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年后,我们在国内的医院看病时,一个医生很可能同时开出2张甚至更多的药方。一张和现在的没什么差别,是针对病人所患病症开的治疗处方,比如拉肚子就对症下药开一些消炎、止泻或助消化类处方;另一张则是一纸"预言书",医生能"看"到病人今后可能患什么病,然后还能给出预防措施,指导他如何生活、如何工作。  相似文献   

2.
生老病死何时了,癌症知多少作为一个病理科医生,每天"新发现"的癌症病例从几个到几十个,近年来发病例数也明显增多。每当我看一例新的癌症患者的病理切片时,不是仅仅为了诊断而看切片,也不仅仅是诊断完就了事,而是既要诊断又要带着寻找治疗新方法的目的。面对每一例癌组织中细胞的千变万化,我要了解癌细胞活得怎么  相似文献   

3.
宁愿做哑巴     
正森林里有一只乌鸦,它长着又黑又亮的羽毛,可美中不足的是,别的小鸟都能唱出优美的歌声,只有它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乌鸦非常痛苦,它希望能有一个高明的医生治好它的嗓子。有一天,森林医生啄木鸟先生来到这里,乌鸦就拉住啄木鸟,用嘴巴在地上写出了一行字:"啄木鸟先生,您能治好我的嗓子吗?"啄木鸟一看就笑了,它说:"在这片森林里,没有我不能治好的病,不过……"啄木鸟犹豫了  相似文献   

4.
乐翻天     
《科学与文化》2010,(8):32-33
<正>毛虫4岁的小儿子马克挺神气地让我看他手上爬着一条蠕动的毛虫。我一见毛虫就全身一颤,可我却随口说了句逗孩子玩的话:"马克,快把它弄到外面去吧,它妈妈一定在找它哩。"马克转身走了出去。我以为达到了目的,谁知马克一会儿又进来了,手上爬着两条毛虫,他说:"我把虫妈妈接来了。"  相似文献   

5.
《科学生活》2010,(10):28-29
"当你生病了,《看中医还是看西医》?医生开了方,《是药,是水,还是毒》?你可千万要小心,《别让医生骗了你》啊,所以《求医不如求已》。马悦凌既然教了大家《不生病的智慧》,何不《做自己的医生》?最好《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位网友对前段时间流行的养生书籍进行调侃。这不仅折射出当下的养生乱象,也反映出医疗与保健的严重脱节:病人到医院看病,只能得到医生的治疗而无法开到与治疗息息相关的保健"处方"。随着一个个所谓的"养生专家"走下神坛,我们不禁要问:"专家"不可信,网络不敢信,我们究竟该到何处咨询我们的营养健康问题呢,到底该怎么吃才最健康呢?怎样才能做到"治"与"疗"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正>耳朵里插着耳塞听歌,一边还刷着微博看好友发的照片,再点评转发一下,最后还不忘去微信朋友圈点几个赞……嗯,好好放松了一番,这下要安静地坐下来认真复习功课了。但忽然想起来,前几天小A在QQ空间说什么八卦来着,我再去看看……"只看一眼就关掉,然后认真看书"我暗暗这么想。可事实上呢,看完小A说的八卦,我又忍不住在QQ上和她聊了几句,聊着聊着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到中午了,我看着眼前的复习资料,还是早  相似文献   

7.
十几年前我到鼓浪屿医院探望一位身患绝症的朋友.这位朋友从年轻时就称得上是一根"烟枪",得到肺癌晚期,医生已束手无策,自觉时日无多,深悔不听戒烟劝告,真是悔之晚矣!一根"烟枪"折了,他临终前那悔恨交加的神态,至今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8.
正前几天我在医院拔了一颗牙,临走时,我对医生说:"我长大了也要当牙医。"医生笑着说:"你真可爱。"说完,他送给我一副乳胶手套和一个齿科器械盒。第二天,妈妈从网上买来一件最小号的男式白大褂、三支注射器、一袋棉签和一盒纱布。我把这些东西、医生昨天送的工具和家里的一些碘酒、消炎药整理好,再在房间中摆好椅子、小沙发和桌子,这样,我的"牙科诊所"开张了。  相似文献   

9.
正每逢换季,经常听到有人抱怨:"孩子才去了趟野外,不是揉鼻子就是揉眼睛,就像孙悟空一样直挠身体。"更有甚者一到换季就发愁,花粉碰都不敢碰,即便从头捂到脚,浑身还是奇痒无比。不少人以为是患上了湿疹,其实情况可能更糟。"湿疹"久治不愈,痒到抓破皮肤四肢弯曲的内侧都是渗出性、糜烂性的皮疹,贴身衣物上沾的都是皮肤抓破后的血,经常揉鼻子、揉眼睛,浑身痒到晚上睡不着觉……当年仅6岁的姝姝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医院皮肤科门诊,接诊的医生看了都忍不住心疼。  相似文献   

