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贺常平 《现代情报》2002,22(5):151-153,119
创新思维是科技教育的灵魂,科技教育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和媒体。在实施科技教育中,通过科技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技意识,更重要的是培育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遵循创新思维规律的基础上,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大课程改革力度,结合实际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做好科技教育。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呼唤创新教育,数学教育作为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育创新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创新和创新思维,充分了解创新能力所需的必要条件,通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丰富的猜想能力和敢于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3.
王巧玲 《科教文汇》2007,(8Z):71-71
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搞好创新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有重要的意义。课堂教学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创新教育能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顺利实施的一个保障,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在中小学课堂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4.
设计思维作为创新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重要内容,同时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方面也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梳理设计思维教育相关的研究现状;探讨设计思维教育应用面临的困境与建议,以期为设计思维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把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尤其是作为语文教育重要形式的写作教学。在写作教学中要创设质疑环境,营造课堂气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培养直觉,强化创新思维训练,拓宽创新时空,实现写作教学的全面丰收。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回顾古今中外人类的创新活动就会发现,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创新活动。创新思维是人类创新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换言之,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灵魂。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作为工业设计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工业设计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创新思维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孙波 《科教文汇》2010,(3):99-10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回顾古今中外人类的创新活动就会发现,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创新活动。创新思维是人类创新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换言之,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灵魂。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作为工业设计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工业设计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创新思维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创新教育已占据重要位置。创新是知识经济对人才要求的核心,而创新思维则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活动,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等教学方法.深入开发学生的思维资源,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地开启学生创新思维之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经济和社会突飞猛进.才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提倡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目标是培养创造型人才。在中专语文教学中要开展好创新教育,首先,教师要具有创新素质;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大力开展创新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本文就中专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好创新教育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信息技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在几年的计算机教与学中尝试将"创新"融于教学中,所实施的创新教育具体如下:①重组教材,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②针对学情,化繁为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③重视操作,体验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④引进游戏,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1.
目前,许多中小学广泛开展创新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许多中小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不少创新教育宝贵经验,但是也有不少的中小学教师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在创新教育的实践中总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例如,有不少教师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发散性思维,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就是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但是究竟如何教学生进行思维发散,则并不怎么明了,只知道要学生拼命想!还有人强调创造性思维必须有意义,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些奇异荒诞的想法,则很可能被…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数学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教学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教育。而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这种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并能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继承、掌握前人已有的知识,而且更应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创新性人才。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创新意识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大外部动力。一代数学大师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  相似文献   

13.
纪春梅 《科教文汇》2007,(10S):13-13
创新教育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现代教育中已引起重视,创新也是职业教育未来培养人才的目标。知识经济的发展,对职业学校会计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标准,不仅要求其能记账、算账、报账,还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会计教学中,就必须改变会计教育理念,实施会计教学创新,培养出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业是经济活力之源、社会进步之翼。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已被广泛关注和认同。高职机电专业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林高峰 《中国科技信息》2006,(6):276-277,288
发挥学生潜能,进行教育创新,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激发创新意识,启迪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技能等途径,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的素质。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目标 研究生教育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可见 ,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目标必须是在紧紧抓住创新人才特点的基础上 ,加强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品格的培养。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牢固树立创新精神 ,培养创新意识 ,是当今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必备的基础意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又必须依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科研平台来实现。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研究生在广博知识基础上产生创新的原动力 ,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创新意识,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创新人才具有思维活跃、思维开阔、思维敏锐、思维新颖、实践能力强的特征。学校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实验教学是培训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是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和改革。本文就以上内容展开讨论,旨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行为,创新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中西方文化传统在哲学上的殊源、思维上的差异、政治模式上的不同,以及文化背景上的反差,决定了我们的创新教育的艰巨性。为此,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建立大人才观和长效性战略意识,注重创新精神和良好思维方式的培养,注重创新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在人才竞争中,首要的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灵魂是创新。因此,国家推出的《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就是倡导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历史学科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历史学科具有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丰富性等特点,采取多种策略,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从探究问题的角度、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为学生创造主动深入探讨问题的机会、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发展等方面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在新世纪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可以看到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体制、创新的教育方法与模式作为教育改革主题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共识和潮流,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材方面肩负越来越重要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