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书推荐     
《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美]魏斐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定价:42元本书叙述了戴笠的一生。作者是美国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他收集了大量档案资料,对人物个性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和评析,这些资料对民国历史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有一首诗骂戴笠: 戴笠巴结胡宗南, 熬费苦心送娇妻. 苍天惩罚负心汉, 暗枪不死遭坠机. 戴笠心术不正,长期使用最卑劣的手段,成为蒋介石手下最阴险的刽子手.他在情场上的所作所为更凸显其肮脏的灵魂.为了巴结胡宗南,戴甘当王八,竟将自己非常宠爱的女人拱手送给胡宗南.  相似文献   

3.
1942年底,全国抗战局势进一步恶化之际,发生了一桩震动全国的豫东专员失踪案,一时舆论哗然。为稳定民心,蒋介石亲自督办侦破此案,并安排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亲自到河南指挥破案。蒋介石和戴笠都没有想到的是,犯下这一惊天命案的竟然是军统一名少将级的大杀手……  相似文献   

4.
李树远 《档案时空》2003,(11):18-19
1946年3月17日,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乘专机由青岛飞往徐州,又从徐州飞往南京,准备在南京下机。谁知,南京上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与地面联系劝其另降机场。戴笠不得已命令转飞上海,可上海仍然下着大雨,无法降落,戴笠的飞机成了无头苍蝇,不知如何是好的在天空中来回飞窜。待又飞回南京时,仍不能降落,不得已改飞徐州降落,再飞徐州时一下子撞上岱山,机上人员全部死亡。戴笠之死,国民党上层官员为之振奋,暗中拍手叫好,只差去军统局门口鸣放鞭炮了。从最新解密的国民党档案中得知,戴笠之死与谋杀有关,不是简单的堕机事件。戴笠引起国民党上层人…  相似文献   

5.
林凡 《湖北档案》2011,(3):43-44
戴笠与蒋介石的关系始于1924年至1925年间,当时,戴笠来到广州,被黄埔军校录取.在黄埔军校,戴笠受到蒋介石的训导.在以后的岁月里,戴笠既把自己看作蒋介石传统意义上的弟子,又把自己视为蒋介石的政治追随者.  相似文献   

6.
军统头子戴笠正为美国朋友赠送的两支金笔不翼而飞而恼火,把重庆市的警察局长徐中齐叫来,令他限日破案。重庆的混蛋警察面对武艺高超的梁上飞贼却束手无策,让其逃跑了。最后,由沈醉出面做说客,又请来一名飞贼,戴笠以为该飞贼武艺超过前一名飞贼,结果被捉弄了。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看报看题”已成为许多人浏览报纸的主要方法。一张报纸一字不漏地从头读到尾的读者大概是不多的。读者多是从标题上确定要读的内容。标题作为报纸吸引读者,引导读者的重要手段,在形成舆论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新闻史上有这样一件轶事:老报人徐铸成先生早年在报社工作时,从废纸篓里发现一条被淘汰的稿子——中央社发的国民党军方人士公祭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消息。他将这条消息标上《戴笠精神不死》的标题,拼在国民党政府压制工潮、绑架学生等新闻之后,潜台词不言而喻。见报后国民党当局啼笑皆非。时过境迁,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军的征途上,作为  相似文献   

8.
戴笠的母亲在戴笠7岁时替他在当地的私塾里报的名。9岁时,私塾老师毛逢乙指点他通读了“四书”,次年戴笠便开始了习作。到11岁时,母亲的鼓励和教导使他进了当地的小学,也使他养成了忠孝之心。  相似文献   

9.
在山东省德州市,有一处名胜古迹和德州扒鸡一样驰名,它就是座落在市区北部北营村的国内惟一的一座外国国王墓——古苏禄国东王墓。远远望去,长长的神道,石头牌坊,神道两边立着石人、石兽,尽头处是威严的仪门,进得  相似文献   

10.
悠蓝 《湖北档案》2011,(10):46-46
1938年10月,张学良被蒋介石的宪兵从湖南郴州苏仙岭押至凤凰山。本来,军统局头子戴笠想把张学良长期幽禁在远离战火的郴州,可没想到张学良在郴州时,有一次进郴州城里理发洗澡,归山时忽然在大街上与一位正在那里驻防的东北军连长邂逅。特务队长刘乙光担心张学良在湘南幽禁的消息走漏,马上请示戴笠,连夜将张学良秘密转移到了沅陵。  相似文献   

