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物理力学中的"平衡状态"及"二力平衡条件"是中考命题中的热点,有关这部分知识在平常练习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对这些知识点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高低。本文利用平衡力知识分析、解答有关典型例子进而探讨:1.应用平衡状态来分析物体受力情况;2.应用二力平衡分析物体的受力及运动状态;3.应用平衡力解决压强、浮力与简单机械的综合问题;4.应用平衡力解决连体漂浮或悬浮问题,可以使问题简单化。从而阐明通过应用平衡力的知识进行专题复习,可以进一步弄清力学中有关的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注重平衡力概念和条件的学习和掌握,教会学生把理论知识上升为经验并运用于实践,在具体解决力学计算问题时,教会学生对物体受力情况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根据平衡力的条件结合物体所处的状态,巧用"平衡力"解决力学计算题。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化繁为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初中力学中浮力这部分内容是难以被学生掌握的知识 ,但是 ,只要学会运用平衡力 ,再结合阿基米德原理 ,就能比较容易的解决这类问题。利用平衡力可以帮助学生解答有关浮力的问题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 ,归纳出的诸多求浮力的方法 ,大多数是运用平衡力得出结果。例 :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 ,处于平衡状态 ,竖直方向上受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浮力 ,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 F浮 =G。又由 G =ρ物 g V物 ,F浮 =ρ液 g V排 ,根据此公式可比较所受浮力的大小 ,可求浮体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 ,V排 与 V物 等有关浮体的问题。例 :一木块 A上面放一铁块 G1时 ,木…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物理的力学教学内容中,平衡力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尤其是在实际生活中,平衡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本文通过对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进行解析,分析其中的平衡力问题,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提高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理解是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定律尤为关键的一点。而学生受已有知识的影响和对一些现象的误解,往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产生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下面就学生学习中常见的错误归类分析如下:一、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同于一对平衡力。学生在初中已认识到平衡力就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以互相抵消的一对力,而现在学到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一般同学认为它和平衡力一样可互相抵消,孰不知它除具有这些特点外,关键的一点是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个物体上,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象初中物理学中的“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这样极相似的问题很容易混为一谈.如何正确区分它们,就必须首先搞清楚将它们混为一谈的原因.一、“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容易混为一谈的原因在初中物理学中,“平衡力”讨论的是二个力的关系问题,“相互作用力”讨论的亦是二个力的关系问题,并且它们所研究的二力的关系都具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特点.这样,就使得它们容易混淆.二、如何正确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1)从概念上加以区分“平衡力”一个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而处…  相似文献   

7.
结合教学中学生易混的问题,对测不准关系的本质进行阐述,指出测不准关系是微观粒子的波拉二象性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牛顿第三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必要的重要补充 ,它揭示了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性质 ,从而扩大了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 ,由单个质点扩展到多个质点。分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 ,是力学的一个难点。1 提出问题 ,让学生设计实验教学目标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 ,板书的小标题是一个个问题 ,使同学们对几部分内容的学习做到有的放矢。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还是单方面的 ?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什么关系 ?③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同吗 ?要求学生针对问题设计实验。2 开拓课内实验形式教材上…  相似文献   

9.
一、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关于相互作用力,课本上没有专门定义,只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有些学生在判断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时容易发生混淆. 例1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桌子受到哪些力的作用?指出哪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哪两个力是平衡力? 有的学生考虑到书有重量(受重力作用)压在桌子上,桌面对书有一个反抗力(支持力)没有重力作用也就没有反抗的支持力.所以,书受  相似文献   

10.
教海采珍     
杭州胜利小学针对目前校园中存在比吃比穿比气派等不良现象,制定了一整套防止学生之间互相攀比、挥霍浪费的“校规”,概括为15个“不准”:学生上学不准带另花钱;不准在校内吃零食;不准轿车来校接送;不准“打的”代步;3年级以上学生不准由家长接送;学生之间不准互相攀比讲阔气;不准过分讲究吃穿;不准向家长提不合理要求;过生日不准请客送礼;男同学不准留长发、抽烟、喝洒、赌博;女同学不准佩戴各种首饰;  相似文献   

