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革命史"理论无疑是近年来中国革命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亮点。传统革命史观因其自身理论局限曾一度遭遇冷落,但革命史在整个中国近代史甚至世界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革命史研究"无法也不可能告别"。李金铮、夏明方、左玉河、王奇生等著名学者,反思传统革命史观,从社会、文化等视角下,运用新的理念、方法研究中国革命史,提出并建构"新革命史"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简称"特色理论")饱含着马列主义文化、西方企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军旅文化的丰富内涵.由邓小平创立的"特色理论",内含着马列主义文化、西方企业文化的底蕴;由江泽民发展的邓小平特色理论,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由胡锦涛完善的邓小平理论,内含着中国军旅文化的底蕴.饱含文化底蕴的"特色理论...  相似文献   

3.
新年伊始,昆仑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国新锐批评家文丛”十卷本,在批评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谭五昌博士精心策划,陈旭光、谢有顺、张光芒、刘复生、敬文东、路文彬、何言宏、夏可君、庄伟杰等国内有影响力的新锐批评家加盟,昭示着这套文丛出版的意义非同凡响。能被冠上“新锐”二字,本身也表明这十位批评家的不同寻常,“他们思维敏锐、见解独到、学养厚实、眼界过人,是新世纪最可倚重的一支批评队伍,也是新世纪中国文艺事业极为有力的参与者与推动者。”这套文丛涉及面较广,对近一二十年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文艺创作、文化现象和理论方法等都进行了批评和探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目前国内最为活跃的一批批评家成果的集体展示,代表着一个时期的批评水准和研究高度。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全面深入地论述了作为科学发展观组成部分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中央对于我国所处建设发展时代的新概括,也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新总结。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学校承担着思想文化、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应该成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主阵地。因此,首先要把学习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摆在学  相似文献   

5.
何谓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新"就新在它既不同于旧中国的封建主义文化观,也不同于原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观,更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观,它有着全新的精神面貌、全新的精神内核和全新的实践体系。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是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主流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东方传统主义文化这三种文化的并存与竞争的大背景之下脱颖而出的,它一经产生,就显现出了无穷的生命力,使之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文化观念与形态,而且导演出了波澜壮阔的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指引前进方向的一面旗帜。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研究采用历史的、叙述的和实践的三维方法,它以历史的感染力对"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研究,以逻辑的穿透力对"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的理论体系进行叙述,以实践的创造力对构建"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的实践体系进行探讨。从文化观的视角,也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以此为理论基础,即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为思想统领,并转化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魄的新文化观,它以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先进文化为重大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全面深入地论述了作为科学发展观组成部分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中央对于我国所处建设发展时代的新概括,也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新总结。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学校承担着思想文化、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应该成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主阵地。因此,首先要把学习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摆在学  相似文献   

7.
文化强国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建设文化强国不仅要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长河中汲取实践经验,也要俯视新时代剖面、回应时代之问。列宁立足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理论遵循。在列宁文化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巨大成就。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审视文化现象,结合新时代特点与矛盾,探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逻辑。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本质属性和鲜明底色,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必然,更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回应。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阐述,既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又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概括论述。这个精辟的论述创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构理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特色"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舜文化核心价值观主要有"诚"、"孝"、"中"、"仁"、"和"等范畴,将这些理论范畴与政治实践结合起来,体现在个人奋斗与国家治理的共同目标中,就是儒家所总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路径。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与政治二位一体、个人奋斗与国家治理二位一体的治国模式,对维系中国传统社会几千年的社会稳定和文化延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从今天文化建设的角度看,舜文化核心价值观,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我们提供有效的借鉴,尤其是对我们正在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讲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问题;明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实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些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笔者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来探讨新常态下基层党组织如何加强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建设.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内涵的开放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党顺应当今全球思想文化发展的新态势,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文化建设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推动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是文化自信建设领域的重要理论研究和实践课题。以范仲淹新儒学教育观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为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代表的高校文化建设及德育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引和现实观照。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短板和文化建设之困,秉持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初衷,范氏新儒学教育观提出要建立师生主体自信观、"变与常"对立统一的文化建设观、明体达用观等维度,为创新高校德育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八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旗帜。建国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都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基本纲领,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十六大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文化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确立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明确了指导方针、基本纲领、科学内涵、目标任务等,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框架。发展和繁荣中国先进文化,必须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民族特色与面向世界的关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职工教育》2005,(1):63-63
2005年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的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召开全国劳模大会和纪念全总成立80周年为契机,以加强组织建设为基础,以扩大协会社会影  相似文献   

15.
兰池 《唐山学院学报》2017,30(1):32-37,87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成熟的和平外交思想,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毛泽东和平外交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同中国实际、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毛泽东和平外交思想有一个产生和形成的过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理论准备阶段,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日臻完善。其中,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以和平促建设,以建设求和平","中间地带"理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等,都是毛泽东和平外交思想科学内涵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6.
中华全国总工会近日召开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职工书屋"的建设工作。会上,全总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孙春兰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为全国工会"职工书屋"揭标、揭牌;全总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倪健民发表讲话;大连市总工会、福建省总工会、河南内黄县总工会代表分别介绍了他们积极探索"职工书屋"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此次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我们特摘登全总领导讲话和代表们在会上的发言,以配合推进全总"职工书屋"建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深根植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其形成和发展具有清晰的理论逻辑、时代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价值逻辑,坚持“两个结合”是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发展过程的逻辑主线。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在文化理论和文化工作的各个领域都提出了具有标志性和引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原创性的文化理论成果,构成了原创性的文化理论体系,发展了原创性的文化理论话语,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文化诗学"具有鲜明的现实品格,是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发展情势所需、理论所求的必然产物。西方文论模式的大量引进、译介与套用,使得20世纪80年代文论建设在理论繁荣、方法多元、话语拓展的同时造成了身份的失重、思维的困惑与文论的失语,进而导致时代文学的整体性焦虑。"方法热"、"主体热"、"语言热"、"文化热"之观念变迁,不仅负载了当代文艺理论蜕变的艰难思考,还体现了对固定化文论模式思维惰性、理论规范的框架冲击以及摆脱焦虑、寻求突围的理论走向,更在路径深处形成了"主体性"与"文化视角"合围的本土文论建构趋势。由此,体现当代精神与中国特色的"文化诗学"便呼之欲出。文化诗学的"本土化",不仅是当代中国文论"文化转向"语境下的自我反思与视域调整,更是阐释对象不断"泛化"、理论问题渐趋"失控"、话语逻辑屡遭"消解"、审美价值精神日渐"虚无"之后的"诗学"辩护,深刻凸显出与西方后现代主义解构哲学立场上的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与灵魂。一座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总是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支撑和引领。建设文化强市,首先要在理论层面进行解读,阐释文化强市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建设文化强市的基本原则、重要意义、内涵和目标、根本任务,以期为芜湖市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可资借鉴的科学依据和发展思路,为建设"创新、优美、和谐、幸福"新芜湖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0.
学术研究贵在求实与创新.现今各种学术著作的出版可谓层出不穷,但却良莠不齐.许多出版社都偏爱那些大而无当的通论或通史性的鸿篇巨制,而对专题研究性的论文集不感兴趣.实际上,在精心写成的论文集中,学术价值与理论创新往往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独具慧眼,推出了"荆楚青年人文学者文丛”,<张艳国自选集>即是其中的一本.收入该书的20余篇论文,主要围绕着史学理论、中国思想文化、中国现代化的出路等三大专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这也是该书作者多年来着力考察的三个重要研究领域.有关作者在史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有数篇文章予以介绍,本文仅就该书对后两个专题的研究特色和理论创新略作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