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它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主导性在于对教学的主导、设计、组织和对课堂气氛及学生学习效果的控制。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将“讲堂”变为“学堂”,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在对教学目标、内容和模式进行设计时,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教法上要注重学法的创…  相似文献   

2.
变"讲堂"为"学堂",就是要把教师讲课的"讲堂"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堂"。怎样才能实现这一转变呢?一、观念更新是变"讲堂"为"学堂"的思想基础1.课堂教学观的更新。过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的是"教师的教",学生只是通过被动的听,去适应、配合教师。现在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地学",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过去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从自己的"一桶水"中舀"一杯水"给学生;现在是教师带着学生去找"水",并指导学生怎样才能找到"水"。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于是课堂成为“讲堂”。要化“讲堂”为“学堂”,就必须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在量与质上都得到保证。那么,教师在具体的操作中应该注意什么呢?一、备课时向着学生教师备课常着眼于教学内容,考虑的是这节课要学哪几个知识点,先学什么,后学什么,课堂上要用到哪些教具,做  相似文献   

4.
要真正让语文课堂教学从过去的讲堂变为学生学习的学堂,就必须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人,引导、指导、诱导,导方法、导技能、导规律。“主体型”课堂教学结构,即:“设疑——自学——讨论——指导——质疑”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师指导下,以问答  相似文献   

5.
导学用大课堂教学模式是由本校王校长等领导提出并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由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通过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模式。导学用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要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导”,促进学生主体的“学”。这是导学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精髓。这种模式对学生而言,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是一个凤凰涅槃式的蜕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对教师而言,从“教师主体”变为“教师主导”,是一种浴火重生的转变,有利于教学能力的提高。这是一种双赢的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挟师为主,以“讲”为主。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被冠以“被动灌输”的帽子。本文题目中提到的变“课堂”为“学堂”,意思是说把以“教”为核心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为核心,把讲堂变学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这是新课程带给教师的巨大变化,也是一种新理念的实践和探索。因此,教师要尽快地让学生自己动起来,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让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7.
政治课教学长期以来是“注入式”、“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思维”,课堂是教师的“讲堂”而非学生的“学堂”。教师基本上占据了课堂的所有时间,而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很少或没有,这样,学  相似文献   

8.
陶冶 《天津教育》2008,(4):50-50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充分激发、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解决好教师的认识问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不仅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为此,教师的教育思想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教师观,教师由“主演”变为“导演”;二是转变学生观,学生由“配角”变为“主角”;三是转变教学观,课堂由“讲堂”变为“学堂”。  相似文献   

9.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点击”生成资源,以此巧妙改变教学预案.把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而“刷新”出精彩纷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0.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的“讲堂”,更是学生的“练堂”.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它的主要目标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  相似文献   

11.
1.教师的“三抓”。1.1抓课堂: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谁抓好了课堂,谁就掌握了教育教学的主动权。因此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必须选在课堂上。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把学生的权利还给学生,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明确提出把长期以来学生服从教师,“学”服从“教”的观念变为教师的“教”服从学生的“学”。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  相似文献   

12.
谢丽海 《湖南教育》2003,(10):53-53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台上口若悬河,津津乐道;学生在台下洗耳恭听,“默默聆授”。课堂成了教师尽情发挥演讲才能的讲堂,学生自身的思维空间受到压抑,丧失了性格各异、特色独具的自我。洪镇涛先生曾大声疾呼,语文教学的课堂结构要实现“三个转变”,即变“全盘授与”为“拈精摘要”,变“滔滔讲说”为“以讲导学”,变“默默聆授”为“研讨求索”。  相似文献   

13.
1 教学指导思想 坚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按照“感知-理解-应用”的认知学习过程,力求把“讲堂”变为“学堂”,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情境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去感知、体验、思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设计者和引导者。  相似文献   

14.
如何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在限定的教学时间内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在提高课堂教育效率上下功夫。 一、要以学生为主体,变讲堂为学堂 要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堂,就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就应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时间的主人。教师应该把功夫用在“导”字上,引导、指导、诱导、导方法、导技巧、导规律。在“导”字上用功不等于不要讲,而是在“精讲”上动脑筋,在“精讲”上下功夫。凡是…  相似文献   

15.
政治课教学长期以来是“注入式”、“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课堂是教师的“讲堂”而非学生的“学堂”。教师基本上占据了课堂的所有时间,而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很少或没有,这样,学生学得被动,成为“接收器”,成为听众、观众,整堂课学生是看教师“演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独立学习、思维的习惯,上课思想常开“小差”,学习积极性差,  相似文献   

16.
胡明利 《异步教学研究》2009,(3):120-120,F0003,F0004
政治课教学长期以来是“注入式”、“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课堂是教师的“讲堂”而非学生的“学堂”。教师基本上占据了课堂的所有时间,而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很少或没有,这样,学生学得被动,成为“接收器”,成为听众、观众,整堂课学生是看教师“演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独立学习、思维的习惯,上课思想常开“小差”,  相似文献   

17.
人人喊打的“满堂灌”新闻背景:北京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将于近日开始实行新的课堂评价标准,由以往的“所有学科一张评价表”变为分科评价,将过去单一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片面评价,改为以学生课堂表现为中心的教与学双向评价模式,并且在新的评价标准里首次增加了课堂气氛、学科特点等评价项目。上课使用“满堂灌”方式授课的教师,还将被“亮黄牌”以示警告,“我讲你听,我教你学”这种“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将在北京市的中小学课堂上绝迹。据介绍,新制定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中,“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学科特色”等以学…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也呈现出不适应社会需要的情况,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当前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教师没有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导致课堂教学有效性较差。文章从当前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现状入手来探究禹职院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如何将“讲堂”变为“学堂”。  相似文献   

19.
通过自主课堂的研究,让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已逐渐把教学理念转变成为了教学行为。从以教师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转变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由研究教师怎么教发展为思考学生如何自主地去学;课堂教学目标从以往的以知识为出发点,变为了从学生问题出发,自主发现与自主建构。教师的教是由学生的学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20.
陈宗远 《成才之路》2009,(20):45-46
一、以教师讲为主,变为以学生“学”为主 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数学课中注入式、一言堂的教学现象还普遍存在,课堂成了讲堂,教师成了“讲师”,学生则成了观众。这种灌输式教学。剥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这样的课是不成功的。数学教学效果,不是看教师“表演”的多么精彩。而是要看学生是否真正地参与了教学,教师要突破“自我中心”,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主动”中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