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正平 《现代语文》2005,(8):118-118
什么是“写作思维”?顾名思义,写作思维就是写作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到底是什么思维活动呢?这就要看我们在写作中“思维”了什么。写作的过程虽然很复杂,环节也很多,但是,写作思维中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两件:“写什么”和“怎么写”。前者是写作立意的思维,后者是表现立意的思维,在这里表现立意是通过“结构”(材料的组织)来表现的,因此后者便是写作结构的思维。这二者简称“立意思维”和“结构思维”。  相似文献   

2.
游记这种文体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更加成熟、更显重要 ,它是作者在旅游中所见所闻所感的记述 ,是作者思想感情与自然人文画面融为一体的美文。篇中有“我” ,情景融合 ;捕捉特点 ,寻找角度 ;移步换形 ,注意穿插 ;勾勒风俗画等 ,是写作游记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审题的过程其实就是进行发散思维,寻找最恰当的内容,筛选最合适的写作角度的过程。如何审题立意,关系到写出的作文质量。  相似文献   

4.
英汉思维差异,使早已形成汉语思维定势的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常难以适应英语句法的复杂变化而写出许多“汉语式”的偏误句子。结合英语教学实践,从英汉句法上的差异入手,分析大学生英语作文中“汉语式”的英语句子或表达,旨在提高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抵制汉语思维的影响,写出符合英美人思维习惯而乐于接受的英语句子来。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至于创新,更是难上加难。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养成良好的创新写作习惯。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写求异性作文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思维方式,是指沿着不同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问题的多个答案的思维方法,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摆脱传统习惯的禁锢,突破常规  相似文献   

6.
求异思维是在已有的传统经验和经典规律的基础上,对既定事物进行理性的、批判性的思考,是在主“路”上寻找“新路子”的思维,体现的是一种求异过程,是一种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的思维。这种思维在一般人看来是不合事理甚至是荒谬的。但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思维,科学家才得以摆脱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桎梏,创造出新的观念和理论来,导致科学和技术的革命,实现理论上的伟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以2022年连云港市中考的一篇作文为例,从多个角度进行品评,进而寻找写好作文的一些规律。首先是凝视平凡生活,让选材具有“烟火味”,抒发朴实而真挚的情感,引起读者共鸣。其次是对平常事件进行深入思考,或者换个角度思考,让文章的内涵更加深刻,让作文具有“思辨味”。最后,要积累典雅而有韵味的语言,有意识地点缀自己的作文,让作文具有“书卷味”。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提升写作素养,助力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相似文献   

8.
意境与天人合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主导性的思维方式是“天人合一”(主客合一 ) ,“意境”便来自于中国古代艺术对“天人合一”的深切体认 ,是“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的产物。但古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却未能总结意境理论。今人主导性的思维方式是“天人相分”(主客相分 ) ,从这种基本立场出发也不适宜寻找和总结“意境”的本意 ,其追寻的结果是对“意境”的肢解。因此造成对意境理论的解析始终不能令人满意。对意境理论的总结 ,需要有理论的自觉 ,还需要有对“主客二分”的超越 ,进入到更高一级的“天人合一”,才是最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何让写作教学发挥出更加高效的作用已经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眼前的一道难题。对此,“思维导图”随即出现在眼前,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该从哪些角度去探析的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析,以期能为推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工作和教育事业发展填砖加瓦。  相似文献   

10.
乔斌 《山东教育》2004,(28):48-48
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是小学阶段应用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尤其一些涉及分数除法的应用题,表示单位“1”的数量是未知的,需要通过一定的逆向思维来寻找所求数量与已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加上条件比较复杂,一些题目往往需要先求出单位“1”的量,再转而去求其它的数量,这就给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造成学生在思维和解答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错误。由于“比”在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中所独有的灵活性,使我们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利用“比”的意义,有效降低思维的难度,更加灵活而巧妙地解答分数应用题。例如,(1)小明看一本书,…  相似文献   

11.
2008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具有很大的开放性,试题“他们”给考生的思维发散空间大,引导考生走出小我,要学会关注他人,关注社会,从“他们”和“我们”、“你们”等关系中,去思考“我们”、“他们”与“你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命题的意图不是简单的让考生在视线之间仅仅起到一些转换的作用,转换的目的在于让考生的思维与思考在转化中一起进行,在体验与感受中进行揣摩,激活思维,寻找写作的灵感。  相似文献   

12.
作为老师,怎么和学生一起寻找解题思路,即寻找解题思路的教学,是值得重视的一个课题.有些教师在给出一道数学题之后,直接就解开了,这样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激发,这种重“解题”、轻“教学”的情况,应该转变.  相似文献   

13.
写作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最后形成“言语智慧”,而不是让其掌握空洞的写作知识。应用写作的逻辑性较强,因此教师不宜机械套用文学写作教学中常常使用的“构文程式”,而需要建立新的应用写作思维模型。教师应在对范文的具体讲解中将写作心理和思维过程梳理和展示出来,让学生摹仿或“转移”.这种“转移”实际上就是提升“言语智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刘慧 《华章》2011,(25)
“写作”通过复杂的思维活动,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将作者对客观世界的某种认识以“文章”的形式表达出来.本文意在从建构主义师生角色定位角度出发,探讨英语大学写作教学现状中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5.
孙玉桂 《学语文》2006,(3):35-35
古代文论家认为,写作时思维应“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文赋》)、“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这是对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进行交错分析后所作的形象概括,实际上指的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角度多方面寻求答案”的发散思维。这种不定式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其基本特征表现为思维的敏锐性、辩证性、广阔性。那么,在写作训练中如何加以培养呢?一、敏锐性思维的培养——辐射、聚焦考场作文是一种局限性和封闭性写作的思维实践活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准发散点,快速地使思维“辐射”、“聚焦”,全面、准确、敏捷…  相似文献   

16.
写作中的逻辑顺序法就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按照逻辑顺序进行写作的方式和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写作时要遵循着思维的一般逻辑,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等。在英语写作中,这种方法常用于论述文的写作。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可以提高用逻辑顺序法进行英文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的中学作文教学中,患“失语症”的学生越来越多。如何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与冲动,引导学生能自觉地去寻找并保持这种冲动,是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并勇于探索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看,引起写作动机的因素很复杂,有内部的驱动也有来自于外部的刺激。一个好的作文教师,善于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写作欲望;一个好的作者,能善于积极主动地捕捉写的冲动与灵感。  相似文献   

18.
写作是一种与自然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特殊的社会实践,也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这种生产呈现变化着的动态过程。从生活到文章这一复杂的活动过程中,作者的大脑是一个神秘的加工厂。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入加工厂“加工”的过程,被称之为“写作构思”。本文试图从“意”的生发、缘“意”赋形、随形立“言”等方面,对写作构思阶段的基本规律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大鹏 《课外阅读》2011,(1):193-193
学生“写作不仅是拿起笔来写在纸上的那一段时间内的事情”,“不只是用笔头进行操作的肢体活动过程,而更主要的是一个从感知到想象,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从内部语言外化为书面语言的复杂心理活动过程。”确实,写作活动是一种有着复杂过程的心理活动。如果将这个写作的心理活动系统展开来,我们就会看到学生写作的第一步,是占有各种与作文有关的感性材料,  相似文献   

20.
试谈大学英语写作创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的“大学英语写作创新思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作模式。它涉及到一个全新的外语教学理念。这种写作创新模式建立在“词块教学法”理论基础上,强调的是“词块”而非词汇,语感而非语法。实践证明,大学英语写作创新模式不失为应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一种很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