10.
《科学生活》2009,(6):71-71
"你看,我的脚趾甲因为常用红花泡脚,都染成红色的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米逸颖在今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展示了她常年用中药泡脚泡出来的红趾甲。米主任是位医生,经常一坐诊就是半天,一天工作下来不仅浑  相似文献   

11.
教养     
陈丹青 《知识窗》2014,(19):17-17
我到罗马旅游,找到两条专卖古董的大街,一家一家地进去看。进去一家后,我就埋头看小雕塑、小文物,然后向一位老先生问价钱。问了几件,老先生都说不卖,我说:“为、什么不卖呢?”他说:“这是我的店,你进来了,不跟我打招呼,就在那里看,然后问我卖不卖,我不卖。”在罗马,这个文艺复兴的故国,不经意之间,那种没教养、粗鄙的人格就露出来,这位老人把我点醒了。  相似文献   

12.
正"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之舟顺流而下,不肯停留片刻,转眼间又到了新旧交替的码头。每到这个时候,总听到人们感慨,这一年年的,过得太快了。是啊,太快了,快得让我们来不及把每一个日子握在手心,时光就从指缝间溜掉了。时光催人老,今年我生出了第一根白发。发现它的那一刻,我心里"咯噔"了一下,突然冒出一句话:走着走着就老了。我把那根白发狠狠地拔下,放到茶几上,看了很久,内心风起云涌,但是我的表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一所大学的课堂上,一位心理学教授给大家出了一道题目:某日深夜,一对父子在高速公路上不幸遭遇车祸。父亲当场死亡,儿子身受重伤,但还有救,警察赶到后立即送伤者去附近医院抢救。医院的主治医生得知消息后,急忙赶到手术室。谁知,医生刚看了病人一眼,就大声惊呼:"天啊,这是我儿子啊!他怎么会出车祸?"  相似文献   

14.
童言无忌     
正难得进步一天,老师提出的所有问题王英都回答得很正确。老师对此非常满意:"王英,你最近上补习班了吗?进步很大呀!""没有,只是我家的电视机这几个星期一直在维修。"王英说。换医生一个小男孩被妈妈带到医院看病,医生为了让小男孩不那么紧张,就指着他的耳朵逗他:"小朋友,这是你的鼻子吗?"小男孩看了看医生,转过头很严肃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们需要换一个医生。"  相似文献   

15.
微语录     
正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朱自清时间的大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莎士比亚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相似文献   

16.
出色的心     
我坐飞机到达拉斯拜访一位客户.时间很紧,我预计很快就能办完事返回到机场.一辆纤尘不染的出租车开了过来.司机冲到乘客座位这边为我打开车门,看我确实坐好了之后才关上车门.当他在驾驶座上坐定之后,他告诉我放在我旁边的那份叠得整整齐齐的<华尔街日报>是供我翻阅的.然后,他又给我看了几盘磁带,问我喜欢听哪一种类型的音乐.我简直不能相信我所受到的服务!我环顾四周,看有没有一架"用来偷拍的袖珍照相机"!难道你不会像我这样怀疑吗?  相似文献   

17.
正我在表哥的宿舍看VR电影、打VR游戏后,体会到了VR技术的神奇效果,从此对VR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上课和自习时,我都要路过学校的将帅语林碑和校史馆。有一天,我突发奇想,如果能将VR技术运用到将帅语林碑的介绍和校史教育上,就能让将帅语林碑和校史"活"起来!一、对VR技术的理解VR技术(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中的"虚拟"可以理解为使  相似文献   

18.
窗帘与壁纸     
<正>几年前搬新家,一家人跑了好多店选窗帘。我对配色没什么概念,只能跟着参观,到了窗帘店里却异常专心,看着一个窗帘微笑,然后看着另一个窗帘再微笑,偶而喃喃自语说"这个太简单了,这个好,够复杂。"我的奇怪举止家人早就习惯了。我盯着其中一块窗帘布看了很久,说:"这个真的很难看。"这时,美术系的妹妹凑过来,"不会吧,还蛮漂亮的啊。"  相似文献   

19.
<正>上一期图说中提到"尼德兰画派的大师们特别钟爱医生与病人这一题材,而在许多作品中,盛着琥珀色尿液的玻璃烧瓶几乎成了医生的‘标配’",这绝不是哗众取宠信口开河,而是可以通过大量图像加以证明的事实。本期就继续这一话题并力求拓展到更广阔的时空。  相似文献   

20.
王蕊 《金秋科苑》2011,(4):132-133
29岁的小伙子,却满脸皱纹面部下垂,有一张老人的脸。昨天,江西人苏建华在杭州整形医院求医,要求"去掉皱纹,还我本来面貌"。他的相貌连医护人员看了都感到吃惊:1981年生的小伙子,看上去足有60多岁。医生仔细检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