领潮型”动作编排,将D分最大化和E分扣分最小化的最优组合作为竞技体操成套编排追求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从解剖学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游泳呼吸动作的原理及动作结构进行研究,说明“快吸,适憋,长呼”的顺腹式呼吸是人体呼吸系统生理学解剖学特征与游泳技术自身发展的科学结晶。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我国体操单杠项目中“飞行”动作的发展,加速“飞行”接“飞行”乃至于“三连飞”的突破,我们对“特卡切夫”腾越这一不但有自身的难度价值,而且有很大连接价值的“飞行”动作进行了研究。在前几期学报中,我们已对“特卡切夫”腾越动作的脱手、腾越和再握三个技术环节进行了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本文着重对振浪技术环节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1984年北京国际体操邀请赛,有苏联、罗马尼业、民主德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97名运动员(其中女运动员41名)参加。各国派出的阵容较强,是一次能够反映世界水平的比赛。我们观摩了这次比赛,并对高低杠“大回环前后连接”动作作了详细的统计。本文拟作一分析。目前概况当前,国际体操运动发展很快,高低杠尤为突出。它的总趋势是向难新动作继续发展,连接技术更加完善,新难度与新编排不断出现,成套动作难度有所提高,处在一个新的技术发展时期。高低杠自1977年采用男子单杠大回环动作以来,技术上出现了一次飞跃。目前大回环的前连接动作有:腾身回  相似文献   

16.
跳水训练中的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早上臂”任何跳水动作在起跳时手臂都应上摆到耳旁以后才开始连接动作,这是跳水技术中的一个普遍规律。由于这一技术的要求,任何动作要想连接快而合理,成型早,完成动作早,在起跳时,手臂就应尽快、尽早地摆到两耳旁,这就是我们在训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比较等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外优秀女选手平衡木成套A分价值动作的编排特征。结果发现:在满足规则要求的前提下,减少计入A分价值的舞蹈类动作,相对增加较多的技巧类动作,并以较少的“单动作”配合较多的“二个以上动作的连接”、或以较多的“单动作”结合较少的“二个以上动作的连接”来构成具有高连接价值的一套10个最高难度动作,分别是中、外优秀女选手平衡木成套A分动作编排的主要特征;而保持现有成套动作难度价值和技术风格的编排,也是中国顶尖选手近期内比赛所应采取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采用调研访问法、观察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了新奥运周期男子跳马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掌握不同结构组的两个10分起评的高难动作,仍是男子跳马不断追求的目标;以“踺子转体连接”的“复合性”高难动作,将逐步成为难新动作发展的重要区域,且“前手翻屈体前空翻两周”系列动作的难度开发,也将会有所突破,而确保“落地稳”还将是未来大赛优秀男选手跳马夺冠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该动作又称为“猫跳”,是高低杠上的一个新的高难度动作,并可以发展其他的连接。先进的向前大回环和高质量的振浪技术是完成该动作的动力基础,而正确的撒手时机和撒手瞬间的主动拉压杠的用力方法是完成动作的技术关键。只要掌握好振浪技术和撒手时机及压  相似文献   

20.
运动员在比赛考核中曾多次出现过这样的情景,凡是技术动作发挥好成绩高时,均是对技术动作概念清楚、对弹着预报比较准确、而对具体的组成绩半个练习成绩比较模糊,只有今天成绩比较好的感觉。相反,在成绩不理想时,环数非常清楚、动作印象却不深刻。这样的规律可以显示“精力集中于动作过程”是比赛发挥技术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