11.
面对妖魔     
《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美]魏斐德著 梁禾译团结出版社 2004年8月版“这本书叙述了一个非凡的秘密警察,一个阴影般的险恶幽灵,他的生活体现了20世纪中国所具有的、在封建式的多变个性与难以逾越的职业纪律之间的平衡。曾经是个有自觉意识的游侠又具有现代组织才干的戴笠,  相似文献   

12.
我读中学的时候,就听到过“昭君出塞”的故事。后来当了记者,又去过王昭君的家乡——湖北省秭归县采访。在那里游览了陪伴王昭君度过童年的香溪,欣赏了香溪两岸的秀丽风光,因而王昭君的形象一直深深地印我的记忆中。这次来到呼和浩特,终于实现了多年的愿望,去瞻仰昭君墓。 一天的午后,清风阵阵,蔚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乘车出呼和浩特南行10公里,在大黑河南岸的冲积平原上,只见翠绿丛中,高高隆起一座巍峨壮观的大土丘。这就是闻名中外的昭君墓。陪同的友人介绍说:昭君墓占地20多亩,墓高30多米。墓的周  相似文献   

13.
边琦 《山东档案》2013,(1):64-64
1969年4月,在济南市北郊无影山南坡发现了一座西汉墓,山东省和济南市博物馆对该墓地作勘探、清理,从中出土了一件文物瑰宝——彩绘负壶陶鸠。  相似文献   

14.
赖晨 《湖北档案》2013,(1):45-47
1913年2月,沈之岳出生于浙江省仙居县下阁乡西陆村。他家境殷实,从浙江临海市回浦中学毕业后,入杭州"浙江警官学校"学习特工,成为军统特务,并加入国民党。1932年,经特务头子叶翔之介绍,进入戴笠的军统组织——军委会特务处。期间,他以李国栋之名,在上海加入中共外围地下组织光明读书社,  相似文献   

15.
唐纵,国民党陆军巾将,军统局三号人物,地位仅次于戴笠、郑介民.1946年3月17日戴笠坠机身亡后,军统局群龙无首,分裂为三派:即以郑介民为首的广东派、以唐纵为首的湖南派与以毛人风为首的浙江派,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人并称为军统局“三巨头”.唐纵不仅为戴笠最初搞的特务组织“十人团”成员之一,是军统特务的元老级人物,还担任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高级幕僚之职,身兼双重身份,素有军统“儒将”、“智多星”之称.  相似文献   

16.
一 1946年3月17日,国民党军统局负责人戴笠坠机殒命后,蒋介石便将军统局的军事任务及辖下武装力量全数剥除,将军统局番号改为"国防部保密局"。  相似文献   

17.
四、特务处的发祥基地——浙江警官学校浙江警校是浙江省民政厅长 CC派要员朱家骅于 192 9年创办的 ,由朱任校长 ,施呈志任总队长。 1931年施接任校长。 1933年王固磐接任校长 ,赵龙文任教务主任。自 1932年 4月 1日特务处成立后 ,蒋介石批准将浙江警校交戴笠掌握 ,亲派戴为该校特派员 ,以总揽全校大权 ;派赵龙文为校长兼省会杭州市警察局长。建立特派员办公室 ,委王礼安为办公室书记长、酆裕坤和柯建安先后任教导主任 ,逐渐把 CC派人挤走 ,换成清一色复兴社和特务处的人。为了给特务处培养骨干 ,戴笠在浙江警校开设特训班 ,挑选甲、乙、…  相似文献   

18.
去年11月1日,礼泉昭陵陪葬墓之——长乐公主墓正式对外开放,作为我省旅游业又添一新景点,新闻媒介立即予以报道。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成阳电视台,陕西口报等新闻单位先后都作了报道、可是这些报道均未讲清楚“事件”的确切地点,即缺少五要素中的“何地”,仅仅只有《成阳报》提到该墓位于昭陵主陵南约1km处,也没完全讲清它的具体方位,这样的新闻是残缺不全的,令人非常遗憾。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博物馆》2009,(3):86-86
2007年6月18日至11月1日,在南京博物院艺术陈列馆举办“大越雄风——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文物精品展”。2003年3月至2004年12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锡山区鸿山镇开发区内的土墩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共发掘7座战国早期越国贵族墓。该展以358件珍贵出土文物及墓葬复原,介绍此次发掘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20.
戴笠生前掌握着国民党5万多名军统特务,是世人皆知的一个杀人魔王,连国民党的许多军政要员都对他忌惮三分。鲜为人知的是。这样一个不可一世的显赫人物,也有倒霉的时候。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报均以赫然醒目的通栏标题登载一则消息:《军统局特工首脑戴笠被香港警务处拘留》。那么,香港警察为什么要拘留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