11.
力的平衡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之一,贯穿整个力学的学习,也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学习重点;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是难点. 一、考查平衡力的概念 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几个力就是平衡力.考查题型一般是选择题或填空题,当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的作用时,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受到非平衡力时,物体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解题时注意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不要混淆.  相似文献   

12.
安民中学制定“七不准”规范教师行为肇东市安民中学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决心以教师的榜样力量影响学生,制定了教师“七不准”,以规范教师行为。其内容是:一、不准光顾酒巴、录像厅等场所;二、不准参与各种形式的赌...  相似文献   

13.
在6月10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环境。他还就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明确提出了五项要求。这五项要求是: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评价观,不准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惟一指标;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一律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不准小学、初中招生实行选拔考试;坚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不准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准占用学生休息时间组织集体补课;坚持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不准…  相似文献   

14.
1 单项选择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从以下两个平面汇交力系的力的关系图所得的结论中,( )是正确的。 图1 平面汇交力系关系图 A.力系a与力系b都是平衡力系 B.力系a与力系b都不是平衡力系 C.力系a是平衡力系,力系b不是平衡力系 D.力系a不是平衡力系,力系b是平衡力系 2)如图2(a)所示结构,给出的横梁AB的四个受力图中,( )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课堂提问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倾向:一、提问的时机把握不准。有的教师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独立思索的时间;有的甚至先叫起学生,再问问题,学生答不准就反复追问,浪费了不少时间。二、提问的质量低而偏。  相似文献   

16.
9月9日,记者从海口市教育局表彰优秀教师大会上获悉,为了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海口市教育局出台海口市小学教师行为“十不准”和海口市中小学教师用语“十提倡”。海口市中小学教师行为“十不准”内容有:1.不准参加邪教组织和迷信活动;2.不准有偿辅导;3.不准上课时吸烟、接传呼、打手机;4.不准侮辱、体罚、变相体罚学生;5.不准按学生成绩排座位;6.不准利用任何形式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言论;7.不准训斥、指责和羞辱学生家长;8.不准私自向学生收费、摊派读物及推销商品;9.不准赌博、酗酒以及说脏话;10.不准穿奇装异服、戴奇特饰品、浓装艳抹、留怪发型。海口市中小学教师用语“十提倡”内容有:1.“你真聪明,真能干。”2.“你真可爱,真活泼。”3.“你还有什么问题?”4.“你的问题一定能解决。”5.“别着急,慢慢说。”6.“别灰心,再来一次。”7.“看到你进步,真高兴。”8.“今天,你做得很好。”9.“相信你,一定行。”10.“通过努力你一定能成功。”(据《海南特区报》)规范教师行为用语 海口出台“十不准”“十提倡”  相似文献   

17.
潘云平 《云南教育》2005,(17):26-26
学生初学英语普遍存在两个难题:一是词汇记不牢,二是听不懂。词汇记不牢的原因是学生不会拼读单词,听不懂的原因是发音不准,适应语音环境的能力不强,其主要原因也是不会读或读不准造成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学生要及早学会拼读,这就需要尽快掌握音标。新教材中,音标正式出现在七年级下册,在七年级上册的英语学习中,学生认、记单词全靠机械记忆。由于学生听不准,记不准,使很多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尝试将音标教学提早到七年级上册,与教材其他内容教学同时进行。以下是我的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8.
初二物理教材中二力平衡的条件是通过演示实验得出的,但按课本上的器材实验,效果不很理想.演示该实验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有摩擦,特别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这一条件没有反证,造成学生在进行力的分析时,常误把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当成平衡力.因为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之间的重要区别就是二力是否在同一物体上.如果能把该条件强调并加以演示.对该实验稍作改进,能方便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语音学习中常见有舌位不准,口型不对;有加音、吞音现象;重音把握不准等问题。加强学生的语音教学,可以通过加强普通话的学习和音标的学习,培养良好的语调习惯,以及听、说、读、写有机结合来进行。  相似文献   

20.
摄氏温度计的刻度方法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为了使学生理解掌握,常常用“不准温度计”进行训练与考查.由于这类习题涉及量多,容易出错,为帮助学生准确、快速解答,本文推荐一种借图分析列式的求解方法,下面结合四种“不准温度计”问题,逐一举例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